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房住不炒” 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0-09-28 09:03:53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房地產“住”的屬性,積極培育“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融資環境,以此推動“房住不炒”的定位真正扎根于房地產業,實現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

              房地產與金融是天然的孿生關系。無論是房地產開發,還是個人購置房產,都很難離開房地產金融的支持。過去二十多年來,適應住房制度改革發展的需要,我國房地產金融從無到有,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成為城市舊貌換新顏的重要支撐力量,也極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居住品質。但金融運行也有“特立獨行”的一面,如果缺乏有效的規范與約束,就很容易讓房地產偏離“住”的屬性,某種程度上成為房價炒作的助推器,成為房地產業高杠桿運行的興奮劑,進而削弱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內在動力,也會增加國民經濟金融運行的脆弱性。而房地產業高杠桿運行的背后邏輯,則是房價持續較快上漲的預期,但“樹又不能長到天上去”,這必然會導致負重前行的房地產業存在很強的外部性。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客觀上要扭住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均衡。而不斷上漲的城市高房價對社會終端需求的擠壓,已經影響到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導致近年來我國城市消費增速持續低于農村消費。值得注意的是,由房價長期較快上漲所形成的高杠桿經營慣性,家庭房地產投資慣性,房價上漲剛性預期慣性依然持續。而國內房地產市場隨著疫情緩解而快速升溫的運行態勢,也深刻地反映出堅持房地產“住”的屬性的必要性。

              近幾個月來,我國宏觀經濟指標運行持續向好,經濟恢復性增長態勢得到鞏固,房地產市場指標也得到明顯修復。但我們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仍然較大,必須要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積極培育房住不炒的融資環境,堅持房地產“住”的屬性。事實上,選擇什么樣的房地產金融,也就是選擇什么樣的房地產發展模式。在住房供應極度短缺時期,適當運用金融杠桿,有利于在短期內形成住房供應,既能緩解住房供求矛盾,又不會偏離“住”的屬性。但在住房供求基本匹配時期,如果金融杠桿在房地產業仍在過度使用,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從這個角度分析,當前必須要積極培育“房住不炒”的融資環境,增強房地產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化,形成房地產融資穩定的、理性的預期,有效引導家庭購房行為和房企經營行為,堅決阻止房價炒作的金融慣性,有效管控國民經濟金融運行的風險。

              房地產市場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到千家萬戶。穩健運行的房地產市場,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過程中,要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制度框架,以實現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和防控風險的長期均衡運行。(作者:陳濤)

              責任編輯: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