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夸張了!深圳樓盤推出15%的傭金

              來源:格隆匯 時間:2022-02-18 10:23:06

              最近,一則消息在深圳樓市圈傳開了。

              羅湖新盤推出單套成交15%的傭金獎勵,刷新深圳傭金上限;通常住宅傭金1-4%,公寓3-8%,15%完全算得上是豪傭級別了。

              據了解,該項目為羅湖兆鑫H+,15%的傭金對應的是“4.5米層高、52-93平創意空間”產品,備案均價8.9萬/平,以最小52平計算,總價約463萬,15%的傭金約69萬。

              也就是說,如果成交,最低也有69萬的傭金,中介開一單,基本2-3年不用愁了。

              1

              一年僅賣出64套...

              兆鑫H+,也就是兆鑫匯金廣場二期項目。根據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顯示,兆鑫匯金廣場,2020年12月16日獲批預售,推售商務公寓、辦公產品,總計914套。

              截至2月16日,后臺數據顯示僅有64套“已備案”,1套“分局鎖定”,其余均是“期房待售”。

              除去鎖定的那套,總共913套房,賣出64套,去化率僅7%,這個成績還是花了一年多時間的結果。

              就在上個月的1月24日,兆鑫匯金廣場又備案了18套住宅,可去化依然不理想,截至2月16日,后臺數據顯示,僅有1套簽訂認購書。

              兆鑫匯金廣場,公寓、住宅都敗陣下來,現又推出15%的傭金獎勵,直接刺破深圳傭金天花板,看得出,開發商已經急了。

              實際上,急也沒用,一方面,現在的深圳樓市,深圳新房二手房全面遇冷,降價打折成尋常,換句話說,新房都賣不動了,公寓又怎能獨善其身呢。

              數據顯示,2021年商務公寓供應成交都在下滑,全年批售公寓項目26個,總供應面積84.4萬平,同比下降43%;公寓成交面積69.5萬平,同比下降2.8%。

              去化周期漫長,貝殼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商務公寓去化周期長達34.6月。

              另一方面,公寓有它特定的群體所在,預算不多的剛需一直是公寓成交的主力,2021年深圳300萬以下公寓成交占比達63.5%;賣得好的,比如會展灣水岸廣場、世茂之都、深國際萬科和頌軒等,這些公寓都有一個特點,小戶型、低總價。

              公寓成交的另一類,要么非常有錢,這類群體追求的是圈層享受,核心地段的大平層公寓最受歡迎,比如深圳中心天元、恒裕金融中心,以及近來的華僑城新璽,深得有錢人的喜愛。

              反觀兆鑫H+,主流價位500-800萬,對于剛需來說上車門檻太高,而富豪們又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這也是兆鑫+去化一直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再者,兆鑫+地處羅湖,近些年在深圳發展“一路向西”的格局下,羅湖的存在感不斷降低,受大勢影響很明顯,不僅公寓去化不好,住宅也面臨窘境。

              但客觀地說,兆鑫H+的位置不差,周邊有集中式購物中心和大廈集聚,比如地王大廈、萬象城、金光華廣場等,這個地段在羅湖算得上優秀。

              2

              公寓的硬傷:稅費與信貸

              公寓,一直是小眾群體,經常有朋友問,看了某某公寓很喜歡,能不能買?

              我回答不能買,卻又被質疑,然后列出各種能買的依據辯解,“現在已經停止商務公寓審批,賣一套少一套”“公寓可以落戶、通燃氣”“公寓租金高”......

              或許你已經忘了,公寓產權年限短、居住舒適性差、梯戶比、容積率等等問題,但不要緊,因為也不是很重要,深圳市面已經有公寓逐個打破這樣的問題,比如寶安會展中心片區的會展灣東城,幾乎和住宅小區無差別,有小區、有花園、有配套,就連產權也做到了70年。

              但從根本上,它的土地性質不會變,而這也決定了它在稅費與信貸方面將與住宅拉開距離,這也是公寓最大的硬傷。

              1、稅費。公寓的價格相比周邊住宅往往可打個8-9折,也正是這看似的便宜,使得許多人選擇公寓,但實際公寓的交易成本極高,這點直接體現在稅費上;

              在二手房市場,公寓的稅費一般為15-20%,比住宅高出一大截,以一套總價150萬的公寓計算,單稅費就需要花費20萬左右。

              高昂的稅費成本,無形中吞噬了房子大半的漲幅,每交易一次,就得脫一層皮。

              賣家不甘心、買家不敢下手,長期的僵持局面,導致公寓的流通性奇差,而房子一旦失去流通性,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2、信貸。信貸就是杠桿,房產投資最大的魔幻力,2020年深圳房價瘋漲,泛濫的經營貸、消費貸,就是幕后黑手;

              2021年深圳房價能穩住,得益于指導價,而指導價的本質就是信貸,銀行限貸后,3成首付變5成首付,5成首付變7-8成首付。

              公寓的信貸天生不如住宅,公寓首套是5成首付,住宅正常是3成,同樣150萬的首付預算,買公寓,最大只能到300萬,而住宅卻可以達到500萬。

              其次,公寓貸款最長只能貸10年,住宅可以長達30年。

              試想一下,未來接手你房子的人,會心甘情愿接受一個稅費、貸款、漲幅、居住都不如住宅的公寓嗎?很難了。

              結語

              稅費與信貸是公寓的老大難題,從投資的角度講,個人不贊成。公寓入場容易,脫手難,稅費吞噬漲幅、貸款切斷需求。

              不要拿深圳灣壹號這種非典型案例作為分析對象,它是另外的投資邏輯,是僅對1%的人準入,與99%的人無關

              從自住的角度講,市面上的公寓大多不如住宅,雖然官方現在有意在把公寓住宅化,但是距離住宅的舒適標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果是作為過渡,盡量選擇核心區小戶型公寓,不為別的,只為以后脫手相對容易。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住宅名額用完,手里又有閑錢,且只執著于房子,個人認為,這類人需要的是置換,小房子置換大房子,大房子置換優房子,未來房子的數量不在多,而在優。

              當然,對于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富豪們除外,以上可以直接略過,隨性購買。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