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息縣:六旬新鄉賢自辦農耕文化館留住鄉愁 當前訊息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4-07-02 17:14:27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犁子、靶、牛套,那是紡車、獨輪車、風箱……”近日,息縣項店鎮六旬新鄉賢文學亮向前來“文學亮農耕文化館”參觀的項店鎮街區留守兒童及志愿者饒有興趣地介紹道。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一些老物件逐漸消失,文學亮致力于收集整理這些老物件,用以留住鄉愁。

              ?息縣:六旬新鄉賢自辦農耕文化館留住鄉愁

              文學亮,今年61歲,中共黨員,息縣項店鎮董圍孜村農民,高級技師,熱心公益事業,2023年4月被中共息縣縣委統戰部評為息縣2022年度“十佳新鄉賢”榮譽稱號。

              今年5月份,文學亮利用自己位于息縣項店鎮街區農貿市場內的房屋,自辦了“文學亮農耕文化展館”將自己多年來共收集的犁、靶、獨輪車、紡車、糧食茓子、風箱、坯模等近300多件農民生產生活用品,以及票證、集郵、煙標等3000多件民俗物品,在此展出,免費向群眾開放。

              ?息縣:六旬新鄉賢自辦農耕文化館留住鄉愁

              幾十年來,為了收這些老物件以留給后人作為紀念,文學亮不辭辛勞,先后奔赴湖北、安徽等地進行收集,將自己一生的積蓄都傾注在這項事業上,其耗費精力之大,奔波勞累之苦,令人動容。

              “創辦農耕文化館就是為了把好村風、好民風、好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讓老年人在這里能尋找到過去的記憶,讓年輕人能感受到農耕文化園成為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重要載體。”看著認真參觀的人們,文學亮說道。(郝昱瑋 李澤昌 李梅 李思遠)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