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31省份研發投入大比拼:5省占全國一半 廣東總量第一 、北京強度最高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0-08-28 10:09:41

              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和上海五省份去年研發投入占全國51%。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科技研發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科技研發投入大的地區,轉型的成效也往往更加突出。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比上年增加2465.7億元,增長12.5%;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23%,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解讀稱,從國際比較看,2013年以來我國R&D經費總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二,與美國差距逐步縮小。R&D經費投入強度穩步提升,已接近歐盟15國平均水平。

              廣東穩居第一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3098.5億元)、江蘇(2779.5億元)、北京(2233.6億元)、浙江(1669.8億元)、上海(1524.6億元)和山東(1494.7億元)。

              這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以3098.5億元在各省份中領跑,成為首個研發投入超過3000億元的省份。2016年廣東研發投入總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后,總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首位,并且與第二名江蘇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研發投入比江蘇多83.5億元,2018年領先200.3億元,到2019年領先優勢已經達到了319億元。在研發強度上,廣東也比江蘇高出0.09個百分點。

              廣東的研發投入大,與廣東坐擁兩個一線城市有關。尤其深圳,是整個廣東省研發科創的龍頭。2018年深圳的研發投入就已達到1162億元,緊追京滬,成為全國研發投入過千億的三大城市之一。

              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巡視員、副院長譚剛對第一財經分析,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發投入體現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顯著特點,轉化能力很強,迅速產業化,從而使得深圳在缺少大的科技基礎平臺情況下,能夠迅速發展,這是深圳很大的一個強項。

              不過,這樣一個特點也是一把“雙刃劍”。譚剛說,不好的一面是,企業著重于成果直接轉化,快速轉化,但在基礎研究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深圳缺少國家級研發機構和重大平臺等,這也是目前深圳在補的短板。未來深圳把這個短板補起來之后,加上成果轉化的優勢、金融對科技的支撐,以及對人才的吸引力,整體的發展水平會更好。

              廣東之后,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以2779.5億的研發投入位居第二,繼續緊追廣東。江蘇的兩大中心城市蘇州和南京的表現都比較亮眼。數據顯示,2019年蘇州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即研發強度)達3.25%,據此計算,研發投入約為625億元。與深圳相似,蘇州的高新產業也十分發達,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二線城市中領跑,去年蘇州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數量列全國城市第三位。

              此外,省會南京的表現也不錯,作為全國第三大高教中心,從2018年開始,南京連續三年將新年“第一會”和市委“1號文件”同時聚焦“創新名城”,期冀讓“創新”成為南京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最顯著的城市標識。

              粵蘇之后,北京、浙江和上海分列三到五位。數據顯示,這五個省份去年研發投入之和達到了11306億元,占全國的51%。這五個省份也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科創實力最為突出的省份。

              到今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科創板掛牌140家。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從省份來看,江蘇、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科創板企業數量排名前五,分別有28家、25家、22家、19家、11家。從正在排隊的企業來看,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位列前五。可見,研發投入最多的5個省份,也恰恰是我國科創產業最為突出、科創板掛牌公司最多的5個省份。

              相比粵蘇,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研發投入差距就比較大,為1494.7億元,不到廣東的一半,排在全國第六。中部高教第一強省湖北位居第七,達到957.9億元,距離千億大關已不遠。中西部的幾個人口大省四川、河南和湖南分列八到十位。

              研發強度:北京第一 西部仍很低

              相比研發投入總量,研發強度的指標更為重要。國際上通常用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創新指數。2019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和陜西。

              這其中,北京以6.31%在全國遙遙領先。一方面,北京的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最多,實力最強,不僅中科院在北京,而且擁有清華、北大這樣的超一流大學。另一方面,北京的高新產業也是研發投入的重要載體。2019年北京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5萬家,在各大城市中遙遙領先。

              北京之后,上海的研發強度也已經達到了4%,位居第二。作為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擁有大量的跨國企業,以及上交所等金融機構,總部經濟、研發創新十分突出,集聚了大量的科技研發人才。

              京滬之后,直轄市天津作為城市經濟體,研發強度也比較高,達到了3.28%。這三個直轄市之外,廣東、江蘇和浙江這三個沿海經濟大省研發強度位列四到六位,總體研發強度相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六個沿海省份之外,研發強度超過全國水平的還有來自西北的陜西。陜西去年研發強度達到了2.27%,略超全國平均水平。陜西的研發投入主要來自高教大市、軍工產業大市西安。

              盡管2019年陜西各市的具體研發數據尚未公布,但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西安占全省比重高達80%。從研發三大主體來看,2018年陜西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發經費占全省研發經費的比重分別為49.7%、40.4%和9.2%。而當年全國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7.4 %、13.7%和7.4%。可見,在陜西的研發投入中,企業占比遠低于全國水平,而科研院所、高校占比明顯高于全國水平。

              不過,盡管西安的高校、科研院所多,科研實力雄厚,但由于產業發展不夠,市場化程度不夠,很多科研成果沒有在本地轉化。同樣現象也在遼寧等地存在。

              有24個省份研發強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研發強度為2.1%,距離全國平均水平較近,湖北、遼寧和安徽研發強度也都超過2%。

              一些省域盡管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總量較大,但是在研發強度方面,與三大經濟圈仍有較大差距。比如,雖然重慶今年上半年GDP甚至超越了廣州,位居全國第四,但在研發強度方面,2019年重慶只有1.99%,仍需要加大投入。

              東南沿海的發達省份福建,去年GDP總量位居全國第八,人均GDP更是超越廣東,位居第五。但在研發強度上,福建只有1.78%,不僅不如京滬粵蘇浙這些最發達省份,而且也不如中西部的湖北、安徽、湖南、四川等地。與此同時,福建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也比較少,2019年福建經濟第一大市泉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為508家,與同類型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的經濟有活力,但是不強不大,中小民營企業居多,大型企業,科技型企業少,并且不強。其次,福建的高校數量少,好大學、科研機構少。

              另外,中部第一經濟大省河南研發強度也只有1.46%,與湖北、安徽、湖南等中部省份都有較大差距。

              在榜尾端,共有8個省份的研發強度低于1%,分別是西藏、新疆、海南、青海、廣西、貴州、內蒙古、云南,除了海南外,其余省份均來自西部。這些地區的一大特點是工業化基礎相對薄弱,仍處在工業化早期向中期過渡階段??傮w上看,西部與東部沿海在研發投入方面的差距,遠大于它們在GDP總量之間的差距。

              “主要是由于中西部的高科技企業少。”丁長發分析,中西部與東部在研發投入上面的差距,體現的是發展階段的不同。東部發達地區由于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必須走集約型高質量發展,對研發投入尤其是人才集聚非常重視。由于東部成本抬升,有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的GDP就上去了,但是研發仍主要在東部發達地區。

              當前,中西部在研發投入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R&D經費分別為15122.5億元、4162.6億元和285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17.7%和14.8%,中、西部地區增速均快于東部地區,追趕步伐明顯加快。(林小昭)

              責任編輯:

              標簽: 31省份研發投入大比拼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