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跑出城鄉融合“加速度”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2023-09-25 11:02:25


              (相關資料圖)

              近日,記者來到湖北荊州沙市區岑河鎮木垸村,見到不少游客駕車慕名前來“組團”游玩。從戶外運動基地打卡水上網紅橋,到東方神木館一覽千年金絲楠木,再到生態體驗餐廳品嘗地道農家菜,昔日的小鄉村已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華麗轉身的背后,是沙市區“村社互聯、城鄉共建”活動賦予了木垸村“第二次生命”。近年來,沙市區組織城市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企業與農村“結對子”,推動“美麗鄉村一日游”。以人才賦能鄉村蝶變。

              這樣的例子在荊州市還有很多。在公安縣,當地組織104家機關企事業單位、60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鎮村一線,常態化開展愛心敲門、認領微心愿等活動;在松滋市,打造城區試點課堂、鄉鎮實踐課堂、農村留守課堂的三級服務網絡,開展各類志愿服務。

              人才“沉下去”,鄉村“活起來”。今年年初,荊州在全市實施“一村多名發展顧問”計劃,選聘4174名村級發展顧問投身鄉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中。經過半年多時間,村級發展顧問在荊州大地遍地開花。

              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作為湘鄂西革命老區的一部分,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里農業、漁業資源豐富,魚米之鄉涵養了馬山民歌文化、磚雕文化。

              2019年,馬山鎮蔡橋村發展顧問肖山回鄉后,經過大量調研發現,村里紅色遺址多、村戶庭院大、可利用空間足,只要利用傳統建筑技藝對人居環境稍加改造,發展鄉村旅游便大有可為。

              小庭院,大文章。肖山發揮自身技能優勢,將青磚燒制雕刻工藝融入庭院景觀打造,把32戶庭院納入改造計劃。在肖山的帶動下,村民們加入改造隊伍,參與房前屋后閑置土地整治。村里“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逐漸多了起來,“院景”變“風景”,庭院的“方寸地”變成了“增收園”。

              如今,蔡橋村發展了雙黃咸鴨蛋、荷葉茶、北湖鳙養殖等特色產業,以農旅融合、紅色旅游為抓手,鄉村旅游邁上了新臺階,年均接待游客1.5萬人次。

              近年來,荊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統籌人才、項目、資金等優質資源下沉傾斜,盤活陣地、用活資源、激活要素,在融合發展中實現共建共享,讓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的新時代文明和諧景象遍布城鄉。

              責任編輯:

              標簽: 打卡 機關企事業單位 顧問 鄉村 新時代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