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當前熱點-造電池大軍再擴容!又有多家整車廠入局!產能將過剩?

              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時間:2022-12-05 15:45:14

              圖/埃安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僅從造車新勢力近日公布的11月交付數據來看,多數車企交付破萬已成常態,而在去年,因為缺電池的問題,導致車型延遲交付現象還很明顯,為緩解困境,整車廠開始把觸角伸向電池領域,以最大限度避免“缺芯”帶來的產業波動。


              (相關資料圖)

              整車廠布局電池制造

              11月16日,廣州鵬博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達50億人民幣。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夏珩,經營范圍包括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電池制造等。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小鵬汽車計劃自研電池,前寶馬高級電池工程師仲亮已加盟負責相關業務,并組建一百人左右的電池研發團隊。對此小鵬汽車官方辟謠:“沒有電池自研相關計劃。公司目前堅定聚焦汽車主業,控制成本并提高運營效率。另外,仲亮是小鵬汽車的老員工,長期負責對接各大電池廠合作?!?/p>

              雖然,小鵬汽車官方辟謠沒有自造電池,但不可否認隨著電池成本上漲及供應鏈不穩定對整車制造帶來的壓力,已讓不少車企涉足自研、自造電池。

              10月27日,廣汽埃安宣布其電池公司——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據悉,電池公司成立后將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其中包括自主電池的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項目總投資將達109億元。

              據悉,該公司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由廣汽埃安、廣汽乘用車、廣汽商貿聯合投資,并由廣汽埃安控股,業務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制造、電池材料研發及相關產品的技術服務等。

              10月21日,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2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曾澍湘,李斌任董事長。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公開信息顯示,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涵蓋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電池制造、電子專用材料研發、石墨及碳素制品銷售、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銷售、電子元器件零售、電子元器件批發等。

              此外,據此前統計,為保障供應鏈安全,比亞迪、廣汽、長城、吉利、小鵬、理想、上汽、一汽、奇瑞、東風、奔馳、寶馬、蔚來、特斯拉、現代、大眾、Stellantis、本田、福特等國內外主機廠紛紛通過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積極加碼動力電池領域布局。

              整體來看,在市場倒逼下,整車廠商下場造電池漸成趨勢。正如蔚來董事長李斌所言,“汽車廠商做電池是正常的戰略?!?/p>

              另外,還注意到,上游資源端企業也已悄然進入電池制造領域,開始吃起“電池飯”。近日,鋰礦巨頭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分拆上市提上日程;碳酸鋰生產商永興材料控股子公司湖州永興超寬溫區超長壽命鋰離子電池項目全面投產;鐵礦巨頭大中礦業建設鋰電池制造項目……

              產能過剩隱憂顯現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預測,2030年之前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6%,到2030年總體出貨量或將接近5TWh。

              需求帶動造電池大軍持續擴容,除了上述整車廠、上游資源端加速布局電池制造,電池廠及跨界巨頭也在加碼電池領域布局。

              據(微號:mybattery)不完全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僅在鋰電池生產制造領域,新公布的投資擴產項目就多達84個,其中有69個公布投資金額,總金額超8427億元,平均單個項目投資額超122億元;公布年產能的項目有68個,總產能約2038GWh。

              據統計來看,鋰電池項目建設周期多數在0.5-1.5年之間,而目前大批企業官宣造電池不免讓業內擔憂未來產能過剩。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公開表示,2025年中國電池產能將會出現電池產能過剩。

              同時從今年1-10月裝車數據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51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211.9GWh,占總裝車量比94.5%。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大,而未來跨界者能否成功分羹還未可知。

              促進鋰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政策端也在發力。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指出,從推進鋰電產業有序布局、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保障高質量鋰電產品供給、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五方面著力,保障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

              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
              責任編輯:

              標簽: 鋰離子電池 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