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世界熱聞】2022H1動力電池投擴產報告

              來源:高工鋰電 時間:2022-07-05 10:05:33

              7月8日14:30索比儲能網特邀對流增強型自分層電池發明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孟錦濤博士,武漢大學電氣學院原副院長陳紅坤教授,武漢輕工大學碩士生導師何貟副教授,《電動車用鋅空氣電池》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偉春總工程師以及溫伯格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承建先生對長時儲能、鐵/鋅基自分層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進行深度分享。

              競逐TWh時代,動力及儲能電池投擴產熱情持續高漲。

              高工鋰電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H1,動力及儲能電池投產項目9個,產能超118GWh;開工項目22個,總產能規劃超638GWh;簽約及官宣項目21個,總產能規劃超367GWh。


              (資料圖)

              基本面上,新能源汽車產銷態勢明朗景氣。中汽協發布數據,2022年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07.1萬輛,同比增長114.2%;銷量200.3萬輛,同比增長111.2%。

              行業預測,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或接近5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國內銷量預計超過600萬輛,加上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有望超過950萬輛。

              根據GGII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25%以上,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1.55TWh。疊加儲能電池市場出貨量,2025年有望達到1.85TWh,相對于2021年增長4.5倍以上。

              巨大的市場預期下,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擴產的賽道上加速狂奔,投產速度加快,項目開工及項目簽約密集進行。

              動力電池企業對于產能的擴張近乎饑渴,其背后邏輯在于,一方面,面向TWh時代龐大的市場剛需,僅靠1-2家龍頭企業并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無論是動力還是儲能領域,都在呼喚更多強大體量規模的企業參與競逐。

              另一方面,規模化運營已經成為動力電池產業的核心壁壘之一,產能的率先釋放有望提前鎖定更大的市場份額,且規模效應對于極致品質及成本優勢的賦能更是不言而喻,由此成為電池企業迫切擴大產能規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從國內動力電池上半年投擴產信息來看,幾大市場信號尤為值得關注:

              一、動力電池企業產能加速釋放,頭部企業多個基地陸續投產,強者恒強的局面逐漸鞏固,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湖西基地、肇慶基地、四川基地相繼投產;國軒高科南京、宜春基地陸續投產;億緯鋰能荊門、惠州等多個工廠也開始產能爬坡;遠景動力零碳電池工廠投產......

              同時,動力電池頭部企業新基地的單期產能規模均在10GWh以上??梢钥吹?,產能的規模效應,將不斷筑高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護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儲能領域正在開辟出獨立且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以海辰儲能為代表的新勢力電池企業也在加速產能躍進。

              二、二線及以上動力電池企業再現集中開工潮,車企電池企業合資工廠加速啟動。

              高工鋰電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動力電池及儲能開工項目22個,總產能規劃超638GWh。與上一輪開工潮相比,今年動力電池企業同時啟動多個基地同步建設。中創新航眉山、武漢基地,蜂巢能源上饒、鹽城基地,力神無錫、滁州、天津基地,比亞迪長春、南寧、襄陽基地等均在短期內陸續開工。

              同時,與終端車企合作綁定,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的合資工廠也在加速啟動,青山與上汽、孚能與吉利、欣旺達與吉利、比亞迪與一汽的合資工廠均在上半年開工。

              三、面向動力及儲能兩大千億賽道,仍有電池新勢力涌入,并且提速大規模產能布局。

              其中,楚能新能源150GWh鋰電池產業園開工;海辰儲能廈門工廠一期已經投產、二期已經開工,并且規劃50GWh新一代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落戶重慶;耀寧科技鹽城、鷹潭項目相繼簽約。

              四、動力電池企業從簽約到開工,從開工到投產的時間正在不斷縮短。

              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簽約及官宣的項目達21個,總產能規劃超367GWh。從簽約到開工,最快速的時間僅僅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而從開工到通線,部分動力電池企業更是將時間壓縮至14個月,甚至是10個月的時間。

              從目前簽約情況來看,國內動力電池預計還將迎來新一輪開工潮。

              五、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進入全球產能大擴張時代。國軒高科將啟動歐洲首個電池生產運營基地改造,遠景動力規劃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零碳超級動力電池工廠建設,億緯鋰能落戶匈牙利建設圓柱電池工廠。

              可以看到,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競爭還遠未到存量市場的競爭,未來很長的周期內依然仍會是增量市場的競逐。毫無疑問,未來5-10年,中國動力電池將會成長出一批具備國際化競爭力企業,在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競逐中展現更為強大的中國實力。

              六、零碳化生產轉型提速。進入新的產業周期后,全球動力電池全球競逐中正在出現新的變量,零碳化的權重正在加大,能否在新的變局中掌握主動權,將決定中國能否繼續保持全球競爭力。

              3月,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獲得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頒發的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成為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

              4月,遠景動力鄂爾多斯零碳電池工廠一期項目投產,推出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目前,遠景動力已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及法國布局了10大生產基地,2025年零碳電池總產能規劃超過300GWh。

              七、以AI賦能動力電池智能制造。進入新周期后,鋰電池行業無論是從制造、設計、供應鏈等各個維度都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沿用過去傳統的制造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產業新階段的需求。

              目前,仿真工具的導入和深化,工藝參數結構化應用,通過知識快速復用,變更閉環管理,導入設計制造協同等系統打通數據流,從而達到設計-工藝-制造端的深度協同,成為動力電池實現AI智造的重要探索。

              可以看到,以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都在持續加大投入,致力于動力電池制造與AI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的深度融合。

              發布人:儲能wenyan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動力電池】【擴產】
              責任編輯:

              標簽: 中國動力 億緯鋰能 統計數據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