<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教育培訓市場前景好,“蛋糕”大

              來源:工人日報 時間:2020-07-21 09:14:17

              人才需求的愈加旺盛造就了市場規模,龐大的人口福利和支付意愿加速產業發展

              教育培訓消費市場有多大?

              針對18~35歲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有調查發現,2020年花錢排行榜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訓、住房和保健養生。一直在五名開外徘徊的教育培訓成為大熱門。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居民的教育培訓消費意愿一直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經濟高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背景下,我國人才需求越來越明顯,教育投入規模也持續擴大,加上龐大的人口福利和支付意愿,造就了教育產業萬億元級別的市場規模。

              前景好,“蛋糕”大

              “教育目前是我們家庭最大的開支,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小孩子報了英語、奧數、書法等培訓班,每年要5萬元左右;而我自己也參加了會計培訓,一年也花不少錢。”烏魯木齊市民劉敏說。

              調查發現,26歲到35歲的年輕人更重視自身軟件建設,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

              “我比較看好教育培訓市場,隨著觀念的改變,人們對教育培訓的投入將越來越大。”長期從事教育培訓的鮑建彬告訴記者。

              據了解,教育培訓行業最大的三個板塊,學前教育、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K12)以及成人教育,其中以K12教育市場規模最大。綜合多個研究機構的預測,目前K12課外輔導的滲透率應在22%左右,因此該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4000億元。新東方2019財年財報顯示,凈收入達30.96億美元,K12是增長主力。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意識,表現出來就是周邊的孩子參加了培訓班,那么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一定緊跟住培訓潮流。”鮑建彬說。

              “剛開始學長笛的時候,一節課只要120元,后來隨著考級的提升,學費不斷地增加,現在每節課要200多元了。但不能放棄,放棄意味著前功盡棄,只能學下去。”市民周冰對孩子教育培訓的現狀也是許多家長面臨的問題,一旦上了培訓班,就會堅持學下去。

              行業亂象紛紛

              “現金流是培訓機構最大的優勢吧,只要招上一個人,一個學期的學費也全部收到了。”鮑建彬說,目前培訓機構采取的是預付費模式,“大部分的K12教育機構仍然采用‘先收費,再上課’的形式。家長提前交錢,甚至一次性報好幾年,這樣保證現金流。”

              然而,也正因為這種預付費模式,讓該行業產生諸多的亂象。“一旦錢被挪用,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資金鏈斷裂,就出現跑路。”鮑建彬說,“入門太低,租個場地,機構與教員共同招生,共同分成,這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模式。教師最高收入可占到學費的70%,如果招不到學生,就難以經營下去。”在今年的整治中,教育部專門為預付費模式出臺了“收費不得超過三個月的規章制度”。

              據了解,人力成本和市場營銷成本占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的大頭,開辦教育培訓機構的一次性投入少,一旦出現虧損也可以及時止損。對于自身教學水平出色的老師,往往有口碑自帶生源,找到場地就可以開班授課。

              目前,教育培訓機構利潤率可達15%~20%,但是隨著行業環境競爭的加劇,機構連鎖做得越大,鋪的面越寬,受制于人力,越難盈利。“小而美”,成為當前中小培訓機構崇尚的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前不久,上海市消保委聯合多家機構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城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由于培訓機構對相應信息公開不足等原因,對于教育培訓消費,有65.8%的家庭表示遇到過“非常不滿意”的問題。

              目前,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和生產生活的逐步恢復,教育培訓消費類咨詢投訴數量明顯增多,霸王條款、虛假承諾、拖延退費等問題突出,消費者反響強烈。

              線上線上融合發展

              受疫情影響,春節后培訓機構全面停課,應國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傳統線下培訓機構被迫迅速將課堂轉移到線上平臺。“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傳統教育行業的巨頭,推出全網免費課程,繼續提升各自的市場占有率。而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局,憑借強大的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開展用戶入口爭奪戰。

              業內人士指出,在線教育雖然有著和客戶的聯系溝通弱、授課效果難監控等明顯的短板,但其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加速了線上線下的融合。課程體系和教學服務固然重要,但如何適應甚至創新新科技帶來的教育場景的變化,是每一家教培機構面對的問題。為了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高要求,教培行業勢必以更快的速度實現跨越式發展。

              “疫情期間,一方面無法上課,另一方面老師的工資還得保證,一個培訓點虧了幾十萬元。但隨著線下培訓的放開,慢慢好轉了。”鮑建彬坦言,“事實證明,培訓機構不求大,只求做精,從某一個方面做到獨特就能賺錢了。”

              上半年不少人長時間宅家抗疫,閑著無聊花錢買網課者不在少數。但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在線教育、教培類APP的勃興,教育培訓消費正在經歷一輪大擴張的周期。

              責任編輯:

              標簽: 教育培訓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