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80后“仕官生”出任CEO,龍湖集團機構化更進一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 時間:2022-03-01 15:00:55

              當很多事形成習慣,才有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月28日,龍湖集團宣布了新CEO的任命。在完成兩個五年任期后,原CEO邵明曉升任龍湖集團副董事長一職,龍湖集團管理團隊的帥印交到了年輕的繼任者陳序平手中。

              邵明曉是龍湖集團歷史上首位職業經理人CEO,過往10年,他提出的“擴縱深、近城區、控規模、持商業”,以及更為人熟知的“空間即服務”等戰略,不僅是頗有前瞻性的戰略,更通過龍湖集團的發展逐漸變為現實。

              作為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的老搭檔,龍湖集團多年來取得的成績,無疑都留下了邵明曉的烙印。接任60后老將邵明曉的是80后的少壯派陳序平。14年前,陳序平是以仕官生的身份進入龍湖的。仕官生是龍湖的校招品牌,十八年來,已成為行業極為知名的校招品牌之一。隨著龍湖自身造血能力的不斷增強,像陳序平這樣的校招生,已經走向了舞臺中央。

              如今,伴隨著陳序平接班,年輕一代正式扛起龍湖發展的大旗,新的十年也將就此開啟。而十多年來,龍湖致力拓掘的一條人才體系建設的暗河在持續奔涌。

              年輕人接班

              “陳序平是一個知識結構非常全面、非常勤奮,而且領導力很強的一個高管。”

              在陳序平作為集團高管首次公開亮相時,邵明曉曾對其作出一段評價。在2021年龍湖集團中期業績會上,時任龍湖集團副總裁的陳序平,與吳亞軍、邵明曉、趙軼組成的“鐵三角”一同出現在鏡頭前,這也是他以集團高層的身份首度公開亮相。

              肯定能力之余,邵明曉對于其個人也作了簡單的介紹:“他非常年輕,出生于1982年,對龍湖來講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從我們自己體系里培養出來的年輕高管?!?/p>

              如其所述,“80后”與“仕官生”,是貼在新任CEO陳序平身上的兩個鮮明標簽。

              據龍湖集團官網顯示,陳序平于200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并取得碩士學位,同年便以仕官生身份加入龍湖集團。

              可以看到,剛到“不惑”之年的陳序平,過往履歷已極為豐富。從工程經理等一線基層工作,到出任地產、商業項目總、投資發展負責人等不同業務項目、職能的管理崗位,再到2016年底出任成都公司總經理,陳序平在成都經歷了不同的崗位,也經歷了商業、冠寓、養老等業務在成都從0到1的全過程。

              在晉升集團CEO前,陳序平的職務為龍湖集團執行董事,集團COO、高級副總裁,并兼任地產航道總經理及集團投資委員會委員。

              而從掌管地區,到統籌全局,陳序平也幾乎以相似的步調,與10年前前任的晉升節奏實現了某種隔空同頻。2010年,邵明曉帶領北京龍湖完成從0到百億的跨越,而這個過程僅用了5年時間。隨后,在2011年3月,龍湖新增常務副總裁一職,時任龍湖北京公司總經理的邵明曉升任此職。三個月后,他被任命為執行董事,當年8月晉升為CEO。

              公開資料顯示,陳序平擔任成都龍湖總經理期間,成都龍湖的地產開發銷售額從2016年的5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80億元;截至2020年,成都商業階段性地完成了網格化布局,開業購物中心增到8座,冠寓規模突破萬間,同時,椿山萬樹等創新業務也完成了落地。

              據接近龍湖的人士透露,從2017年到2021年,由陳序平領導的成都龍湖,可以說是“空間即服務”戰略下的多航道協同落地樣本。

              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對于陳序平在成都的表現,邵明曉亦表示了高度認可,“從2016年到現在,整個成都公司,無論是住宅開發還是基于TOD的商業開發、租賃住房、智慧服務等幾個主航道,以及像養老這些創新業務,成績都非常突出,排在集團前列?!?/p>

              據接近龍湖的內部人士透露,在2月28日的管理層溝通會上,董事長吳亞軍也對這位第三任CEO表達了極高的評價:陳序平有很強的方向感,對龍湖文化認同,企業家精神、生意邏輯,組織能力、再到駕馭大系統的能力,都很突出。

              仕官生登上舞臺中央

              很長時間以來,外界已經習慣將龍湖CEO與邵明曉進行綁定,不僅僅因為他在這個位置履任超過十年,取得了一些可以強化印象的獎項與成績。

              作為吳亞軍之后的龍湖第二任CEO,邵明曉也是首位擔任龍湖CEO的職業經理人,以其2011年任期開始為標志,龍湖集團就此迎來了深度機構化的里程碑。

              一直以來,機構化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而董事長與CEO,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不同角色之間在公司管理上的清晰分工,是機構化落地的一個先決要素。在2011年邵明曉出任CEO后,吳亞軍就董事長與CEO的分工表示,自己將負責公司戰略、投融資、風險管控、人力資源、重點項目審批、企業文化在內的六大業務,而邵明曉及其團隊分管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十一年之后,雖然龍湖的局面已經不一樣,但董事長吳亞軍與新任CEO陳序平的分工依然與當年一樣。

              過去十年,可以看到,吳亞軍在龍湖企業文化上的建設成果,也可以看到,邵明曉在公開場合諸多戰略的提出與豐富的外部活動。

              吳亞軍曾用一個形象的說法表達二人的合作——“五年內的事他都看看,五年后的事我去想想?!?/p>

              可以說,過往龍湖的發展與其二人清晰的分工,相契合的人設不無關系。但另一方面,時間的車輪始終向前,邵明曉的CEO職責中,也有一條非常明確的任務——領導企業團隊建設,持續儲備、培養管理人才。

              因此,當“60后”的邵明曉兩屆期滿,本次由“80后”仕官生陳序平接任,亦是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校招生走上頭部房企管理層塔尖并非沒有先例。2021年,中海年輕的校招生“海之子”張智超,便出任中海發展集團的行政總裁,彼時,有觀點認為,校招生體系內成長的高管,對于企業文化、發展軌跡,以及企業的使命與初心,是空降高管很難比擬的。

              而這發生在一家像龍湖這樣的民營房企身上則更為難得。據悉,龍湖很早就把人才發展放在戰略地位,從2004年第一屆仕官生招聘算起,至今有18年歷史。

              龍湖在為人才打造“可預見的成長與發展”上,制定了完善的成長路徑圖,希望仕官生用2-3年成長為一線經理,4-5年成為中層主力,促進龍湖內部造血機制的形成。根據龍湖ESG報告顯示,龍湖集團針對校招生量身定做為期24個月的“仕官生”培養計劃,打開跨航道全局視野,以打造面向未來的商業領袖。

              龍湖的文化同樣給年輕人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從土地紅利,到金融紅利,再到管理紅利。在快速變化的行業大環境下,很多企業不得不面臨許多壓力,而活下來的企業也在尋求“管理提效”的密碼,組織架構扁平化、科技賦能提效,這些“長久之功”已非易事,而文化層面則又是更高一層的比拼。

              而這或許正是創始人對龍湖的最大貢獻。在龍湖,新人與負責人爭論項目地下室墻壁背面是否需要刷漆;項目犧牲工期,也要保證客戶回家便捷等故事,早已被業界熟知。

              無疑,陳序平是龍湖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但絕非唯一。據龍湖集團官方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積累和沉淀,80后仕官生(仕官生2.0)等年輕干部從業務一線走向地區和集團管理團隊,截至目前,仕官生(含仕官生2.0)在龍湖中層管理者中已近200人,高管團隊中占比更高達20%。

              隨著新老CEO的交接,或許意味著龍湖職業經理人團隊的自我造血能力已經成型,而龍湖的機構化也正式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機遇與挑戰下的新十年

              當然,在新老交接之后,年輕的團隊同樣存在著諸多挑戰。

              從“三條紅線”到“雙集中”,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接踵而至,在政策和市場共振下,也意味著企業與年輕的管理團隊也將直面更加復雜的環境。

              站在新周期的起點,如何延續過往穩健增長,是即將“而立”之年的龍湖與年輕的陳序平需要直面的首要問題。

              在地產行業內,龍湖是國內一家獲得境內外全投資級評級的民營房企,擁有行業極低的融資成本,并連續五年滿足“三道紅線”指標要求。

              但與此同時,時代對行業更高的要求,亦代表穩健的頭部企業的機遇,未來或享受更多資源的傾斜。

              有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行業所扮演的歷史使命和市場底色發生了變化,房企需要站在更高維度看待自身的發展,實現從單純的蓋樓到滿足美好生活的轉變。

              據龍湖集團2021年中報顯示,其業務已涵蓋地產開發、商業投資、租賃住房、空間服務、房屋租售、房屋裝修六大主航道業務,并積極試水醫養、產城等創新領域,業務遍布全國100余個城市。

              在“空間即服務”下,“開發+服務”雙引擎也已愈加清晰,在2021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經營性收入87.8億元,同比增長49.1%。融合原商業運營及智慧服務的全新品牌龍湖智創生活,也在今年年初啟動分拆上市的腳步。

              可以看到,龍湖的手中已經積累了很多面對未來的籌碼,此外,還有來自“前輩”的經驗與傳承。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在升任集團副董事長后,邵明曉將從新的緯度參與到龍湖集團未來工作之中,發揮其多年來的經驗與能力,進一步輔助董事長聚焦戰略,組織團隊,為公司出謀劃策、保駕護航。

              過去十年間,龍湖集團從初入資本市場兩年的新兵,到入選恒生藍籌股,成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在新的十年里,年輕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又將帶領龍湖走向何方,令人拭目以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