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用仿生新材料增強陶瓷韌性 應用到生物礦物殘余應力增強機制

              來源:安徽商報 時間:2022-03-04 16:33:45

              陶瓷具有硬度大、強度高和模量高等優異特性,廣泛用于能源、醫療、航天航空等領域,然而其脆性限制了服役環境和使用壽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課題組茅瓅波副研究員等,從生物礦物的殘余應力增強機制中獲得啟發,提出一種新的仿生增韌方法,可顯著提升仿珍珠母陶瓷的韌性,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材料》。

              據介紹,受天然珍珠母“磚-泥”結構啟發,仿珍珠母結構陶瓷韌性得到極大提升,但僅能達到原料陶瓷的10倍,天然珍珠母的韌性提升卻可以高達40倍。對于很多仿珍珠母結構陶瓷來說,其韌性放大效率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設計和制備多級結構時,基元片強度相對于長徑比來說太低,導致裂紋在材料中擴展時基元片會直接斷裂。

              俞書宏院士課題組利用過去發展的框架誘導礦化生長的方法,首次實現將納米四氧化三鐵顆粒與碳酸氫鈣前驅體溶液在幾丁質模板上共礦化,使納米顆粒原位長入文石基元片中。結合珍珠母層狀結構的優點,通過納米尺度殘余應力的設計,顯著提升了仿珍珠母結構陶瓷的韌性放大因子。同時,材料的動態力學性能也有相應提升。

              茅瓅波表示,這一新方法具有普適性,對于類似仿珍珠母層狀結構的先進陶瓷材料設計和制造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審稿人也認為:“這是對仿生結構材料的一個顯著貢獻,并將吸引廣泛的興趣。”(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胡霈霖)

              責任編輯:

              標簽: 仿生新材料 陶瓷韌性 醫療能源 珍珠母陶瓷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