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業績下滑、預告虧損,多家房企財報“難產”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22-03-22 16:11:11

              進入3月,一年一度的財報季到來。與以往房企爭先恐后披露財報的局面不同,今年的財報季較為冷清。在房地產行業下挫的當下,多家房企遲遲未披露2021年財報,其中還有部分房企的財報更是陷入了“難產”的境地。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中國恒大、融創中國、融信中國、新力控股、世茂集團等多家房企發布延發財報公告。而這一名單顯然還在增加。

              “難產”的財報

              3月22日早間,正在停牌的中國恒大和恒大物業雙雙發布公告稱,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中國恒大在公告中闡述稱,由于自去年下半年起,公司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核數師于2021年增加了大量額外的審計程序,再加上疫情的相關影響,根據公司目前掌握的資料,公司無法按期完成審計程序。

              而另外一家龍頭房企融創中國也宣布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融創中國在公告中更多地將遲發原因歸結為疫情的影響。融創中國表示,由于中國內地及香港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集團的審計程序無法按期完成。

              此外,近期陷入流動性緊張、頻繁出售資產的世茂集團也宣告延發財報,原因也無例外地歸結為受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而融信中國和新力控股兩家房企將延發財報的原因歸結為第三方核數師的“缺席”。融信中國方面稱,由于核數師羅兵咸永道無法如期完成財報核算,而建議其辭任,目前尚在尋找另一家審計機構。同樣,新力控股也面臨著財務人手短缺、無法如期交出財報的艱難困境。

              此外,尚未刊發2021年財報的福晟國際因無力償還負債已經提出“清盤申請”;而作為“美股第一房企”的鑫苑置業才剛剛提交2020年財報,且尚未刊發2021年財報,也面臨2021年財報難產的局面。

              核數師“背鍋”?

              值得關注的是,以往身居后臺的第三方審計師卻被突然推到了聚光燈下,由于審計師無法如期完成2021年財報的核算工作,雙方“分道揚鑣”,這也是多數房企給出遲發財報的原因。

              在香港資本市場,“審計師”也被稱為“核數師”,一般為持牌會計師,對某一公司的年度財務賬目進行核實與核準,并出具核數報告。港交所根據公司核數師無保留意見的報告,判定該公司的財務狀況。

              基于此,核數師與房企往往是多年合作的關系,不會輕易更換。但在今年的財報季,已經有包括禹洲集團、合生創展、中國奧園等多家房企宣告與核數師“分手”,更換核數師。

              那么,為何在財報披露前會出現房企和核數師頻繁“分手”的狀況呢?對此,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今年這一問題的背后原因是核數師在一些涉及財報的關鍵問題上與公司出現了不一致,從而導致核數師被迫辭任或者無法提交審計意見。此時房企頻繁更換核數師,表面上往往會以服務費未達成一致為理由,但實際上往往是雙方對于公司財務的一些關鍵問題的認定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從而導致核數師無法表示意見,但是公司卻不愿意接受這一審計意見,從而不得不更換核數師?!?/p>

              熟悉香港資本市場的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也表示:“如果一家房企出現流動性緊張或者債券違約的情況,一般會與核數師產生矛盾,因為核數師會把潛在的風險和負債披露出來。企業從公司角度出發希望報表好看,但從核數師角度則需要更審慎,不然將來會面臨債權人起訴的風險,所以核數師也會主動請辭。另外,如果陷入流動性緊張,房企的運營體系也會陷入癱瘓,財務相關人員辭職也會導致財務數據無法核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房企出現困難也會導致審計工作量增大,核數師要求增加審計費用,而房企無力支付,此時雙方也會分手?!?/p>

              “報喜不報憂”,在與核數師分手的背后或許掩藏著本身業績不佳的現狀。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這些遲發財報的房企中,有的企業已經“爆雷”,比如中國恒大、新力控股等;有的企業正處于流動性緊張之中,比如世茂集團、融信中國等;還有一些房企的業績出現大幅度下跌,比如融創中國等。

              相比之下,處于常態運營或者業績并未出現大幅度下滑的房企,同樣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依然如期刊發2021年財報,并且舉辦公開業績發布會,諸如目前已經發布2021年財報的越秀集團、招商蛇口(001979)等。

              對于遲發財報的影響,黃立沖表示:“如果截至3月31日無法如期刊發財報,按照聯交所規定,就會停牌,一天不刊登就停牌一天,直至財報發出才會復牌?!?/p>

              “糟糕”的業績

              受到融資環境嚴峻、行業下行等因素的影響,多數房企出現業績下降的境況。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A股69家房企發布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約有四成房企在2021年出現業績虧損,其中華夏幸福(600340)和藍光發展(600466)的虧損金額超百億元。

              此前,在預告盈利的多家房企中,華僑城、中南建設(000961)、首開股份(600376)、綠地控股(600606)等房企的利潤水平也同比大幅下降。比如,華僑城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31.88億元-41.32億元,同比下降67%-74%;融創中國預計2021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下降約85%,核心凈利潤同比下降約50%。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融創中國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2021年處置貝殼股票投資損失。同時,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嚴峻的環境影響,集團的銷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計提的存貨減值、應收款項等預期信貸虧損撥備也有所增加。

              不過,房企延遲刊發財報不意味著不發財報。等待更多的房企在財報中“坦誠相見”。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武新 校對 劉軍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