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開查” 重點關注工業聚集區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0-08-25 14:32:38

              入河排污口有多少、排到哪里、誰在排、排的是什么,是需要掌握的關鍵性基礎性問題。

              繼長江流域、渤海海域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之后,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今天“開查”。第一批300多名排查人員今天下午開始在甘肅、青海黃河干支流域現場徒步排查。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次排查重點關注工業聚集區或工業園排污口排放情況,重點關注藏在城鎮居民區的工業類排污口和混雜各類污水的雨洪排污口。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24日)上午召開的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培訓視頻啟動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排污口作為污染進入河流的關鍵節點,是當前水生態環境管理上的短板和薄弱環節,需要重點關注、著重治理。

              翟青說,入河排污口有多少、排到哪里、誰在排、排的是什么,是需要掌握的關鍵性基礎性問題。只有真正摸清排污口底數,才能進一步梳理分析問題及成因,開展精準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不斷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今年5月26日,生態環境部以視頻會議方式啟動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要求全面摸清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底數,推動建立“權責清晰、管理規范、監管到位”的排污口管理長效機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24日上午,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培訓視頻啟動會青海省分會場。攝影/章軻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和我國第二大河,黃河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統計數據顯示,黃河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卻承擔著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以及60多座大中城市和國家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的供水。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與長江、渤海相比,黃河流域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水資源分布不均和生態脆弱問題十分突出。長期以來,黃河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加之尾礦庫污染,導致黃河部分流域水污染加劇,“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黃河流域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占比達8.8%,明顯高于全國3.4%的平均水平。黃河流域整體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化學需氧量和總磷。今年1-7月,黃河流域水質良好,但水質斷面仍有劣V類水。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此次排查,將對黃河支流的湟水河、黃河干流的甘肅段率先開展排查(黃河支流的汾河將于9月開查),覆蓋兩側岸線3096公里,涉及甘肅、青海、山西3省12地市(州)。

              湟水河是黃河上游重要支流,集中了青海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礦企業,水污染排放強度相對較大,在黃河上游具有代表性。黃河干流甘肅段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地形多樣。汾河是山西母親河,也是黃河第二大支流,之前黃河流域劣Ⅴ類水質斷面主要集中在該流域。

              生態環境部介紹,此次排查,以所排查河流(段)兩側的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各延伸1公里,有條件的可結合實際進一步延伸范圍。河流(段)兩側10公里內有工業聚集區的,將整個工業聚集區納入排查整治范圍。檢查的排口包括所有工業企業排污口、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及其他通過管道、溝渠、涵閘、隧洞等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排口。

              工業聚集區列入重點排查范圍十分必要。第一財經記者今天拿到的《2020年6月湟水流域(西寧段)水環境質量月狀況通報》顯示,當月,甘河工業園區地表水水質考核斷面中,甘河入湟口斷面氨氮超標,斷面水質現狀為劣Ⅴ類(目標考核為Ⅳ類),而其余斷面均達標。

              “對工業集聚區或工業園附近排口,應堅持全覆蓋走到,力爭無遺漏。特別是對一些裝備水平低、環境設施差的園區企業,要重點關注。”視頻會上,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副局長隋筱嬋說。

              2019年,生態環境部采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方式,分批分步完成長江流域、渤海海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共發現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60292個,是之前(1973個)的30倍以上;發現渤海海域入海排污口18886個,是之前(718個)的26倍,幾乎涵蓋了所有入河入海排污的“口子”,基本實現“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目標。

              這之后,長江、渤海沿江沿海省區市加大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收效明顯。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長江流域好于Ⅲ類斷面比例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渤海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同比上升12.5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面積比例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作者:章軻)

              責任編輯:

              標簽: 入河排污口“開查”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