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對接新科技走向大市場 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種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2020-09-15 13:31:07

              無人種植的農作物怎么生長?傳統方式和人工智能種出來的草莓哪個更大、更甜、更好吃?

              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在云南昆明正式啟動,4支人工智能隊伍(科技組)和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4支農人隊伍(傳統組)將開展為期120天的高原草莓種植競賽。

              “這次比賽將探索數字農業科技的本地化應用,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與經驗,在中國各大農業產區落地。”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說,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能夠為小農戶對接新科技、走向大市場,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人工智能PK傳統種植

              云南昆明國家高原云果產業園的大賽基地數字化的“無人溫室”中,科技組利用IoT(物聯網)設備、攝像頭及傳感器,收集溫室種植環境和作物生長數據,創造出一套人工智能種植解決方案,并根據植物生長模型及復雜氣候環境不斷迭代優化。而傳統組在普通單拱棚內,利用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精湛管理技術,對傳統的“小農生產”進行精細化升級,挑戰人工智能系統。

              準備基質、肥料,將幾百株草莓苗定植到種植槽中,傳統組的孫郁晴和隊員一起忙得不亦樂乎,“病蟲害管理及時是我們的優勢之一。”她說,“與人工智能相比,傳統草莓種植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每天都有人在大棚內對草莓苗進行檢查,有一株草莓出現問題,都可及時解決。”雖然是傳統組的隊員,但孫郁晴認為今后農業和AI會結合起來,實現全面數據化。

              據了解,本次大賽將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技術指導下進行,是國內首個由互聯網公司+高校組織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智慧農業比賽。

              為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在農業生產中,只要幫農民解決一些實際的小問題,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就會有很大提升。”科技組參賽人員、建智科技首席專家程飚說,他們隊伍的成員曾在怒江等“三區三州”地區,為村民種植草莓提供技術支持。

              程飚的隊伍由中科院自動化所、昆明農科院、云南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和工程師組成。比賽中,他們計劃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建立起一套草莓生長模型,并由AI自動作出種植策略判斷。

              “用算法訓練機器的同時,也希望可以協助農民掌握這套技術,讓農民變成技術工人。”程飚說。

              目前,無人機、無人車噴灑農藥的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傳感器更頻繁地出現在農場里;通過衛星影像數據分析,結合經緯度、氣候等因素,科技公司可以為不同降雨、氣溫、土壤環境的農戶提供不同的播種建議,讓生產變得更加可控。

              專家表示,智慧農業多數還處在試驗階段,我們離真正的智能、無人化農場還有差距。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曹衛星希望,“通過大賽,能夠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技術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拼多多立足促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便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蘭克表示。

              創新扶貧助農新模式

              除了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推出了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核桃是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因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賣不上價錢。包括黃家灣村在內的幾個深山村,成了大姚縣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去年7月,拼多多出資85萬元在黃家灣村成立“多多農園”項目,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配套加工廠和拼多多網店,選擇當地有經營經驗的農戶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加工后進行網絡銷售,拼多多提供一定資金和流量支持,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2019年年底,黃家灣村順利脫貧。

              “新農人和農產品品牌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通過大姚縣‘多多農園’的探索示范,真正幫助當地精準扶貧,同時鼓勵更多人成為新農人,打造家鄉農產品品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介紹。

              據了解,僅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就超過10億筆,同比增長184%。單品銷量超過10萬元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

              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8月11日拼多多正式開啟第二屆“農貨節”?;顒悠陂g,拼多多針對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施行不限量補貼,對部分“三區三州”產區及此前受洪災影響的產區,將聯合新農商實施優先收購,并通過“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流量引擎,幫助農戶實現包銷增收。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共有7萬多家包括農戶、新農商等在內的涉農商家參與本次“農貨節”,預計將為農產區帶來超過2億筆訂單。(記者 劉書文)

              責任編輯:

              標簽: 人工智能賦能種植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