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從非標離職到地產減員,人才流動管窺行業變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微信號 時間:2022-02-18 11:53:20

              作 者丨方海平

              圖 源丨圖蟲

              凜冬即將過去,春暖花開指日可待。但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未來依然充滿未知。

              此前,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零星的違約跡象;2021年開始出現較以往更頻繁的違約。雖然違約事件對產業鏈上下游以及金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去年底以來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開始有回暖趨勢。

              從企業行為來看,資產處置、人員結構調整是多家房地產企業收縮成本的手段之一。

              滬上一家房地產企業融資部門人士張麗(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下其本人的心態不太樂觀,包括張麗在內的不少房企從業人員可能需要另找工作。

              多家房企減員

              張麗在春節期間就對記者表達了可能要換工作的擔憂,年后開工果然證實了她的想法。身處融資部門崗位,張麗表示:“相對而言算比較好的,在此之前,營銷、投資等部門已經相繼縮減部門。比例大概占到10%?!?/p>

              張麗從事地產融資業務的時間并不長,她的一位資歷高得多的同行前輩是另一家房企融資部門負責人。但在經歷兩家房企風險事件后,這位前輩現已轉投另一家區域性小型房企。

              不過,張麗所在的房企并未“爆雷”。她對記者解釋,部門縮減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戰略收縮,最直接的原因是上海的拿地政策改為“搖號”后,自有資金不足的中小型房企很難繼續維持擴張。

              張麗所在企業的縮減規模在行業內并不算高,那些已經出現明顯債務問題尤其是在市場上違約的房企,比如最近一年來的綠地、泰禾、金科、合景泰富、雅居樂、寶能等房企,均有人員優化的信息見諸報端。

              從上市房企的公開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萬科在冊員工數量為10.58萬人,相比前一年同期的13.35萬人減少20.7%;富力共有員工約3.58萬人,前一年同期為3.92萬人,而再往前一年的2019年末更是達到6.23萬人;出現債務問題的泰禾,2020年末員工數量僅6096人,同比減少31.5%。

              從金融機構跳槽到房企之后

              行業景氣度和氛圍轉變原本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這一回卻來得猝不及防。張麗大約在四年前進入房地產行業,從事融資業務,彼時自己和身邊的同事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事業?!?/p>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近日接觸的多位面臨減員危機的房企融資人士身上,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特點,其中很多人來自資管機構。張麗亦是如此。她此前在一家信托公司擔任信托經理一職,從事信托非標業務。信托等資管行業經歷一段黃金歲月之后,在資管新規的要求下,開啟了新一輪轉型改革的大幕。

              作為資管行業改革轉型的重點,非標業務遭受重創,相關機構、部門出現重大調整,隨之而來的是一波離職潮。恰好,這一波也被張麗趕上了?!爱敃r公司倒沒有明確說要裁員,但是收入大幅下降了?!?/strong>

              對工作和前途感到迷茫之時,張麗獲得了一個房地產企業融資崗位的機會,收入較此前信托公司降薪之前有翻倍增長。

              記者采訪到的多個案例,都有類似情形。彼時從資管機構跳槽到房地產企業的多位人士,收入都獲得至少翻一倍的增長。比較典型的一個案例,其月薪從2萬-3萬增至4萬-5萬。要知道,此前身為金融從業者,這批人員已經堪稱市場上的高收入群體了。

              不過,近年來地產行業的薪酬已經在走下坡路??硕鹧芯恐行牡慕y計指出,80家典型上市房企薪酬總量增速已經連續三年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現下降,50分位值為18.3萬元/年,高管薪酬同比下降5%。

              正因為如此高的薪酬吸引力,此前數年間,一大批金融從業者流向房地產企業融資部門,其中不乏大型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

              產生這一流動趨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地產行業與金融行業,尤其是以非標業務為代表的信托行業相伴相生、“互相成就”的緊密合作關系,房地產與城投一起構成了過去十年間支撐信托行業高速發展的兩大基石。

              隨著資管轉型和地產調控的推進,這種緊密合作關系也在逐漸走向解體?!伴L期來看,我們認為房地產信托產品的周期差不多已經結束了,這個領域高度依賴部分大型開發商,現在看來,這些開發商即使政策比較友好也主要是出于償還舊債的目的發行信托,很難有新增量,長期而言這些主力融資方可能會逐漸從信托行業消失?!币晃恍磐行袠I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不管是信托、資管還是地產,都已經來到一個十字路口,不得不思考下一階段的生存方式。

              或許正是此前表面看來“欣欣向榮”的行業勢頭,讓從業者們出現了預期上的偏差,從“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事業”到如今“活著就好”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過于樂觀的預期還體現在個人不斷提高的杠桿上。記者從市場了解,在行業向上的周期中,從業人員加杠桿置房購車等是普遍操作,但在行業周期轉而向下的階段,難免有部分人陷入困境。

              本期編輯 劉巷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