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速讀: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寧德時代入選《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2-11-21 08:58:19

              近日,《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上正式發布,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的宜賓工廠作為“全球首個電池零碳工廠”入選。


              (資料圖)

              過去三年,中國企業氣候行動(CCCA)連續編制《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并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上發布,以展現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先鋒行動和樣本力量。

              據介紹,2019年10月,寧德時代通過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在四川宜賓投建電池生產基地。宜賓基地總投資超過560億元,項目規劃10期,全部建成后,年產能可突破200GWh,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基地之一。

              2021年,宜賓工廠率先達成碳中和,今年3月,宜賓工廠取得全球知名認證機構SGS頒發的PAS2060碳中和認證證書。而在上月,宜賓工廠還憑借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管理入選了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世界燈塔工廠網絡。

              據四川時代總經理朱云峰此前介紹,宜賓工廠從籌備就開始規劃零碳工廠路徑,通過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產制造等環節不斷改造和創新,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用更少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在綠色能源管理方面,通常而言,在電池生產過程中,設備運轉是能源消耗的大戶。宜賓工廠自主研發了CFMS智慧廠房管理系統,并在廠區中鋪設了超過40000個環境探測傳感器,通過窄帶物聯網(NB-IoT)采集,全域廠房設備被100%在線監控,它們的狀態參數都可以得到實時上傳,數據可以實現快速交互。AI系統通過計算這些數據,進行節能方案的優化,并為每臺設備量身定制最優的運行參數。

              在綠色制造方面,宜賓工廠搭建了數字化生產中控管理系統,全局化目視管理可大幅降低工序損失,AI視覺檢測系統可以自動學習和提取缺陷特征,在模切分條、卷繞等多環節提升檢出率。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將全部投入回收利用,鎳、鈷、錳等貴金屬回收率可達99.3%。

              此外,宜賓工廠對物流鏈條以及廠區交通進行全面升級,廣泛使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電動叉車等實現供應商工廠、原料倉庫、加工工廠、成品倉庫、客戶工廠之間零碳運轉。同時鼓勵員工電動出行與共享出行,將減碳融入到生產與生活。

              不僅如此,宜賓地處云貴川三省結合部,金沙江、岷江、長江橫貫市境北部,自然環境優越,水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宜賓工廠80%以上能源來自于可再生能源水電,每年可減少40萬噸碳排放。

              據了解,在打造零碳工廠之外,寧德時代也在積極探索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路徑。截至9月,寧德時代已累計對上游開展碳足跡培訓近140場次,利用專業工具與數據庫,建立產品碳足跡的構成模型,率先在行業內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

              11月,寧德時代啟動了“CREDIT”價值鏈可持續透明度審核計劃。據介紹,“CREDIT”計劃是寧德時代以多個標準體系框架為基礎,根據產業鏈的實際情況,業內首創的一套針對鋰電池供應鏈的審核工具?!癈REDIT”大數據綜合評估助力形成供應鏈可持續發展表現指數,幫助產業鏈上的企業找到可持續發展路徑。

              那么,對于一家電池企業而言,打造零碳工廠、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義何在?

              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交通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是業內共識,但新能源汽車對減少碳排放的貢獻僅限于使用環節,在生產環節,新能源汽車仍然是碳排放大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來自于動力電池的生產。

              根據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數據顯示,動力電池生產的碳排放范圍為每千瓦時61—10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其中電池生產的上游部分(采礦、精煉等)為每千瓦時59千克二氧化碳當量,而電池生產和組裝的碳排放在每千瓦時2—4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而在相同電池材料體系下,電網的脫碳程度會很大程度影響電池生產和組裝環節的碳排放。

              在業內人士看來,實現電池生產制造、以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對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而言,已經是迫在眉睫的要求。

              2022年2月10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以下簡稱“法規”)。根據法規要求,從2024年7月1日起,在歐盟市場投入的電動汽車電池必須具有碳足跡的聲明;2025年1月1日起,電池必須帶有按照碳足跡大小實施分級的標簽;2027年1月1日起,電池必須符合最大碳足跡閾值。

              同時,歐盟還將進入歐盟市場的電池的最低回收配額寫入條款。從2027年1月1日起,電動汽車電池需要申報其所含的回收鈷、鉛、鋰、鎳的含量,并從2030年1月1日起實現最低回收配額。

              此外,在全球范圍內,已有寶馬、奔馳、沃爾沃、奧迪、雷諾、通用等多家全球主流車企給出了工廠碳中和具體時間,對電池生產商提出了電池生產碳排放的要求。

              數據來源:麥肯錫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在技術、制造、成本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但在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論方面存在空白。未來,為進一步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完善我國電池生命周期碳足跡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口徑、標準一致的碳足跡行業數據庫,形成電池行業碳足跡認證體系已勢在必行。

              發布人:lu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動力電池】【寧德時代】
              責任編輯:

              標簽: 生命周期 二氧化碳 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