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賺錢太難、工資太低……社會內卷化在作祟?

              來源:新丁觀察 時間:2020-08-21 15:59:58

              這些年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個類似現象。

              無數的人涌入同個行業,從金融到互聯網,從制造業到保險經濟,從旅游到電影制片。

              這種擠壓帶來了資方也就是你的上頭老板,占據了絕對的議價優勢,996在業內越來越成為標配。勞工群體當然很不爽卻又不得不忍受,畢竟房貸車貸有老有小,工作能保住就夠了。

              而另一方面,廣大企業主們卻又直呼賺錢太難。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是中國人太多,還是老板心太黑?

              最近媒體經常提到一個名詞“內卷化”效應。即社會某一發展階段達到某種形式之后,便停滯不前,把自我鎖死在低水平狀態上,周而復始地循環。

              過去的中國基本上都是小農經濟,實際上已經運行了2000多年的內卷化。

              在八十年代后中國開始突破兩千年的內卷,成功從農業社會突破內卷的還包括七八十年代的四小龍和九十年代的四小虎。

              答案也很簡單,四個字,出口導向。

              中國的經濟騰飛,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的騰飛,都離不開出口導向。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打開國門后,大量國外的訂單從天而降,工廠不光多招了很多人,還新建了很多工廠。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這,就是開放的意義。

              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出口徹底放飛。以出口拉動總需求的增長。而總需求除了凈出口還有其他三項,包括居民消費,政府開支和企業投資。

              在2005年,國家開始把房地產納入了支柱產業之一。于是政府開支和企業投資這兩項又獲得了跨越式增長。上下游的大量產業興起,如上游的鋼鐵水泥電力,下游的租賃家居裝修,周邊輻射無數的行業。同時海量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大量的城市居民申請了房貸,每月按時還貸。大量的農村居民進城買房。

              政府在土地財政也就是賣地收入充盈的情況下,再次杠桿拉滿投入基建。于是出現了又一波的上下游刺激。與此同時,中國的總債務率也不斷攀升。

              這就跟你炒股一樣,拉滿杠桿自然收益翻倍,凈值自然快速增長。一時間,中國成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其他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如同螢火之光,不敢與日月爭輝。

              不過大約到了2015年,世界的需求出現了飽和,出口的增長接近停滯。雖然政府早就提出的產業升級在本質上是想進一步刺激出口。但是一來產業升級并沒那么容易,技術從0到1往往是最難最慢的。二來中國對很多國家的貿易順差已經夠大,此時的川普已經喊出45%關稅的競選口號。

              而房地產和基建早已日趨飽和。全國的總債務也再也不能增長了。拉滿杠桿的畸形刺激注定無法長久。

              于是乎,各行各業不再需要那么多人。而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仍在進入城市,大量的高校畢業生仍在進入市場,資本家不斷地把工廠改為機器人流水線。于是內卷化又開始成為媒體中經常出現的字眼。

              怎么辦?

              其實此刻防止內卷的方法不是沒有。剛才我們講的四大需求,除了出口、政府開支和企業投資,尚且還有一項,這就是居民消費。也就是說,如果居民消費能夠扛起大梁,填補其他三項的停滯,那么未來的內卷化是可以避免的。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消費增長從2015年開始出現下滑,投資增速更是降到了零區間。

              指望居民消費解決內卷問題顯然沒有實現。環顧世界,中國居民消費占經濟的比重更實在是太低,低到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扛起大梁。到此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內卷化的真正原因,居民消費占比過低。

              但消費占比如此之低又是為什么呢?目前大部分的適齡勞動人群都或多或少地背負房貸,他們也是消費主力人群。這些人月工資的一大半都需繳納房貸車貸,剩余的消費能力會大大縮水。

              這是第一個原因。另外,全球的資本家都是一個德性,資本永遠逐利,他們想的是如何從工人身上賺取最后一分錢。早年的西方資本主義改良前,工人階級是非常悲慘的,后來資本主義經過被迫改良,工人的福利大幅提高。

              目前中國8億多的勞動者在于資方的話語權較量中相對比較弱勢。這不光是這些年在信息和金融領域的996,制造業服務業的普遍低薪。連醫生教師教授的工資都被人為壓低。于是這就導致了這張著名的圖釘結構。

              而其他國家多為橄欖型結構,中間收入群體龐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國家的居民消費不光支撐著本國經濟,甚至還支撐著中國的出口。

              假設中國只有1個富人,另外還有9個窮人。這一個富人的本身需求有限,無法代替九個窮人被抑制的購買力。富人的消費的大部分還是進口。但是如果經過工資和稅收的再分配,有6個窮人變成了中產,這六個人激發出的需求是驚人的。

              責任編輯:

              標簽: 社會內卷化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