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波動加大,散戶購買基金將成為投資新趨勢
春節過后,A股市場波動加大,基金發行市場也掀起波瀾,2月新基金發行創下40個月以來的新低,募集資金規模比一月份降幅超過70%。業內人士表示:不應以短時間得失論英雄,隨著注冊制的進一步推進,散戶通過購買基金參與證券市場交易將成為投資的新趨勢。
數據顯示,今年2月共成立新基金數量39只,創下40個月的新低,部分網紅基金已經從節前的備受追捧轉而飽受質疑,投資人甚至選擇折本贖回。光大證券武漢紫陽路營業部分析師周暉表示:近期股市波動加大,股票基金受到牽連:
“春節之后的短短7個交易日,很多基金的回撤(贖回)達到了十幾個點之上。尤其是以股票基金抱團的這些品種出行了比較明顯的下跌。反過來對基民的凈值縮水也有比較大的影響。”
基金理財平臺上的投資者抱怨為何基金經理不擇時、不調倉?其實,對于成熟的證券市場,絕大部分散戶是通過投資基金間接參與股市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認為:
“我們主張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一些發達國家家庭理財大多不會直接去股市炒股,二是通過購買股票基金間接投資股票市場。”
隨著A股注冊制的推行,從2018年到2020年底投資股票基金的收益率大幅提高,股民也漸漸向基民轉變,網紅基金持續受到追捧。隨著市場的調整,如火如荼的新基金發行市場也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變化。董登新教授表示:投資人一定要分清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通常情況下,用投機炒股的方式來投資基金,到頭來可能一場空。
“不能只從某一個年度某一個季度的收益的增減來判斷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好壞,而應該從3-5年或者5-8年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來判斷這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的績效和經營管理的能力。”
一方面是投資人的質疑,另一方面是基金經理的無奈:只不過是正常的市場波動,為什么投資者要冒著損失本金的風險去贖回?董登新認為,造成目前這一窘狀的原因是,部分基民沒有轉變觀念,依然把炒股的理念來投基金,另外,我國的基金公司發展不成熟,導致部分小基金公司追風投也有很大的關系。
“投資公募基金要有長遠目光,有長期投資打算。在購買基金時盡可能選擇強大的團隊,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有規模效應的基金公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