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關注地方銀行“股東房企化”隱含的風險

              來源:譚浩俊微信號 時間:2022-03-06 15:22:15

              關注地方銀行“股東房企化”隱含的風險

              2月20日,中原銀行發布并購方案,擬斥資284億元收購焦作中旅銀行、平頂山銀行及洛陽銀行,這一交易將令中原銀行資產突破萬億,在中國城商行中的資產規模排名從12位提升至第8位。

              清流工作室的調查發現,中原銀行擬并購的三家銀行背后,隱現不少資本大鱷,另有多家河南本土房企潛伏。而中原銀行,原本的股東列表中就已出現至少5家河南地區的大型房企,如盛潤集團、名門地產等。如果此次收購成功,在中原銀行的股東中,又將增加多家房地產企業。加上中原銀行自身持有建業地產等房企的股權,也就使得中原銀行成為一家比較典型的“房企銀行”了。

              類似現象,也非中原銀行一家,很多地方銀行的股東中,都有房企的身影,很多還是主要股東,從而使地方銀行呈現比較明顯的“股東房企化”格局,銀行的經營決策、信貸資金投放等,也都受到來自房企的影響。部分銀行更是成為了房企的“提款機”。隨著房企困難加劇,地方銀行的風險也在逐步擴大。

              此前,監管重點關注的,只是涉房貸款的規模、房企的資產負債率、有息債務的比重、居民房貸等,繼而提出的相關政策措施,也主要是針對這些方面,只要不突破監管紅線,也就算是安全的。因此,下達給銀行的考核指標,也是圍繞這些而展開。銀行要做的,就是圍繞監管紅線,優化信貸結構,安排信貸資源,控制涉房貸款。

              殊不知,這些問題的背后,也隱含很多來自銀行自身的風險,來自銀行改革和發展中急功近利的風險。很顯然,這些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地方銀行身上,大型國有銀行并不存在類似問題。而地方銀行急功近利造成的風險,重點在銀行改革過程中中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亦即增加的股東上。其中,房企股東是目前地方銀行風險較大的因素。

              我們說,銀行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沒有設置產業門檻,沒有對房企等成為戰略投資者做出限制,這是對的,也是符合市場公平原則的。前提是,不能形成房企依賴,不能引入過多的房地產企業,尤其不能把銀行當作房企的“提款機”。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房企投資銀行,是動機不純的,是想把銀行當作“提款機”的。更重要的,他們成為銀行股東,采用的是左手換右手的方式,亦即從這家銀行貸款,投資那家銀行,再從那家銀行貸款,投資這家銀行。所有投資銀行的錢,都是銀行的,而不是自己的。而投資銀行的過程,就是房企負債擴大的過程。不僅如此,投資銀行獲得的股權,很快又能從銀行質押獲得新的貸款。往往是,銀行的股權質押,貸款比例還比較高,比一般的抵押高得多。習慣資本動作的房企,很有可能把通過銀行股權質押獲得的貸款,再去投資銀行或者其他實體,毫無疑問,這也是一種“空手套白狼”行為。房企的形成過程,是“空手套白狼”,房企投資銀行,同樣是“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在房地產市場正常發展,甚至是火熱時,一切都是安全的,甚至可以認為是值得的。但是,隨著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市場不再火熱,而是低迷,房價出現下跌,一切的一切,也就不正常了,風險就有可能爆發。如投資中原銀行的盛潤集團,就出現了嚴重的困難,到期貸款無法償還,其中,包括中原銀行提供給盛潤集團的貸款、盛潤集團質押中原銀行股權獲得的貸款等,都面臨違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企股東就會成為地方銀行的一個風險點。如果一家銀行只有個別房企股東,風險還不大,如果像中原銀行一樣,近半大股東都是房企,風險就比較大了。

              要知道,眼下的房企,真正日子好過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說極少,多數都是度日如年,隨時有資金鏈斷裂風險。如果房企股東較多,其帶給銀行的風險,也就可想而知。一旦房企出現違約風險,債權人就會通過司法手段查封房企的股權,而這些股權又往往質押在其他銀行,繼而形成債務鏈。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風險連環效應。顯然,這是最令人擔心的問題,也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所以,建議監管部門能夠對地方銀行的股東結構進行一次全面調查,特別是房企股東較多的銀行,應當作為重點監管的銀行,避免房企出現風險給銀行帶來風險,避免形成連環風險效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