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中小型公募“動心” 券結基金規模持續提升

              來源:中國經濟網 時間:2023-10-10 15:10:05

              來源:證券時報

              在越來越多新基金選擇券商結算(下文統稱“券結”)模式發行的同時,存量基金對券結模式的興趣也愈發高漲。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公募基金參與券結模式積極性愈加高漲,多家機構將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產品的證券交易模式從托管行結算模式轉換至券結模式,通過與券商深度綁定,實現利益互換。


              (資料圖)

              券結基金總規模持續擴張,截至10月8日,全市場已有849只券結基金,總規模約6832億元,占全部基金規模的比重自2021年底的1.3%增加至2.5%。

              券結基金熱度不減

              9月份,合計有28只采用券結模式的新基金宣布成立,覆蓋了債券型基金、偏股主動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其中不乏火爆基金產品,如9月27日成立的浦銀安盛普恒利率債基金募集近80億元,國內首只綠色基金路博邁中國綠色債券發行募集近22億元。

              在今年新基金發行整體遇冷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對發行券結基金的熱情不減反增,采用券結模式發行的新基金數量并未大幅縮減,占比有所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今年新成立的900余只新基金中,有182只選擇券結模式,占全年新基金發行數量的比例高達二成,創歷史新高。

              當前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產品主要存在兩種證券交易模式,即券結模式和托管行結算模式。國內公募基金普遍采用的是托管行結算模式,公募基金在參與證券交易所交易時向證券公司租用交易單元,其交易指令自基金管理公司系統直接發送至交易所,這部分交易的結算由托管行擔當。

              2017年底,在監管指導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啟動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轉換試點,允許公募基金產品選擇券結模式。券結模式下,公募基金參與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交易指令自基金管理公司系統首先傳至券商系統,券商對基金的交易行為進行監控,交易指令自券商端到達交易所,這部分交易的結算通常由券商擔當。2019年初,券結模式由試點工作正式轉為常規,按年劃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有14只、45只和56只基金選擇券商結算模式,逐年遞增,2021年步入加速擴張階段,超百只基金選擇券結模式。2022年,選擇券結模式的基金數量迎來爆發,當年共有超200只基金選擇券結模式。

              存量基金

              推進結算模式轉換

              除了新發基金采用券結模式外,部分存量基金也啟動了證券交易結算模式的轉換,由銀行結算模式轉換為證券結算模式。

              如東興連眾一年持有期基金近期公告稱,自2023年9月27日起,基金將啟動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轉換后,基金的證券交易所交易將委托證券經營機構辦理,由證券經營機構履行交易管理職責。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基金公告稱,自2023年9月18日起將啟動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東興連眾一年持有期基金和融通遠見價值一年持有基金均為今年7月18日成立的基金,成立至今不足3個月即宣布轉換證券交易結算模式。

              此外,華寶中證500增強、東興興晟混合和紅塔紅土盛隆等多只基金均在9月份公告稱,已經完成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工作。

              記者根據基金公告統計顯示,今年合計有近40只存量基金發布了證券交易模式轉換的公告,該數量為歷史年度新高。

              啟動證券交易結算模式轉換的基金中,規模較大的產品有泓德優勢領航、國金量化多策略和建信高端裝備等。泓德優勢領航基金最新規模為32.1億元,該基金于2023年1月12日啟動了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轉換工作于2023年1月13日完成;國金量化多策略基金最新規模為14.1億元,該基金于2023年2月3日啟動了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轉換工作于2023年2月10日完成;建信高端裝備基金最新規模為14.81億元,該基金于2023年3月9日啟動了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

              越來越多存量基金選擇券結模式,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基金公司可以與券商合作,利用券商平臺做二次宣發,提升產品規模;另一方面基金產品選擇券結模式可以直接給券商帶來傭金收入。

              中小公募熱情高

              統計顯示,截至10月8日,市場上現有849只基金采取券結模式,管理規模合計6832億元,占全部基金規模的比重自2021年底的1.3%增加至2.5%。

              得益于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高速發展,公募基金加大布局,15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中已有129家參與布局了券結基金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公募基金參與券結模式積極性愈加高漲,如西藏東財基金和國泰君安資管分別布局了39只和33只券結模式基金,博道基金、淳厚基金、中泰資管、蜂巢基金、惠升基金和同泰基金等均布局了20只以上券結模式基金,其中西藏東財基金、博道基金、淳厚基金、蜂巢基金、惠升基金、同泰基金等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產品全部選擇了券結模式。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通過與券商深度綁定,實現利益互換。

              據天相報告顯示,從基金分布情況來看,偏股混合基金和靈活配置券結基金分布較為分散無明顯規律,意味著是否選擇券結模式不會直接影響基金投資業績。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出于強化客戶黏性、重視保有規模等因素,券商在主動選擇方面,會優先選擇具備較佳中短期業績的產品,力求持續創造較佳業績、維持保有規模。

              中金公司(601995)表示,券結模式的持續推行或為各參與方帶來如下影響:第一,證券公司方面,傭金分倉格局或迎來變革,研究能力、持營能力及渠道銷售能力等維度綜合實力較強的頭部券商或更為受益,證券公司的傭金收入頭部效應或更為明顯;第二,公募基金方面,中小型公募基金推進動力相對較足,未來傭金分配或相對固定,研究資源有集中趨勢;第三,市場格局層面,券商結算模式有助于維護交易公平,隨著權益市場行情修復及券商財富管理業務高速發展,券商渠道相較于銀行渠道的優勢或逐步顯現,券商結算基金的整體規模有望進入階段性上行區間。

              在券結基金的發展趨勢上,近日,證監會發布了優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的方案,其中著重提到優化和完善券商交易模式,如針對行業機構反映較多的運營成本較高、操作不便利等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推動建立證券行業服務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的統一業務標準,切實提升券商交易模式在產品開戶、協議簽署、資金劃轉、交易對賬、數據分發的時效性和便利度,推動降低交易系統模塊采購成本,以提高券商交易模式便利性和吸引力;為促進形成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管理人結合自身需求自主選擇證券交易模式。

              責任編輯:

              標簽: 公募基金 基金產品 基金管理人 基金管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