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農業農村部:繼續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支持力度 加快實施大豆振興計劃

              來源:中國網財經 時間:2020-09-23 10:44:28

              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885號(農業水利類323號)提案答復的函。具體如下:

              近年來,我國加快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抓源頭,推動大豆品種創新;拓終端,助力豆企品牌建設;穩杠桿,優化大豆貿易流通,有效促進了我國大豆品種產量、品質、話語權及競爭力穩步提升。

              一、關于品種創新和國家級大豆種子基地建設

              品種創新是大豆振興的關鍵。“十三五”期間,科技部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部署實施了“大豆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強優勢雜交種創制”“北方大豆優質高產廣適新品種培育”“黃淮海大豆優質高產廣適新品種培育”等項目,搭建了數據庫開展大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開發了實用分子標記輔助大豆資源鑒定技術,創制了新種質,構建了2000余份大豆種質資源基因型和表型數據庫。農業農村部根據大豆產業發展現狀和技術需求,每年投入經費3820萬元,支持專家開展大豆遺傳改良、病蟲害防控、栽培、機械化、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并進行技術示范與培訓應用,促進了體系成果的快速落地和轉化。自2014年起,農業農村部啟動大豆良種聯合攻關,搭建產學研結合平臺,加快新品種審定和推廣。目前,全國已選育出黑河43、齊黃34、合農76、黑科60、中黃301和鄭1307等高油、高蛋白、高產的大豆新品種247個,實現了品種的更新換代。特別是高油高產重大新品種合農76,籽粒粗蛋白含量40.47%,粗脂肪含量20.93%,累計推廣350萬畝。

              同時,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大力推進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通過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對黑龍江、內蒙古、山東等省(區)的五大連池、北安、八五五、趙光、尖山、鄂倫春、莫力達瓦達斡爾族、嘉祥等8個縣(旗、場),每年獎勵1000萬元,支持基地土地平整、水電路網鋪設和配套設施設備完善,提升倉儲、晾曬、加工能力。目前,種子生產向優勢基地集中,8個基地大豆種子生產機械化作業率接近100%,提供了全國60%以上的大豆種子。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支持力度,強化高產、優質、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大豆新品種選育創新與技術推廣工作。考慮在“十四五”期間,依托黑龍江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縣,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繼續開展大豆良種聯合攻關,提高國產大豆單產和品質,促進國產大豆競爭力提升。

              二、關于塑造大豆品牌

              近年來,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加快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支持主產區依托縣域培育糧食產業集群,盡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廣關鍵共性技術,為糧食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2017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認定,強調“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區域公用品牌”,黑龍江省海倫大豆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開展“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征集”工作,黑龍江省海倫大豆、九三大豆2個品牌入圍。此外,農業農村部積極利用展會和產銷對接等平臺,不斷拓寬銷售路徑,支持大豆品牌營銷。如,第十七屆農交會推介了海倫大豆;動員農民日報、農村雜志社、全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等媒體單位,宣傳大豆品牌,講好品牌故事,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推動構建大豆產業聚集區,加大大豆產業優惠政策力度,繼續大力推動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提高一批大豆農業品牌知名度,擴大農業品牌影響力。

              三、關于強化金融工具利用

              2002年,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了以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的黃大豆1號期貨。上市以來,黃大豆1號期貨運行平穩,功能發揮良好。近年來,中國證監會不斷優化完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規則,采取多項措施促進黃大豆1號期貨品種功能發揮。一是積極推進“保險+期貨”模式,保障農民收入。以“收入保險為主、價格保險為輔、基差收購配套”保障農民收入。一方面,收入保險從價格和產量兩個維度保障農民種植收益,保障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引入龍頭企業基差購糧,幫助農民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二是引導大豆加工企業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通過開展企業培訓,行業專題會議,“企業風險管理計劃”等特色活動,提升大豆加工企業管理人員對期貨衍生工具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提供項目費用支持,為企業利用黃大豆1號期貨提供實踐機會,提高其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積極性。三是爭取非轉基因大豆市場定價權與話語權。目前,國際上尚無非轉基因大豆全球定價中心。中國證監會不斷優化完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業務細則,貼近現貨實際需求,推進研究黃大豆1號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四是推進主產區大豆交割庫建設。為降低交割成分、貼近現貨貿易習慣,一般考慮將交割庫設立在相關品種的主產區和主銷區。目前,黃大豆1號已形成以基準交割地哈爾濱為中心,覆蓋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省(區)的交割區域。在黑龍江、內蒙古主產區已設立15家黃大豆1號交割倉庫,占全部交割倉庫的71%,能夠較好滿足交割需求。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完善大豆期貨市場機制,促進黃大豆1號期貨功能發揮,科學設置交割庫,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服務“三農”作用,推動提升我國大豆產業的風險管理能力。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