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預虧6.5億業績股價均墊底 大股東所持股權全被司法凍結
云南龍頭券商太平洋(601099.SH)的經營仍然在艱難維持,充滿了生存與發展的韌性。
今年1月29日,太平洋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虧損-7.5億元至-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2.13億元到11.13億元。
2020年,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深入推進,交投活躍,對券商行業而言是一個豐年,太平洋出人意料地出現虧損,且在18家已經發布年度業績預告中處于墊底位置,令市場大感意外。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太平洋的經營業績整體上表現欠佳,2018年曾虧損13.22億元,為當年虧損最多的券商。2007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計盈利25.75億元,與305億元直接融資相差甚遠。
近年來,太平洋的資產規模大幅縮水。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為250.07億元,較2015年9月底的324.90億元縮水74.83億元。
太平洋存在內控不足問題,多次領到監管罰單。去年8月,太平洋證券評級由B降為CCC。
二級市場上,太平洋的表現也不突出。截至今年2月4日下午收盤,其股價為3.19元/股,成為A股市場上唯一一個3元股的券商。
業內人士稱,盡管太平洋業績不佳,但作為地方龍頭券商,仍然具有優勢。
信用自營業務均虧致盈轉虧
行情轉好之際,太平洋未能有效抓住機會,陷入虧損之中。
根據公告,2020年度,太平洋預計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7.50億元至-6.50億元,上年盈利4.63億元,同比減少12.13億元至11.13億元??鄢墙洺P該p益的凈利潤(簡稱 扣非凈利潤)為-4.64億元至-3.64億元,比上年同期的4.22億元減少8.86億元至7.86億元。
去年三季報顯示,太平洋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下降43.22%,凈利潤0.99億元,同比下降75.25%,扣非凈利潤為0.80億元,同比下降79.57%。
分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9億元、1.67億元、3.03億元,同比下降53.69%、53.90%、9.55%。凈利潤分別為0.98億元、-0.45億元、0.46億元,同比變動-72.28%、- 1537.57%、8.19%??鄯莾衾麧櫈?.01億元、-0.51億元、0.30億元,同比下降71.18%、5480.52%、28.02%。
去年以來,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似乎對券商的經營影響并不大。太平洋三個季度的經營業績中,一季度大幅下降,二季度陷入虧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正增長,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大幅收窄。
同業中,去年前三季度,不僅頭部券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凈利潤同比快速增長,區域性券商紅塔證券、西南證券、西部證券的凈利潤均實現了不同幅度增長。
近年來,券商加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吞噬了不少利潤,但這似乎并不影響有競爭力券商的盈利能力。
截至2月4日,A股已有18家券商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從預告的凈利潤上限看,中金公司以75.52億元居首,太平洋以虧損6.50億元墊底。且預計虧損的券商只有兩家,除了太平洋外,另一家是國盛金控 。
太平洋為何出現大幅虧損?主要源自四個方面原因。一是股票質押業務融資人違約,同時受市場行情影響,擔保品的股票市值大幅下跌,計提減值準備7.59億元,凈利潤約5.69億元。二是自有資金購買待整改大集合產品持有的部分低流動性資產,預計造成虧損,計提預計負債約4.11億元,影響凈利潤約3.08億元。三是公司對股票質押業務中存在業績大幅下跌、炒作重組概念的標的證券,加快處置進程,及時變賣違約股票。無法通過二級市場及時有效處置的標的股票,由公司股票自營部門受讓,并根據情況適時減持。該部分被動持有的股票因股價下跌,產生證券投資業務虧損約2.7億元,影響公司凈利潤約 2.03億元。四是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的個別股權投資項目經營情況不佳,年末評估及測算后進行估值調整,產生股權投資損失(含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約0.88億元,影響凈利潤約0.82億元 。
上述四個方面的原因,實際就是太平洋的信用業務和自營業務等全部為虧損。
2019年,太平洋實現的經營業績并不差,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7.77億元、4.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2.72%、135%。
僅在一年間,在市場行情向好之際,太平洋竟然盈轉虧,且處于行業墊底位置,有些讓人意外。
大股東所持股權全被司法凍結
太平洋經營業績不佳,與其頻繁涉足也存在一定關聯。
去年12月29日,太平洋披露訴訟進展。其中,公司訴江蘇隆明投資有限公司等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源于對方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違約。此案歷經多次訴訟,目前,經太平洋申請強制執行后,由云南省昆 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最終以被執行人持有的股票資產抵償。
太平洋曾踩雷永泰能源,其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持有永泰能源債券面值1.51億元,因永泰能源無法按期兌付本期債券本息,構成實質違約。目前,永泰能源正處于重整中。
此前的11月20日,太平洋還曾披露訴廣西萬賽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賢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證券交易糾紛仲裁案等。
去年9月25日,太平洋還曾披露,過去12個月,公司及子公司計涉及的訴訟(仲裁)案件金額合計達23億元,主要為公司代資產管理計劃涉訴,涉及神霧集團、銀河天成集團(銀河生物控股股東)等爆雷 公司。
涉訴案件較多,其中代資產管理計劃涉訴金額為23億元,一定程度上說明太平洋的資管業務不佳。
2020年半年報顯示,太平洋的資管業務收入為2530.77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5.11%,毛利率為-67.56%,營業利潤為-1709.91萬元。
自營業務曾經是太平洋自稱的強項,去年表現也不佳。去年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收入為3388.30萬元,占比為6.84%,毛利率為-79.47%,營業利潤為-2692.68萬元。
除了具體業務外,太平洋在內控方面也需要加強。去年8月,太平洋證券遼寧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央行沈陽分行罰款20萬元。遼寧分公司總經理孫君因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罰款1萬元。
去年5月,太平洋證券曾公告稱,云南證監局對公司采取責令限期改正和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行政監管措施。太平洋證券因對內蒙古分公司的管理存在針對內蒙古分公司風險事件未采取有效措施消 除風險隱患,未及時發現存在風險并妥善處置。當月,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被內蒙古證監局責令改正,并被暫停新開證券賬戶1年,暫停期間分公司不得新增經紀業務客戶。
內蒙古分公司的兩次被罰與分公司原總經理宋長達有關。宋長達在任職期間,借偽私募之名融資,違規銷售其實際控制的投資公司理財產品,其本人在兌付危機爆發后投案自首。
去年9月,太平洋證券因督導廣東中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廣東監管局處罰。
此前,太平洋證券還存在領受罰單情況。
大股東層面,目前,太平洋的第一大股東為北京嘉裕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太平洋10.92%股權。目前,大股東所持的股權全被司法凍結。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東曾承諾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太平洋,但并未兌現承諾,上交所對北京嘉裕的“虛假增持”進行了通報批評。
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太平洋累計直接融資約305億元,但公司并未因此實現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為250.07億元,五年減少74.83億元。
此外,太平洋的評級也在不斷下滑,由A級下滑至B級、CCC。去年8月26日,證監會公布的《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太平洋證券的評級已降至CCC,而2017年,該公司的評級還為A,2018、 2019年其評級分別為BB、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