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大儲、戶儲和工商儲的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今日儲能 時間:2023-05-16 16:01:44

              大儲理論上包括:風光電配儲,和獨立儲能站。

              發電配儲因為使用的是上網電價,一般比終端電價要低一點,所以配儲性價比相對低一些。


              【資料圖】

              但上網電價是最先實施浮動電價的,最低達到負電價,最高沒看到報道,至少也得是平均上網價的一倍以上,不然只往下不往上,平均價肯定維持不了。

              然后戶儲,在國內居民電價基本屬于一個福利,所以不太容易漲價。所以這塊市場國內比較難激活。

              不過也可以計算一下收益情況,現在晚上半價,白天5毛。

              假設可以晚上充電白天用,那么1度1天節省0.25,一年大致是91塊。1度電的便攜儲能是3000+,而10度的才12000塊。如果以每天白天用10度計算,12000儲能,一年節省910塊,13年回本。當然,這樣電池需要循環4700多次,一般電池循環壽命也就5000多次,這樣剩下的羊毛并不多。

              如果未來居民電價也可以浮動,高峰1塊~2塊,低谷0塊(居民負電價不太實際)。這樣假設可以把一度收益提高到5毛,那么就是6.5年回本,剩下7年就是純利

              如果未來啟用浮動電價,同時儲能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到6000塊10度,那么就是3年多回本,這個市場估計就會引爆。

              工商儲市場,國內的話因為工商業電價基本比居民貴,但不同地區價格也不同,西北西南電力較多的地區就便宜,可能低于居民的5毛,東部沿??赡芨哂?毛。

              據我所知,國內多數地區工業已經實施浮動電價了,有的峰值的低估差異也是比較大的。這樣基于工商業用電量更大,儲能單kWh的成本應該更低,估計10度能到8000?1度收益能到5毛?

              這樣工業儲能的回本時間可以降低到4~5年。所以,今年開始,國內工商業儲能市場應該會開啟。

              這是國內,國外工商業用電往往跟居民用電等價,所以戶儲先起量。戶儲更因為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居住預期,所以對IRR沒有那么敏感,10年還是15年差異沒那么大。

              但工商業對此可能更敏感一些,如果是5年回本,那么估計OK,但10年回本問題就比較大,因為一個公司能不能活過10年都不好說,所以這個前期投入太大。

              而歐美市場因為從國內進口有一個運輸成本+渠道成本,估計價格是國內的一倍以上,所以歐美的工商業儲能沒啥動靜。

              但未來隨著鈉電池的出現,以及汽車電池回收再利用,儲能成本應該會有一個較大的下降空間。我認為可能在3-5年內降一半。同時隨著國內企業在國外布局渠道建設,總體成本應該也能下降一些。

              我認為2024年歐美的工商業儲能市場就可以打開。

              (PS:下面幾個數據有好多版本,我修改了幾次,使用了我認為靠譜的數據)

              “中國一天用電量是271.87億度。世界一天用電量是7168億度?!?/p>

              而2022年儲能銷量大概是140GWH,應該是140×100萬度=1.4億度(這里原來換算錯了)。全球未來如果大部分使用新能源發電,至少也有20%的電需要儲能,那么就是1400億度一天,那么相對2022年,就是有1000倍的空間。

              當然這樣計算肯定過于理想化,但我想問的是,知道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么?這樣的計算方式就是第一性原理。

              當然1000倍里面不一定都會轉化為有效需求,例如前面計算的使用儲能薅不到羊毛的情況。但隨著儲能價格的下行,浮動電價的使用,有效需求會越來越大。至少潛力相當于無限大。

              同時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未來耗電的東西越來越多,例如各類電動工具、機器的電動化、新能源各類汽車等,假設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加到cagr里也是相當可觀的,例如現在預計未來5年儲能市場是50%cagr,再加4%就是54%,還是很高的。

              即使10年內,只有10%的市場可以轉為有效市場,那么也是100倍的空間。不要感覺不可能,就如前面我計算的那樣,這個市場是否有效,可能只是幾個小變量的一點點變化。就好像光伏發電是否平價一樣,如果不需要補貼就能盈利,那么需求自然快速放大,不需要像正常商品那樣要教育市場。而儲能只要電價/儲能成本忽然讓回本期邁過一個閾值,可能直接就引爆了。

              儲能雖然市場炒作過,但絕對屬于爆發前夜,去年歐洲的戶儲只能算是一個月預熱。未來遠比AI算力想象空間大。

              而且IDC未來為了應對算力的巨大需求,配備儲能的需求也會極速放大,以前的儲能只要能保證5分鐘不斷電,方便保存數據,或者切換到備用電源上(例如發電機)。

              但后面可以完全用儲能代替,例如直接支撐一天的電量。同時算力幾倍的耗電,就對儲能有幾倍的需求。

              上面的計算沒有計算長時儲能和制氫儲能,但這些往往都是大儲,大儲其實跟終端儲能是不完全沖突的。因為兩邊解決的問題是不同的,大儲不可能獨立就把終端用電的波動給抹平,畢竟發電端可能受限于電網能力而制定的上網電價,而終端才是最終用電價。

              所以即使考慮上非電池儲能,空間理論上也不會下降太多,因為空間最大的還是終端儲能,終端是不可能用上光熱、飛輪、抽水、制氫之類的東西的。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