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焦點熱訊:萬億儲能進入淘汰賽,誰能笑到最后?

              來源:電化學儲能 時間:2023-05-16 10:16:07

              作為新能源系統的核心環節,儲能無疑是當下最火熱的賽道之一。最近關于儲能的新聞也頻頻登上熱搜。前不久,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落地上海,再造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時在業界引發熱議。

              面對這條火熱的萬億賽道,企業跨界入局也顯得愈發常見。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贛鋒鋰業等老玩家,美的、格力等家電企業,雪天鹽業、黑芝麻等食品企業,也都在紛紛跨界入局儲能行業。


              (相關資料圖)

              有人說,2023年,將是中國儲能市場爆發元年,競爭也將更為激烈;也有人擔心,儲能爆發式增長,電池產業的老玩家紛紛擴產,各路新玩家不斷加入,儲能產能的過剩風險、毛利率下降、商業模式不清晰、新能源強制配儲利用率不高、劣幣驅除良幣等問題,也逐漸被業界重視。

              對新能源體系建設來說,儲能不僅僅是一次投資,而是長久的基建,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營收利潤,還關系電網安全,甚至生命財產安全。

              儲能的安全、成本、協同等話題成為業界關注焦點,技術創新成為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路徑。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在儲能增長的草莽時代,雖然入局者甚眾,但不乏投機者,只有那些創新者和優質儲能生產者,才能贏得市場,而更多劣質產能或被淘汰。

              01

              電芯新品密集發布,大容量是趨勢

              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45.7GW,年增長率達80%,其中鋰離子電池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年增長率超過85%,其在新型儲能中的累計裝機占比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5個百分點。

              2022年度,全球市場中,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儲能技術提供商,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儲能、瑞浦蘭鈞、鵬輝能源、海辰儲能、派能科技、遠景動力、南都電源和國軒高科。

              面對這個萬億級市場,儲能參展商們都紛紛展出了自己的最新產品,反映出的一些行業趨勢值得深入思考。

              “大容量”發展成為了當前電芯發展的重要趨勢。眾多電芯廠紛紛布局并量產280Ah、305Ah電芯,電芯容量持續提升。

              今年的儲能展上,盡管各家的具體規格并不統一,但電芯容量基本在300Ah級別上。

              事實上,儲能系統的最大成本構成也在于電芯、自產自研電芯可以確保系統最大性能。但是需要電力現貨市場放寬準入,讓儲能獨立參與市場。

              遠景發布的新一代智慧液冷儲能系統,采用遠景自主研發的315Ah儲能專用電芯,產品較上一代能量密度提升了11%,實現“單顆電芯一度電”,同時循環壽命高達12000次,滿足一天一次充放電25年安全可靠運行要求,適配當前市場主流儲能系統方案。

              除此之外,鵬輝能源推出了320Ah電芯、億緯鋰能推出560Ah電芯,持續推進電芯容量提升。

              儲能電池電芯的容量進入“3時代”,意味著儲能電池可以在一小時內提供超過300安培的電流輸出,或者在更長的時間內以更低的功率提供相同的總電量。這也意味著該電池電芯有較高的能量存儲能力,并適合用于需要大量電能儲存的應用,例如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站的儲能系統、電動汽車等。

              02

              新能源企業布局儲能成為標配

              火熱的儲能賽道吸引了各類企業,不僅包括風電、光伏龍頭,還有動力電池制造商。

              比如光伏巨頭晶科能源加碼儲能業務,已規劃12GWh電池產能。晶科能源的儲能之路開始于2020年底,其在經營范圍內新增了儲能業務后,逐漸加深了對儲能賽道的布局。目前晶科儲能在源網側、工商業、用戶側等不同應用場景均推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晶科能源在財報中指出,2021年晶科能源家庭戶用及工商業儲能業務主流市場渠道已經逐步打開,涉及區域包括中國、中東非、東南亞、北美、澳洲與日本等。

              風電巨頭遠景能源的液冷戶外柜儲能產品,應用業績已超過5GWh,已交付西藏、新疆、內蒙、甘肅、海南、山東、新加坡等多個場景,實際運行超過 200 萬小時。截至2023年3月,遠景儲能國內外在手訂單已超過15GWh。

              而像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電池生產商,基于在原有電化學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能夠快速布局儲能領域,不斷實現產品的迭代創新。

              不同廠商在儲能領域的布局,有力地說明了儲能市場的潛力和吸引力。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儲能需求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目光投向了儲能領域。

              同時也表明了這些企業對未來儲能技術的信心和預期。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進一步推動了儲能市場的發展。

              此外,不同廠商在儲能領域的布局,也意味著儲能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競爭有助于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并促進儲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提高。最終,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好、更先進的儲能產品,同時也能促進整個儲能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03

              儲能技術路線豐富

              從儲能的種類來說,盡管鋰電池占據絕大部分,仍有新興的儲能產品,比如機械儲能-飛輪,電化學儲能的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等技術不斷發展。

              目前鋰離子電池是最為成熟和應用最廣泛的儲能技術,鋰離子電池整個產業鏈都很成熟、系統效率也比較高,成本方面大家也接受,是目前較為經濟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研究和發展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并希望開發出更加成本低廉、效率高、環保等方面更好的儲能技術。

              鈉電池的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充放電倍率目前看都很難與鋰電池媲美,無論是用于動力還是儲能,短期內都難以替代鋰電池。目前的應用場景較少,還未形成規?;?。但專家表示,鈉電池為了快速推廣,非常有可能跟鋰電池混搭,組成一套鈉鋰混合動力系統。

              液流電池在長時間尺度上有優勢,鋰離子和鈉離子電池因為涂布電極的限制,很難能堅持十小時以上,不過它的問題是成本。

              專家表示,現階段涌現的技術沒人能判斷誰會勝出,原則上還是要“突出強項,彌補短板”。

              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僅將對能源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將促進能源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04

              消防安全是儲能關注的重點

              近年來,儲能電站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有發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員工傷亡。儲能系統安全性一直是眾人所關注的議題。

              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是儲能電站實現盈利的基礎。

              儲能電站在建設、實施過程中,火災預防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除了火災之外還有電氣模組,比如由于電池不一致引發的故障。除了電池之外,還有PCS、變壓器,它們同樣也會出現故障,從而影響電站的正常運行。除了火災、電氣之外還有灰塵,對降低絕熱性或者散熱等等都會有影響。還有簡單的線束,包括線束的擺放、線束的防火處理等等。

              展會上,不少儲能廠商基本都推出了Pack級的消防方案,還涌現出一批專門做儲能產品消防解決方案的企業。

              許多儲能廠商將儲能設備配備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儲能電站內極早期的安全隱患識別,以給出預防性維護和處理建議,并在必要時驅動硬件設備執行保護動作,進一步提升儲能運行的安全性。

              比如遠景為新一代液冷儲能產品基于自研的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打造了“大數據智能火警監控系統”,該系統具有pack級火災探測功能,并將收集到的信息就地處理并與消防系統協同,實現實時報警和保護,同時將本地已識別的風險要素上傳至SCADA平臺和云端,構筑儲能產品安全模型。

              “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的新型儲能正在步入規?;l展的新階段,儲能產業有望實現進一步繁榮。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在當前,中央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光伏、鋰電,包括電化學儲能行業呈現了非常紅火的發展態勢,同時也承擔著重要的歷史責任。下一步,將在頂層設計、技術創新、產業韌性、配套體系四個方面統籌推動新型儲能電池行業高質量發展。

              長期來看,龍頭企業憑借規模、產品性能和先發布局的渠道優勢,有望保持份額穩固;而未來在大規格電芯、鈉電池等方向具有技術差異性并且渠道布局持續加速的企業,有望獲取份額提升的機會。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市場】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