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股份軟件產品短期無法國產替代 專利17項僅為龍頭十分之一
數字建造應用化技術龍頭企業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品茗股份)計劃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其面臨的“困難”不少。
品茗股份宣稱,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核心技術,但是,公司部分軟件產品的研發依賴美國一家公司,且在短期內不能實現國產替代。
近幾年,品茗股份經營業績持續快速增長,但高速增長的凈利潤對稅收優惠較為依賴。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99億元,而稅收優惠金額超過億元。
通過第三方回款極易導致資金體外循環,甚至掩蓋虛假交易。報告期,品茗股份通過第三方回款的情形一直存在,應收賬款占比較高也是品茗股份的一大短板。一邊理財、一邊分紅、一邊募資蓋辦公樓,品茗股份備受市場質疑。
毛利率逐年下滑
品茗股份實現了經營業績增長,但能否持續存在不確定性,支撐業績高速增長是稅收優惠。
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品茗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98億元、1.45億元、2.22億元、2.83億元、1.47億元,2016年至2019年同比增長92.92%、47.83%、52.99%、27.69%。同期,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28億元、0.33億元、0.56億元、0.74億元、0.36億元,2016年至2019年,同比增長102.86%、17.25%、67.19%、33.09%。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不過,高速增長的凈利潤似乎并未轉換成現金流。上述同期,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凈額(計提壞賬準備后)分別為518.61萬元、1660.58萬元、3050.31萬元、7016.17萬元、5959.10萬元,2016年至2019 年同比增長16.75%、220.20%、83.69%、130.01%,2017年至2019年的應收賬款凈額增速遠高于營業收入增速,說明公司有不少賬款沒有及時收回。
2017年至2019年,公司期后回款金額分別為1552.18萬元、2016.58萬元、2032.43萬元,回款比例分別為88.30%、62.32%、27.14%。
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3901.81萬元、2418.37萬元、5131.56萬元、4856.70萬元、767.19萬元。2017年至2020年的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存在明顯差距。
近年來,品茗股份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在放緩。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周轉率分別為19.26次、12.55次、8.87次、5.27次、2.11次。
應收賬款大幅增長、周轉速度大幅放緩,品茗股份存在為了追求業績快速增長而放寬信用的可能。
品茗股份的毛利率較高,但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91.01%、87.27%、87.14%、83.70%。與同業可比公司均值相比,并不穩定,同業均值為85.28%、86.63%、88.69%、 87.17%。
備受關注的是,不僅經營業績高速增長給人并不真實的感覺,而且,品茗股份的經營業績對稅收優惠存在明顯依賴。
品茗股份享受的稅收優惠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優惠、增值稅即征即退以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享有的前述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1634.29萬元、2384.60萬元、3093.26萬元 、3586.37萬元、1506.44萬元,分別占利潤總額的53.03%、68.07%、52.04%、46.11%、39.70%。其中,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金額累計約為1.06億元,占同期凈利潤累計數 1.99億元的53.27%,超過凈利潤的一半。
這一數據說明,品茗股份的實際盈利能力較低。
專利17項僅為龍頭十分之一
持續享受稅收優惠的品茗股份,在研發方面存在短板。
品茗股份經營業績高速增長,源于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
據披露,品茗股份是聚焦于施工階段的“數字建造”應用化技術及產品提供商。公司稱,其立足于建筑行業、面向“數字建造”的對象和過程,提供自施工準備階段至竣工驗收階段的應用化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數字建造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數字鏈驅動工程項目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有利于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工程建造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方式向集成化、精細化、技術密集型轉變 ,是實現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品茗股份表示,作為數字建造的實踐企業,公司將物聯網、云平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垂直應用分為面向建造對象本體和面向建造過程管控兩大類,經過多年研發及技術迭代,公司 在 BIM 算法引擎技術、塔機安全輔助技術和數字建造技術中臺體系等核心技術上獲得突破,實現了技術的商業化運用,形成了建筑信息化軟件及智慧工地產品兩大類產品。
品茗股份在招股書中稱,作為行業內少數幾家對建筑行業產業鏈覆蓋較齊全,并具備持續研發和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起步較晚,在基礎軟件方面基礎相對薄弱,行業內主要企業的產品集中于應用軟件、管理平臺軟件、智慧工地領域。國內建筑信息化細分行業上市公司僅廣聯達,另有多家新三板掛牌、擬上市企業。
品茗股份稱,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大部分產品為自主研發,主營產品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然而,根據披露,品茗股份部分軟件產品的研發對美國Autodesk公司存在依賴。公司稱,其建筑信息化軟件中的算量軟件、模架設計軟件、施工策劃軟件以及實現綜合應用的HiBIM軟件是基于二維、三維 圖形基礎軟件的應用化產品,其研發所使用的圖形平臺均來源于美國Autodesk公司,對該公司的AutoCAD、Revit兩款產品的建模功能存在依賴。目前國內缺乏研發成熟、廣泛使用的BIM三維圖形平臺建模軟件,同行業企業中隨已開始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但短期內暫無全面掌握三維圖形平臺技術的企業。一旦未來無法取得研發授權,將無法對基于Autodesk平臺的產品進行持續研發,可能造成 HiBIM產品的研發停滯、使用Autodesk平臺客戶的流失。
第三方回款一直存在
IPO企業備受質疑的第三方回款,品茗股份一直存在。
2017年,品茗股份通過員工回款金額為316.88萬元。2018年開始,未再出現通過員工回款的情形。不過,雖然通過員工回款的形式杜絕了,但通過其他方的第三方回款一直存在。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 ,通過其他方的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896.38萬元、568.10萬元、351.21萬元、60.68萬元。
品茗股份解釋,由于公司軟件產品單價較低,公司出于方便客戶以及便于考核銷售員工等考慮,存在由員工向客戶代收貨款再通過支付寶或銀行轉賬給公司的情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均已進行規范,不再存在此類情形。此外,由于公司產品具有單價低、客戶多、并且客戶常作為費用采購再進行報銷等原因,也存在少量付款方與經濟業務合同方不一致的情形,如:在智慧工地業務 中,對于一些金額較小的采購定或者零散的收費服務,少量客戶由其員工進行付款,再回到其公司進行報銷。上述情形導致公司存在第三方回款的情況。
公司稱,其第三方回款均具備真實交易背景,無關聯方回款,相關流程已嚴格控制,亦不存在因第三方回款導致貨款歸屬糾紛的情形。
本次IPO,品茗股份擬募資5.91億元,用于AIoT技術在建筑施工領域的場景化應用研發項目、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研發項目、軟件升級改造項目、營銷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5個項目,其中 ,第一個項目擬使用募資1.66億元,涉及建設研發辦公樓等。
實際上,品茗股份原本并不缺資金。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品茗股份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的金額分別為7000萬元、2.19億元、1.88億元,產生的投資收益分別是269.68萬元、 221.13萬元、118.39萬元。此外,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施了四次現金分紅,合計現金分紅7936.60萬元。
閑錢理財、頻頻巨額現金分紅,品茗股份卻要募資5.91億元,其中6000萬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有點讓人看不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