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房企結盟“不降價” 河南房產市場競爭殘酷
有觀點認為房企達成聯盟“不降價”,有操控價格之嫌,方式有待商榷;也有聲音稱,降價是商品房有效的去化手段,但此舉會壓縮房企建設成本,容易產生一系列維權問題。
樓市“金九銀十”沖刺期,中國恒大(03333.HK)“七折賣房”引來關注,其中不乏階段性跟進促銷者。但并非所有房企都買賬,近日建業地產(09983.HK)等幾家河南房企明確表態:不帶頭降價!稱降價促銷弊大于利。
此言一出,引起軒然大波。有觀點認為房企達成聯盟“不降價”,有操控價格之嫌,方式有待商榷;也有聲音稱,降價是商品房有效的去化手段,但此舉會壓縮房企建設成本,容易產生一系列維權問題。
實際上,降價“博弈”反映出,當下房地產市場競爭已極為殘酷。尤其在以鄭州為代表的河南樓市,多地房價處于溫和下跌狀態,商品房去化率同樣不佳。“這時候不搞點營銷手段,很難突圍而出。”有業內人士直言。
價格戰還是營銷戰?
近日,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會長閉門會在鄭州召開,30多位河南房地產企業掌門人和一線房企在豫當家人到場,探討疫情下房企發展等問題。
會上,商會創會領袖、名譽會長、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商會高級顧問、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都表示,不帶頭降價,并表示降價促銷弊大于利。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降價會使已購房者資產縮水,可能導致部分人出現過激維權行為;房價大起大落,對金融、建筑等相關行業都將造成巨大影響;消費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心理,即使降價,房企也難達到預期目標。
建業和正商是河南當地頭部房企。去年,建業累計銷售1017.5億元,正商累計銷售510.6億元,僅這兩家房企銷售額就占全省銷售額的16.9%。目前,建業、正商全省在售項目達280多個。
要知道,這和當下一些房企的選擇截然相反。9月6日晚,恒大連夜召開集團營銷工作會議,宣布對全國600個項目進行“7折”售賣。在此基礎上,部分管理層還擁有額外9.6折的簽字權限。
其他房企盡管沒有此番力度,但也按捺不住促銷搶客的沖動。
9月23日,中國奧園拿出近300套房源參與8.8折賣房活動;9月19日至10月15日期間,碧桂園鳳凰通平臺上有近380個項目、約28000套房源參與促銷活動,包括9.9元優惠券最高抵10萬元、一口價直降30萬元等。
實際上,上半年很多房企已開始降價跑量。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統計,截至6月底,69家樣本房企中有29家均價同比下跌,占總數的42%。恒大期內均價下跌16%,但沒有到其營銷策略中打折的幅度。
業內人士認為,恒大的打折口號營銷作用更大,在實際操作中并非每個樓盤都實打實有折扣,多為尾盤優惠、特價房等。
河南此次風波也是如此,業內人士稱,不管降還是不降,營銷目的居多。“降價與否完全是市場行為,如果市場不好,不降可能都挺不過去?,F在正好‘金九銀十’,這一舉動營銷性質更強。”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
河南市場競爭殘酷
在地產上漲周期,房企降價行為極其罕見,只有市場低溫,才出現此番行為。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表示,建業歷年來的經營理念均是不降價。2010年,房地產調控從嚴,建業發聲稱調控影響主要集中反映在一線城市,不會考慮降價;2014年,建業稱不會通過降價來完成業績目標。
而此次言論引發爭議,根源還在于隨著房地產市場開始降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在價格上讓步。在河南,房企生存環境更加殘酷。
上述閉門會議上,多位副會長直言,當前經濟下行、市場波動明顯,房企銷售壓力大,無論全國性頭部企業還是本土龍頭,都要維護好已較為脆弱的市場。同時提到,房企被渠道“綁架”,營銷成本居高不下。
從二手房價看,河南市場的確較為低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8月,河南省會鄭州二手房價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4.4%。一般來講,二手市場可反映城市的真實房價水平和購買力水平。
進入9月,鄭州新房市場表現同樣不佳。據克而瑞鄭州數據,9月首周,鄭州僅2個住宅項目開盤,綜合認購率約28%;第二周也僅2個項目開盤,分別去化約38%和82%。而去年同期,鄭州新盤去化率近80%。
這種情況下,恒大等龍頭房企祭出促銷大招,引發當地市場情緒震動。據克而瑞統計,上半年建業在鄭州的全口徑銷售額排名第五,競爭壓力已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期內建業毛利率同比降低3.56個百分點至23.7%,主要因企業車位銷售毛利率下降,以及部分項目促銷收窄利潤空間;受限價政策影響,房企盈利已然處于下降通道,此時再大幅降價,勢必進一步壓縮盈利。
“企業喊出這個口號,說明還是有一定壓力,不愿意大幅度降價、減少盈利;或者對后續市場銷售有信心,不愿意在價格上讓步。”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對于操縱市場價格之說,嚴躍進認為,在房地產交易秩序中,是不允許有這個行為的,且只有在對房源有壟斷性時才成立。企業一般在政府指導價下進行銷售,如果大家走擦邊球集體不降價,有一定操縱價格的性質。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則對降價這一行為的效果提出不同看法,“如果降價能真正帶來市場升溫、助力業績達成,企業是不會因利潤因素放棄這一手段的。即便在價格上讓步,企業還可提升資金周轉率。”
她認為,問題在于當下市場中,購房者“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占據主力。市場向好時,整體需求調動會更充分,如果房價下行對市場形成利空預期,購房者尤其是對價格敏感的剛需,可能會采取觀望態度。(作者:孫夢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