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2年虧20萬,我是如何踩坑的?

              來源:大胡子說房微信號 時間:2022-02-06 12:15:26

              每日房產干貨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面前!

              每天寫文章都在教大家如何買對房,說多了大家似乎有些膩。

              今天,想跟大家聊些不一樣的:

              我和我身邊的人,是如何買錯房的,并且為此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

              之所以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我發現,身邊的人之所踩坑,不是因為不懂某些房產存在的問題,而是在許多感性攻擊之下,失了陣地。

              這也讓我反思起了自己,每次都是跟大家剖數據、盤邏輯,寫的很嗨,看的很嗨。

              但碰到現實里各類看似很對的感性邏輯,就是秀才遇上兵,也是有理說不清。

              一個動搖倒向敵營,做出了錯誤選擇,最終就是被現實冷冷拍醒!

              今天,想從真實的實例出發,希望能敲醒此刻面臨這類情況的朋友們!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趕緊把文章甩給他們!

              只要住就好了,買了小產權,2年就虧了20萬。

              買房,能住就好了。

              這應該是許多剛需都非常認可的一句話,畢竟咱們普通老百姓(603883),手中的錢就夠持有一套房,漲跌都得住,按住的標準去選房,看起來確實沒問題。

              但是我想問問大家,什么樣的房子不能滿足自住呢?

              公寓可以住,小產權可以住,甚至毫不客氣的說,租房不也是住嗎?買房只要求能住,這跟選男朋友,只要求是男的有什么區別呢?

              一旦對房子沒有任何要求,那就只關注價格了,哪套便宜就買哪套,哪套湊巧碰到就買哪套,這樣能不踩坑嗎?

              我父母可以說就是這個觀念的受害者。當年,明知道天津小產權買了房價會跌,但抱著自住的觀念,還是堅定的買了一套。

              但是很快就傻了眼。

              因為別人買房都在漲,只有我家的這套房,2年就虧了20萬。

              并且,中介還告訴我們,因為產權原因,想要找到合適的買家不容易,此前半年也只成交了一套。

              不知道大家遇到這種情況,還能否瀟灑的說:只要自住就好了。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只能嘴硬的說,至少還能自住。

              誰家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我的父母也就是做點小本買賣,一年休息不了幾天,能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攢出的這20萬,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日夜工作換來的。

              如果只是為了住,說實話天津的租房成本真的不高,1500就能租個不錯的兩居,2年租房成本也就3.6萬,算下來凈虧16.4萬,這還沒算交易費用和機會成本。

              不買這套錯誤的房產,這筆錢,怎么花,不開心呢?

              而現在,這套房子被鎖死了收益和流通,錢只能當打了水漂,未來當真就只能住著了。

              并且,小產權屬于村集體,是沒有物業的,雖然省了物業費,但樓道常年臟兮兮的,5樓的供水都稀稀拉拉,住也算不上多舒服。

              這筆買賣怎么算都是血虧,而當初是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當然不是,小產權是要全款的,這筆資金如果算上杠桿,在天津市內也能買到不錯的房子,哪怕天津行情不好,價格也不會跌多少。

              而當初之所以這樣選擇,完全就是因為想著,房子只要自住就好了。小產權不用貸款,又能自住,碰上價格合適的就買了,完全沒有考慮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

              只要自住就行,這種觀念,本質上就是偷懶,懶得再看,懶得再挑,懶得充實自己的房產知識,最終吃虧真的不意外。

              買房面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是剛需,就隨意湊合,時刻都得問問自己:

              你的錢,掙得比別人容易嗎?

              看中租金收益,200萬買的商鋪,27年才能收回成本。

              大家買房時,我發現大家會犯的第二大毛病,就是:

              比起長線的房價漲幅,更關注短線的租金收益。

              最近,有個朋友,就因為租金收益,盯上了商鋪,跑來問我要不要買。

              聽到商鋪兩個字,我滿腦子都是嗡嗡的,趕緊告訴他別買,現在投資商鋪基本就等于49年入國軍!

              投資回報率只有2%-5%,交易稅費卻是總價的20%-30%,收回成本都得20年左右,根本賺不到什么。

              但不差錢的朋友,腦回路也是比較清奇,跟我說只要投資回報率是正的,有穩定的租金收入,就能買。說完這句話就下了線,隔天就刷了200萬,興致勃勃跟我報喜。

              我這才知道這位大哥,看中的是哪,這一查,果然又是個坑。

              朋友入手的這套商鋪,單價4萬左右,200萬在50平米左右。在貝殼上查了查,月租金大概在5500-6000元,哪怕按6000元計算,年租金也才7.2萬,投資回報率3.6%,27年才能收回購房成本。

              而他家,住宅的購房名額根本沒有用完,我一直建議他再加點杠桿,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外地,200萬可選的項目都很多,但耐不住這位大哥,就是鐵了心想當個收租客,不想再多貸款。

              而僅靠收租,買房真的能賺錢嗎?

              過去哪怕是住宅,也沒法靠租金收回成本,越是火熱的一二線城市,租金回報率越低,一線城市回報率僅僅在1.8%左右,遠低于國際3%的收益率,換句話說,70-80年租金才能收回購房成本。

              而過去,為何這些城市最值得投資?關鍵在于房價漲幅。

              但是商鋪,價格大多是周邊住宅的2-3倍,在售價上已經有所透支。房價漲幅跑不贏住宅,還有占總價20%-30%的交易稅費,幾乎是吃盡了房價上漲的收益。

              但僅靠租金,27年才能收回本,3.6%的回報率,倒真不如把錢買點理財,省心還自由。

              所以買房,千萬不要執著于租金,房價能不能漲,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重點。

              寫到這,大家可能又要說,李老師這我能不懂嗎?

              但是評論區常常有人糾結類似的問題,比如公寓自己做生意,既能住,又能做生意,可不可以買?核心地區的公寓,租金更高,也不能買嗎?

              再說一次,不建議。

              房價上漲的本質是,享受城市資源和發展紅利。

              租金收益只是九牛一毛,千萬不要舍本逐末。

              結婚買房,正好差了個公寓錢

              反正也要付租金,不如買個公寓。

              很多年輕人買公寓,不是不知道公寓未來不好轉手。

              選擇公寓的原因是因為資金有限,并且日常租房開支不小,這筆租金反正要給房東,不如買套公寓當月供,無論漲跌最后怎么也能落套房。并且,公寓的位置大多還算方便,裝修的也是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也算是給了年輕的自己一份特殊的安全感。

              算上這些因素,公寓看起來沒那么坑。

              但越是年輕,我越要提醒大家,公寓漲幅有限,不要將多資金鎖定在流通性差的資產中,是安穩,也是危險。

              我的朋友,就是上述這樣的心態下,買了人生中第一套公寓。

              大學剛畢業時,父母給了30萬,這筆錢本來是父母為她結婚準備的嫁妝,提前給她,為的提前買套房,一來可以早些享受房價上漲,二來是也可以自住,省的再付租金,未來結婚進行置換也不錯。

              這筆資金確實比較尷尬,一方面武漢能供她選擇的二手房不多,另一方面為了不影響未來的首套房名額,朋友最終還是選擇了公寓。

              但是很快,這個選擇的弊端就顯現了,買房不到3年,遇到還不錯的對象,準備結婚了,公寓卡住了本就不充裕的首付款。

              那時候,公寓剛剛交房一年多,房價根本沒怎么漲,掛牌出去也就零星帶看,買家一到算價看到稅費,基本都跑了。轉手轉不出去,還背著一筆消費貸,前2年公寓還未交房,又要還貸,又要租房,口袋比臉上還要干凈。

              而當初看好的婚房,只能暫時擱淺,首付款少了30萬,只能看些環境更差的老小區。

              這個時候,朋友開始后悔了。

              年輕的時候,看著手中單薄的工資,總會覺得在大城市擁有自己房子,太過遙遠和不真實。

              但實際上,真到了結婚這個關口,就會發現中國式家庭的偉大,買房的差距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六個口袋幫襯著,你家20萬,我家50萬,加上積攢的工資,再找親戚朋友湊點,勉強也就上車了。

              而如果過早的將自己的大額資金,鎖進一套流通困難的房子里,反而會讓自己未來無比被動,失去更好的資產選擇。

              仔細想想,確實省了付給房東的租金,但這筆買賣,真的賺了嗎?

              以上這三個故事,過去幾年常常在我周圍重演。幾乎每次寫這類科普文,都有人這樣跟我抬杠。

              說實話,上述觀念,單單拎出來,無可指摘。但是這樣做出的選擇,往往是錯的離譜。

              人,是需要即時性快樂,收到租金是快樂,不用付房租是快樂,而房價上漲,這樣需要等待的收益,反而敏感度很低。

              因為喜悅一下,立馬就要將房產置換到更好的房產之中,所以許多人,永遠只看得到負債,而沒有看到自己的資產,已經跑贏多少買錯房的人。

              所以,我仍舊選擇每次斬釘截鐵的告訴大家,商鋪、公寓、小產權,完全不建議投資。

              未來很長,千萬不要為眼下而妥協。

              都看到這里了,順手點個關注和轉發,新的一年,大胡子說房陪你買對房!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胡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買房 租金 公寓 選擇 房價 朋友 房子 套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