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新型儲能技術呈現百舸爭流之勢 全球實時

              來源:高工儲能 時間:2023-05-12 16:08:50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新型儲能技術呈現百舸爭流之勢。


              (相關資料圖)

              1月6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提出在向新型電力系統轉變的過程中,以2030年、2045年、2060年為重要時間節點,系統形態由“源網荷”三要素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儲能系統將成核心增量。

              2022年,儲能領域出臺了兩條核心政策,即《“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和《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丁笆奈濉毙滦蛢δ馨l展實施方案》促使了儲能大火,后者則推動了儲能商業模式的打通。

              在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出臺的《“十四五”能源技術創新規劃》中,儲能技術被列為“新型電力系統及其支撐技術”。從宏觀定位來看,儲能的作用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后續對于儲能系統的要求或將圍繞于此。

              抽水蓄能以外的儲能形式都是新型儲能,新型儲能技術主要包括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熱儲能和化學儲能等。

              新型儲能發展總體上處于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發展的過渡階段。其中,鋰離子電池發展較為成熟,實現了商業應用;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液流電池和鈉離子電池已進入示范應用階段;重力儲能等技術正在迅速發展。

              新型儲能具備建設周期短、布局靈活、響應速度快等特點。從效率上看,新型儲能均接近或高于抽水蓄能;從經濟性看,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成本正在快速下降,逐步向抽水蓄能接近。此外,安全性也是各類新型儲能技術關注的重點。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同比增長110%以上。其中,鋰離子電池儲能在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占到90%以上。

              我國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態勢明顯,在短時儲能領域,鋰電池儲能已經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而在長時儲能領域,鋰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等新技術的角逐才剛剛開始。

              4個小時以上長時儲能技術已是國際層面的共性需求。2021年11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麥肯錫、谷歌、西門子等牽頭成立了長時儲能理事會(LDES)。

              在電力儲能領域,規模化長時儲能技術仍舊欠缺。新型儲能技術應追求提供和抽水蓄能一樣的性能,而目前的電化學儲能要達到這樣的標準還面臨很大困難。因此,在長時儲能領域實際應用層面,更多地出現了壓縮空氣、大規模液流等新技術的身影。

              我國已有部分地區新型儲能強制配儲時長要求在4小時以上。2022年12月13日,內蒙古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支持新型儲能發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5年)》提到,新建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原則上不低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5%,儲能時長4小時以上。

              2023年1月12日,西藏發改委印發的《關于促進西藏自治區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按照不低于全區上一年度最大電力負荷增量的25%安排新增項目,配置儲能規模不低于項目裝機容量的20%,儲能時長不低于4小時。

              同時,海上風電項目配置4小時以上儲能的趨勢也逐漸顯現。上海市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公布杭州灣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共公布了4個海上風電項目,共計規模800MWh。按照上海市能源主管部門的要求,這些海上風電項目都將配套建設電化學儲能裝機,儲能配置時長4小時以上。方案還要求,若為鋰電池儲能系統,工作壽命10 年以上、系統效率大于90%;若為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工作壽命20 年以上、系統效率大于80%。

              目前,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正在積極推出以4小時、6小時甚至8小時的持續儲能時長,且在內蒙古等地區已有4小時以上項目應用。不過,無論發電側還是電網側,磷酸鐵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其擴展容量的邊際成本仍高于液流電池等技術。

              液流電池產業化也在不斷提速。2023開年以來,全釩、鋅鐵、鋅溴、鐵鉻各種技術路線液流電池動態不斷。2022年11月,中核匯能1G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開標,大連融科、偉力得、液流儲能、國網電科院武漢南瑞、山西國潤儲能五家企業入圍,均價3.1元/Wh,這也是國內首次GWh液流電池儲能集采開標。

              壓縮空氣儲能可以很好滿足儲能技術長時、大容量的需求,儲能時長一般在4小時以上,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可降至0.2~0.3,適用于大規模長時間儲能應用場景,國內已開展100kW~350MW不同規模試驗示范,市場有望在2023年迎來爆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已專門出臺《關于實施支持性電價政策 開展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示范的通知(征求意見稿)》,2023年有望正式發布。

              有觀點認為,未來壓縮空氣儲能可能會替代一些當前電化學儲能的市場份額。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源、網、荷”中留給電化學儲能最大的市場在負荷端,電化學儲能在負荷端具備絕對優勢,而發電側和電網側將會面臨來自其它技術的強烈競爭。

              不過,壓縮空氣儲能和電化學儲能同樣需要配合,在放電速率上壓縮空氣儲能較慢,無法達到0.5P的對應標準。

              此外,氫儲能具有長存期、高能密度的特點,在電力系統當中,氫能可以儲能電轉氣,熱電聯產以及冷熱電三聯供這三種應用途徑進行應用,是新型儲能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目前各發達國家都已制定了相關量化政策。

              總體來看,儲能技術之間將是互相配合的關系。新型儲能與抽水蓄能將發揮互補作用,在開發時序、建設布局和響應特性等方面可充分互補,共同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支撐。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技術】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