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共享儲能發展“前夜”

              來源:高工鋰電 時間:2023-02-16 16:12:55

              2023年,共享儲能產業形勢不斷向好。


              (資料圖片)

              共享儲能是指多個新能源場站為滿足配建儲能功率和充電時間要求,將新能源內部配建儲能,采取集中建設方式(含自建、合建、購買),整體接入電網側的儲能設施。

              共享儲能主要意義在于:

              · 共享建設。發電、電力等各類企業自建或共建,最終眾多企業主體共同運營共享儲能。

              · 共享設備??刹捎瞄L期容量權益和儲能服務租賃,實現儲能設備租賃。

              · 共享資源利用?;陔娏ο到y及其他儲能單元的調節,既可調峰輔助服務,也可調頻輔助服務。

              · 共享服務。滿足眾多企業能源管理、電網售電、定制用電的需求等各項服務。

              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共享儲能模式可基于市場獲得更大收益。

              2023年1月中旬開始,全國31個省市區陸續發布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3年及今后五年省政府工作重點;其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儲能、抽水蓄能、源網荷儲、多能互補、新能源電池等也被列入多省2023年工作重點。

              事實上,自從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文明確“鼓勵探索建設共享儲能”后,山東、湖南、浙江、青海、河南、內蒙古等20多個地方能源主管部門相繼出臺配套政策,把共享儲能作為開發建設儲能電站的重要方向。

              2022年,全國共享儲能報備項目數目一度出現“井噴”。據不完全統計,陜西、山東、浙江、河北、四川成都、安徽、廣西、湖南、青海、河南等十省市先后公布新型儲能示范項目216個,規模合計22.2GW/53.8GWh。其中新增的共享儲能項目達到38GWh。

              基于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逐步開放和完善,2023年,共享儲能發展或將迎來爆發“前夜”:配儲模式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共享儲能有望上升為主流模式。

              盈利性是關鍵

              盈利機制是共享儲能發展的關鍵。電力市場建設正在推進中,共享儲能作為新的市場主體,參與輔助服務、現貨市場規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方面,2022年電價機制下,獨立儲能充電的時候,需繳納輸配電價、政府性基金和附加等,過高成本影響共享儲能參與調峰、現貨市場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2021年以來,受上游鋰材料上漲,儲能整個產業鏈全線漲價。初裝成本較高成為掣肘共享儲能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

              盡管2022年共享儲能向上趨勢明顯,但因盈利性不足引得市場上不斷出現共享儲能“虛假繁榮”的聲音。

              2022年底以來,碳酸鋰等原材料成本壓力得到緩解。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碳酸鋰已經保持三個月連跌態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破45萬元/噸,較去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下跌幅度超15萬元/噸,且目前價格仍在進一步下探。

              此外,全國電價機制改革不斷深化,電力交易市場正在加速構建。峰谷差價超過0.7元的省市已經超過了34個。

              以國外運行成熟電站的市場化收益為例,電能量費用及容量費用是最主要的部分。獨立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可達到非??捎^的收入,IRR達19%,其中峰谷差套利、調頻、旋轉備用、容量市場補充等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2022年以來,相關商業模式已經進入早期試點階段。隨著儲能成本降低、電力機制不斷完善,共享儲能商業化進程加速趨勢明顯。

              配儲變 “租賃”儲能

              相對強制配儲,共享儲能有望成為未來儲能的主流方式。

              首先,共享儲能相對單獨的風光強制配儲,收益率大大提升。目前,配儲是風光項目的成本項,減少棄風棄光的收益性不高。有關數據測算,配儲將拉低風光項目整體收益率約1%。但共享儲能可讓很一部分風光項目將配儲變成“租賃”儲能。

              共享儲能主要有有調峰服務補償、峰谷價差套利(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容量賃、容量補償等收費方式。

              輔助服務中,火儲聯合調頻項目回本年限逐漸縮短,一些項目在2022年最快1年時間實現回本。

              但調頻經濟性具有不穩定性。目前依然處于調頻市場的早期階段,各省政策在陸續出臺,會有一定的時間窗口,先發企業可能得到階段性比較好的收益。

              基于租賃可以有效降低配儲成本的大前提,共享儲能將是市場化選擇的必然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基于當前的市場情形,最先起步的可能是發電集團內部共享儲能,因為集團內部不太存在租賃不飽滿之類的風險,第三方儲能也將逐步進入。

              儲能綜合能力影響最終效率

              共享儲能要實現多種收益,那么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更高性能的儲能綜合能力。

              比如,要實現對儲能電站的調用需求,則需要循環壽命、運維成本、可調度性、系統穩定性等的功能性指標會逐步體現。

              從2023年開局的中標價格來看,共享儲能電站可以接受更高的成本,但要有更好的表現,對儲能設備和集成的要求會有實質的提升。

              總而言之,共享儲能經濟性效能很大程度取決于設備、集成、運維、運營的實際能力。

              從儲能系統來看,智能化、數字化將提高綜合性能。而伴隨儲能系統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技術迭代和供應鏈成熟,集中式、組串式、高壓級聯式、集散式、模塊化等集成方案逐步優化,儲能綜合能力將有質的提升。

              從儲能電池的角度來看,長循環壽命、高安全、低成本,提升系統循環壽命,都是支撐儲能真正運營的重要方向,基于2022年、2023年的兩年的儲能電池產能規劃、投產數量以及競速來看,將加速推動儲能產業走向縱深。

              混合儲能勝算幾何?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儲能運用場景的復雜性,當前業界還提出“混合儲能”概念。

              近日,許繼集團承接的華能集團福建羅源電廠超級電容混合儲能輔助火電機組AGC調頻示范項目全功率投運成功,標志著“超級電容混合儲能輔助火電機組AGC調頻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成功實施,該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大容量超級電容混合儲能調頻項目。

              從各技術路線來看,鋰電儲能綜合性能最為均衡。抽水蓄能主要擅長容量型長時調峰。超級電容主要用于提高電能質量。在超過4小時時長的電站,容量型電站比如液流儲能方案、壓縮空氣有比較好的優勢。

              為了滿足多樣化需求,儲能很可能需要采用混合儲能的方式,實現最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鈉離子電池量產開啟“倒計時”,長期來說,鈉離子電池成本較低,可實現企業的差異化競爭;但是短期來看,鈉電池依然處于產業化早期階段。

              混合儲能被稱為一些應用場景混合儲能的“優化方案”。高工儲能分析,隨著儲能走向縱深,為了滿足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達到最優可調用性和綜合成本,混合儲能或將成為共享儲能流行路線之一。

              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電站】【新能源】
              責任編輯:

              標簽: 輔助服務 現貨市場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