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時快訊】回收市場將進入“千億級”賽道,動力電池“變廢為寶”成新藍海

              來源:華夏時報 時間:2022-11-21 09:42:14

              11月16日,工信部就擬公告的符合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四批)公開征求意見,本批次白名單企業共計41家,寧德時代、格林美等多家上市公司下屬企業榜上有名,疊加此前已發布的三批名單,國內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將超80家。

              今年以來,隨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不斷攀升,其作為動力電池的核心原料直接導致動力電池價格水漲船高。

              同時,為了加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多家汽車制造商開始向上游鋰礦資源展開布局。而隨著首批動力電池逐步進入報廢期,越來越多的車企盯上了動力電池回收這條“黃金賽道”。


              (相關資料圖)

              獨立汽車分析師李旭之對記者表示:“動力電池退役量不斷攀升,以及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等因素。整車企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似乎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名利兼得的上佳選擇?!?/p>

              車企布局動力電池回收

              在動力電池需求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上游原材料價格高居不下。

              截止到11月17日,長江有色金屬綜合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達到60.8萬元/噸。中國金屬流通協會李紅告訴記者:“由于海外鋰礦開采進度不及預期,疊加進入11月后北方天氣寒冷青海湖等鹽酸鋰礦產量逐漸下滑,造成原料短缺,造成動力電池原料價格上漲?!?/p>

              據記者了解,目前的動力電池回收價格已是去年的10倍,上游原材料及下游動力電池回收價格還在繼續上漲。動力電池企業將部分溢價壓力轉移給下游車企,新能源車企利潤空間直線下壓,車企們開始坐不住了。

              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產業發展專員溫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邊是有效減排,另一方面是緩解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和價格難題,車企通過有效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使企業整個大循環更加綠色和持續。而車企作為動力電池生命周期內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與專業的能源廠商企業合作,拓展更高效的動力電池回收方案及使用場景,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p>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日前表示,為依靠內燃機發電的偏遠島嶼的居民提供廢舊的動力電池制造儲能系統并提供電力,對于動力電池的階梯利用是新能源汽車浪潮下的長景賽道。

              其實,梯次利用目標市場包括低速電動車、儲能領域等。當動力電池容量低于80%時,其性能已經不能滿足汽車正常形式要求,此時可以通過將廢舊動力電池拆解、篩選、重組等方法進行二次利用。

              再生利用可高效提取鋰、鎳、鈷、錳等電池金屬,實現資源循環。而通用汽車(GM)也在近日延長與美國鋰離子電池回收商Cirba Solutions的協議,將在2024年之前回收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以及在特定通用汽車工廠的制造和研究中產生的電池廢料。

              目前,通用汽車已經回收了100萬磅電池廢料,且隨著電動汽車產量的不斷擴大,預計該項目將處理更多的材料。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電池回收的汽車廠商,早在2018年比亞迪和鐵塔公司建立合作,將回收的電池作為作為基站儲能備份。

              今年4月,比亞迪在臺州新設電池公司,經營范圍涉及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5月,寶馬集團宣布與華友循環攜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首次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此外,上汽集團、吉利、大眾汽車、日產、本田等車企也在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進行不同程度的布局。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達千億級

              在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方面,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達193.7GWh,累計同比增長110.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達77.2GWh,累計同比增長63.9%;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達116.3GWh,累計同比增長159.8%。

              據天風證券測算,2021 年至 2030 年,我國退役動力鋰電池規模將從 33.95GWh 提升至 380.3GWh,增幅超過 10 倍。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的生命周期一般為5年,2017-2021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為486.5GWh,這也就意味著鋰電回收市場需求有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實現快速釋放。

              李旭之表示:“退役動力電池將迎來大規模釋放,本質是新能源產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已進入關鍵期。”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926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6%。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達371.3萬輛,同比增長98.48%。

              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增長,帶來了大量動力電池。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每年將會有67200塊動力電池將“退役”。而我國首批投入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也已經陸續達到“退役”階段。

              千億市場正在來臨,天風證券表示,在中性預期下,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總規模有望達758.4億元。其中,梯次利用市場規模達313.5億元,再生利用市場規模達444.9億元;據預測,2030年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和再生利用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1048.9億元。

              不可否認,動力電池回收對于車企、電池廠商以及第三方回收機構而言,確實是一片藍海。在此背景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也呈現出“多點分布”局面。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設立的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有15000多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初步建立。

              “盡管行業需求大、政策以及環境要求不斷加強和改善。千億市場爭奪局面愈發明顯,但是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仍處于早期藍海市場階段,行業格局未定,頭部企業并不明顯,以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和車企為代表的比亞迪汽車的提前布局存在著先發優勢。退役動力電池如果不能妥善回收利用將會給環境帶來很大危險,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電池循環利用水平補齊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短缺價格過高的短板?!崩钚裰畬τ浾弑硎?。

              發布人:lu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動力電池】【電池回收】
              責任編輯:

              標簽: 電池回收 同比增長 回收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