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重磅!室溫超導引發儲能行業巨變!

              來源:維科網儲能 時間:2023-08-03 14:21:53

              8月1日,韓國室溫超導材料事件“劇情”開始反轉。在此之前,沒人認為韓國實驗室找出的“LK-99”室溫超導材料是真的;可隨著昨天中美俄實驗室同日復現該晶體,華中科技大學常海欣團隊更是做出了抗磁樣品,大家開始有點信了。


              (資料圖片)

              不過,在室溫超導論文引起國際關注后,該研究團隊的一名成員李碩裴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論文存在缺陷,系團隊中的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目前團隊已要求下架論文。

              室溫超導如何引發儲能行業巨變

              倘若室溫超導材料成真,儲能行業將是首當其沖被改變的行業之一。

              超導電磁儲能(SMES)是利用超導線圈將電磁能直接儲存起來,需要時再將電磁能回饋電網或其他負載,并對電網的電壓凹陷、諧波等進行靈活治理,或提供瞬態大功率有功支撐的一種電力設施。

              其工作原理是:正常運行時,電網電流通過整流向超導電感充電,然后保持恒流運行(由于采用超導線圈儲能,所儲存的能量幾乎可以無損耗地永久儲存下去,直到需要釋放時為止)。當電網發生瞬態電壓跌落或驟升、瞬態有功不平衡時,可從超導電感提取能量,經逆變器轉換為交流,并向電網輸出可靈活調節的有功或無功,從而保障電網的瞬態電壓穩定和有功平衡。

              超導電磁儲能系統主要包括4部分:超導儲能線圈、功率變換系統、低溫制冷系統和快速測量控制系統。其中超導儲能線圈和功率變換系統為SMES的核心關鍵部件。

              超導儲能線圈是由在一定條件下具有超導特性的導體繞制而成,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無阻、無損地承載穩態直流大電流,是系統中的電磁能量存儲單元。

              目前,超導儲能線圈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NbTi等低溫儲能超導材料,這一階段,線圈結構由單螺管結構進階為螺繞環構型,很好地解決了漏磁場及其引發的渦流損耗問題;1996年美國超導公司研發出世界第一臺高溫超導儲能線圈,超導儲能線圈發展進入第二階段,不過受高溫超導材料的價格、性能的影響,高溫超導儲能線圈技術的發展較為緩慢。

              室溫超導材料成真,成本的下降將推動超導儲能線圈發展進入第三個階段,極大地加快超導電磁儲能技術的商業化進度。屆時,儲能行業將發生巨變。

              超導電磁儲能為何如此受重視

              超導,被譽為“物理學的圣杯”,事實上,許多材料都能成為超導體,即無阻力地傳輸電力,前提是要把它們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零下269°左右)。由于其需要滿足嚴苛的溫度條件,因此關于它的應用尚未達到能夠帶來顛覆性改變的水平。

              事實上,超導技術早已在儲能領域展開了實際應用。超導儲能裝置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無需能量轉換、直接儲能,轉換效率高,響應速度快,功率密度大。

              2、用于電網時,超導儲能可以調節電網的負荷,低谷時儲藏電能,高峰時釋放電能,電力輸入超導線圈中,電流可在里面長期流動而幾乎不損耗電能,因此,可設計大容量的超導儲能裝置于地下巖石中,儲存大量電能供電網調峰之用。

              3、超導體約束的等離子體可以引起核聚變以實現受控熱核反應,為解決能源危機發揮重大作用。

              我國首臺超導儲能裝置位于甘肅省白銀變電站。但已有的超導體需要昂貴且笨重的冷卻系統才能實現零電阻導電,因此,運行及維護成本高,尚未廣泛地使用!目前主流的儲能方式依舊是機械儲能和電化學儲能。

              世界超導電磁儲能發展格局

              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在超導電磁儲能領域均有布局,美國、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德國、法國、芬蘭等均有重要成果。

              美國是最早研究超導電磁儲能的國家之一,小型超導電磁儲能技術早已達到商業化水平。20世紀70年代初,威斯康辛大學應用超導中心利用1個由超導電感線圈和三相AC/DC格里茨橋路組成的電能存儲系統,開創了超導儲能在電力系統應用的先河。

              日本和韓國在超導電磁儲能研究方面也處于世界前列,早在1998年,日本就研制了一臺5MJ的超導電磁儲能系統,2007年,日本還研究成功了一臺10 MV·A/20 MJ的超導電磁儲能系統,并實際應用于一個水電站和軋鋼廠之間。

              2006年,韓國電氣研究院(KERI)研制并完成了3MJ/750kV·A 超導電磁儲能系統的實驗測試,并已在2008年成功設計組裝測試了600 kJ高溫超導電磁儲能系統。

              俄羅斯、德國、法國、芬蘭等國家也開展了超導電磁儲能裝置的設計與應用研究工作,其中法國2008年設計研制的800kJ高溫超導電磁儲能系統較具代表性。

              我國雖然起步晚,但是進步快,2003年9月,清華大學與保定天威集團公司合作研制完成0.3 MJ超導儲能線圈;2015年,華中科技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等離子研究所、國家電網湖北電力公司研制了一臺600 V/150 kJ/100 kW的可移動高溫超導電磁儲能系統。

              發布人:jiayuting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室溫超導】【超導電磁儲能】【新型儲能技術】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