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中國新型儲能裝機首破10GW,鋰離子電池占主導地位

              來源:見道網 時間:2023-01-19 09:55:18

              2022年,中國儲能產業進入規?;l展新階段。截至2022年底,國內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累計達59.4 GW,同比增長37%。

              2023年1月16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撰文披露上述數據。他表示,2022年,支持儲能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儲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場需求旺盛,各類商業模式持續改善,儲能標準加快創制,這些因素為產業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


              【資料圖】

              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和熔鹽儲能等。其中,傳統的抽水蓄能項目仍占最大比重,累計裝機達46.1GW總裝77.6%。

              新型儲能項目高增長

              截至2022年底,國內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12.7GW,首次突破10GW,同比增長一倍多。其中,2022年新增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裝機6.9GW,同比增長超180%。

              新型儲能主要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技術。

              從單體規???,百兆瓦級項目已成常態。據統計,2022年,國內有20余個百兆瓦級項目實現了并網運行,是2021年同期的五倍;規劃在建中的百兆瓦級項目數超400個,其中包括七個吉瓦級項目。最大項目為青海省格爾木東出口共享儲能項目,總規模高達2.7GW。

              格爾木宏儲源100兆瓦/200兆瓦時共享儲能電站

              2022年,國內新增規劃在建的新型儲能項目規模共計101.8GW,已遠超國家發改委在《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制定的2025年實現30GW裝機的目標。

              上述大部分項目都將在近一到兩年內完工并網。十四五時期,新型儲能的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5%-70%,市場規模將屢創新高。

              從技術看,鋰離子電池仍占新型儲能的主導地位。2022年,新增鋰電投運裝機規模已突破6GW。項目時長仍以1-2小時為主,耗時4小時以上的項目開始增多,如新疆、河北、青海、西藏等地紛紛布局了10GW以上的項目。關鍵詞:新能源、儲能、鋰電池

              其他技術路線的規模和應用也各有突破。壓縮空氣儲能方面,項目的功率等級正從100MW向300MW加速發展。2022年新增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近10GW,單次儲能時長最高可達12小時。

              液流電池方面,則在2022年實現了首個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的并網運行,以及首個吉瓦時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的正式開工。

              鈉離子電池方面,國內最大規模鈉離子電池項目三峽能源阜陽儲能項目在2022年成功落地。該項目位于安徽阜陽,規模達30MW。飛輪等短時高頻技術的需求也逐漸增大,據統計,已有超過300 MW的項目處于規劃在建中。

              儲能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2022年,國家能源局出臺《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據統計,國家及地方全年共出臺儲能直接相關政策約600余項,涉及儲能規劃、實施方案、市場機制、技術研發、安全規范等方面。

              各地也相繼發布儲能規劃。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有26個省市規劃了十四五時期新型儲能的裝機目標,總規模接近67GW。其中,陜西、山東、浙江等十省市先后布局了216個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總規模達22.2GW。

              世界領先鋰離子電池項目落戶張家港高新區

              商業賽道上,2022年也迎來了跨界儲能熱潮。據了解,上市公司是儲能跨界的主力軍,主要集中在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液流電池領域??缃玟囯x子電池的企業有盛虹集團、南方黑芝麻、創維新能源等。

              國內企業也正加速海外布局。據統計,中國在電池產業鏈關鍵材料及相關組件所占全球份額均在60%以上,并將不斷擴張。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創新航、蜂巢能源、遠景動力等企業,已進行海外建廠布局,或正尋求海外投資建廠。

              儲能行業標準也在加快創制。例如,工信部2022年發布實施了SJ/T 11812.1分布式儲能用電池標準,強標《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GB 51048修訂稿、GB/T 36276修訂稿、電化學儲能電站檢修試驗規程、啟動驗收規程、調試規程、儲能變流器、電池管理系統等多項儲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預測,2023年固態鋰離子和鈉離子儲能電池將開始商業化規模應用,干法電極、高精度預鋰化、固態化技術和裝備和耐高溫高安全的儲能電池將被開發成功,數字化、碳足跡核算也將被廣泛應用在儲能領域的各個環節。

              在政策和需求的共振下,儲能行業風口已至,行業正迎來商業化、規?;臍v史性拐點,CNESA副理事長單位代表、比亞迪儲能及新型電池事業部總經理尹小強認為,2023年儲能行業行業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發布人:lufei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產業】【鋰離子電池】【儲能裝機】
              責任編輯:

              標簽: 鋰離子電池 壓縮空氣 同比增長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