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全球速讀:河南柘城:余廟村調整種植結構 培育多元作物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3-10-20 14:07:13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老王集鎮余廟村黨支部瞄準市場行情,立足本村實際,鼓勵村民大力發展大蒜、辣椒、菊花、蔬菜等適合本地生長的經濟作物,達到了田地四季常青、作物輪番上市、收入源源不斷的良好成效。

              河南柘城:余廟村調整種植結構  培育多元作物

              10月18日,記者走進余廟村看到,紅彤彤的辣椒正待采摘,綠油油的娃娃菜蒼翠欲滴,白花花的菊花迎風搖擺,各種顏色的經濟作物展現出勃勃生機,描繪出一幅多彩的豐收畫卷。余廟村黨支部書記余方廷介紹,余廟村以前種植作物品種比較單一,經濟效益一般。村兩委班子經過認真討論,結合五星支部建設,制定出了“農場、合作社為依托,土地流轉為舉措,多元種植為辦法”的發展新思路,鼓勵村民利用土地、人力等資源入股參與分紅。黨支部還專門邀請農技人員到村講解不同作物的種植、管理辦法,同時送年輕、有想法的村民到外地學種植技術,確保作物長勢好、效益高。

              河南柘城:余廟村調整種植結構  培育多元作物

              余方廷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有3個家庭農場、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共流轉了700多畝土地,種植了大蒜、辣椒、菊花、蔬菜,收益在原來的基礎上每畝地增收一到兩千元。”

              有了合作社和技術支撐,群眾參與經濟作物種植的積極性極大提升,村民杜歡慶今年就承包了50畝土地,種植辣椒、娃娃菜等經濟作物。由于作物生長周期、單位產量不同,杜歡慶一年四季都有收入進賬。杜歡慶說:“俺村種的經濟作物比較多,從過了年到現在,地里的活沒閑過,從過吧年一直干到現在,就像現在摘辣椒,一斤一塊錢,一天摘五六十斤。等辣椒摘完了,菊花也下來了,到時候還能摘菊花。”

              河南柘城:余廟村調整種植結構  培育多元作物

              截止到目前,余廟村領辦合作社已有70多名村民加入,100多人在合作社實現就業。“外地都有村領辦合作社的成功事例,咱縣里又鼓勵辦合作社,創更高效益,入股力量更大。”入股村民王振領介紹說。

              村民白桂花說:“多的時候掙個七八十,少的時候也掙個五六十,掙個零花錢。”

              除了傳統經濟作物的種植,余廟村還積極對接涉農部門,規劃土地種植羊肚菌和建設冷庫,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下一步我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準備上新的項目,建起冷庫、保險庫,投資160到170萬元,現在廠房已經建設完成。”余方廷信心滿滿地說。(王玉強 馬學賢)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