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董寨朱鹮野化放飛十周年 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 全球播報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3-11-23 11:23:51

              日前,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工繁殖的34只朱鹮個體,在中外媒體的見證下,沖出野化訓練基地大網籠,優雅地翱翔在山水之間。朱鹮這一國際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首次由秦嶺山脈擴大到了豫南大別山區。

              ?董寨朱鹮野化放飛十周年 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

              人工飼養籠舍中的一對朱鹮親鳥 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十年來,董寨保護區作為國內第一個朱鹮遷地保護和再引入野化放歸地,在2007年國家林業局調撥17只朱鹮種源的基礎上,經過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人工繁殖種群數量不斷增加,野外種群規模不斷壯大。截至2023年10月,人工繁殖朱鹮296只,對外輸出種源5批,先后實施7次野化放飛,放飛朱鹮個體133只,野外自然繁殖423只,野外朱鹮種群數量近500只并擴散至周邊3市8縣區,在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地,經歷從無到有、從個到群的跨越,促進了河南野生朱鹮種群的加速形成。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朱鹮種質基因庫和種源儲備基地。

              ?董寨朱鹮野化放飛十周年 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

              野化大網籠中飛行訓練的朱鹮 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據介紹,朱鹮之所以來到董寨,一是因為當地生態環境好,降水、光照充足,塘湖堰壩星羅棋布。朱鹮最愛吃的小魚和泥鰍“管夠”,還有白琵鷺、牛背鷺等“玩伴”;二是董寨以鳥類保護起家,鳥類研究起步早,社區群眾保護意識強;三是歷史上曾有朱鹮分布;四是地方政府重視,在人才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宣傳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董寨朱鹮野化放飛十周年 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

              野外自然繁殖的“四胞胎”朱鹮幼鳥 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2008年,董寨保護區在引入朱鹮種源的次年,就實現人工繁殖成活5只朱鹮的好成績,2013年開展野化放飛時,人工繁殖達到124只。與此同時,在朱鹮繁殖基地建設了2850平方米的野化訓練大網籠,模擬朱鹮野外生存環境,設置池塘、河流、樹木等,訓練朱鹮的飛翔、覓食、防御天敵、繁殖等各方面的能力。在開展朱鹮人工繁殖及野外放歸工作的同時,逐漸總結了朱鹮異地飼養繁殖研究總體方案,技術路線,形成了引進、馴養、配對、產卵、孵化、育雛、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野外監測、救護等一系列的朱鹮研究新技術。

              十年來,董寨保護區圍繞朱鹮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與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合作開展河南朱鹮遷地保護種群復壯生態遺傳機制研究,建立信陽市朱鹮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朱鹮保護國家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完成河南省地方標準2項;獲得信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科技論文20多篇。

              ?董寨朱鹮野化放飛十周年 豫南大別山區闖下一片天

              濕地中覓食的野生朱鹮個體 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河南省林業局保護處二級調研員張曉表示,羅山縣董寨保護區作為國內最大的朱鹮野外放飛基地,得到國家林草局的高度認可和省林業局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國外的高度關注。朱鹮也成為河南省生態保護成果的一張靚麗名片,與金錢豹、大天鵝、青頭潛鴨一起被打造為河南的旗艦保護物種。(郝昱瑋 彭瑩瑩 祝文平)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