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投資貝殼虧56億,預期凈利潤暴降85%,融創中國怎么了?

              來源:翠鳥資本微信號 時間:2022-03-24 12:32:31

              文|翠鳥資本

              屋漏偏逢連夜雨。

              政策和市場雙重壓力之下,融創中國(1918.HK)本就已經顯露疲態,但沒想到的是,大洋彼岸中概股又給了一記重錘。

              3月21日晚,融創中國發布盈利警告公告。

              公告顯示,融創中國預期2021年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較去年下降約85%,核心凈利潤較去年下降約50%。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稱,之所以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由于集團2021年處置貝殼股票錄得投資損失。

              與此同時,融創中國表示,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嚴峻的環境影響,集團2021年年度錄得的銷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及計提的存貨減值、應收款項等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有所增加等綜合因素所致。

              此外,融創中國發布預期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公告。公告稱,公司預計無法在3月31日之前刊發經審核的年度業績。

              不過,相較于盈利的下滑和投資虧損,融創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巨額壓頂的到期債務。

              截至3月底,融創中國將在未來12個月內面臨240億人民幣離岸和在岸公開債券到期,其中包括分別在6月和8月到期的兩筆6億美元高級票據。

              流動性岌岌可危

              “除了我們以外都有可能爆雷。”

              孫宏斌在2021年的中期業績會上的話言猶在耳,轉眼間,壓力就到了他自己身上。

              有關融創要“暴雷”的傳言,從春節前已經開始流傳。彼時,融創中國被傳出商票逾期、供應商堵門、合作公司公開討債等信息。

              無風不起浪,雖然后來相關“傳言”被否認,但融創中國面臨的巨大流動性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其實,在孫宏斌在放出“豪言”之時,融創中國的壓力已經不容小覷。

              根據融創中國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負債總額為9971.22億元,資產總額為1.21萬億元。在債務體系中,以短期借款為主的流動負債共計7549.61億元,以長期借款為主的非流動負債共計2421.61億元。

              從今年開始,幾大評級機構開始降低對融創中國的評級認定?;葑u、穆迪等機構都已經將其部分指標的評級,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并且預測未來12-18個月,“運營和財務業績可能會進一步走弱”。

              往往伴隨評級下調,公司的再融資能力會受到影響,這將給公司帶來的是“螺旋殺”。隨著流動性的減弱,融創中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再融資風險。

              3月17日,標普將融創中國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下調至“B-”。標普還將該公司未嘗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下調至“CCC+”。同時將所有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標普認為融創中國的流動性較弱。其離岸資產負債表內私募票據持有人可能會行使權利,導致其債務加速償還。大部分私募票據將在未來12個月內到期。這將進一步加重其本已高企的債券到期規模,并增加其流動性壓力。

              截至3月底,融創中國將在未來12個月內面臨240億人民幣離岸和在岸公開債券到期,其中包括分別在6月和8月到期的兩筆6億美元高級票據。

              根據估計,控股公司層面的可動用現金已從2021年底的130億元-140億元人民幣降至較低水平;項目監管賬戶中的大多數資金都受到監管限制。據標普估計,第一季度,融創中國必須償還約130億元人民幣在岸票據和非銀行債務。

              銷售仍無起色

              債務壓頂,市場仍沒有顯現觸底跡象,“活水”從何而來?

              融創中國表示,受2021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的嚴峻環境影響,2021年度的銷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這也導致公司利潤下跌。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融創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973.6億元,同比僅增4%,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4141.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4420元每平方米。

              2022年以來,融創中國銷售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今年前兩個月,融創中國實現合約銷售502.8億元,同比下降26.5%。

              此外,融創還表示,計提的存貨減值、應收款項等預期信貸虧損撥備有所增加,這些因素也是導致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

              導致融創中國凈利潤下滑嚴重的原因,還來自于貝殼股價下跌。

              去年10月份,融創曾發布公告稱,2021年6月1日至10月28日期間,累計出售約1863.9萬股貝殼美國存托股票,總價約5.54億美元。

              去年底,融創發布的減持貝殼股票公告,2021年10月29日至12月7日期間,融創累計出售約2671.3萬股貝殼美國存托股票,相當于約8014萬股貝殼A類普通股,總價約為5.3億美元。兩次拋售,融創共出售貝殼股票10.84億美元。

              公告稱,拋售貝殼股票,預期將在2021年度錄得稅前虧損約人民幣56.3億元。

              根據融創中國一些動作來看,公司已經開始尋找“斷臂求生”的路徑。

              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融創最近正與幾大AMC公司洽談,每家洽談的合作規模都在百億元級,目前談判順利。若融創可和這些AMC機構達成合作,將有助于快速提升融創的流動性并儲備更多資金。

              雖然緊鑼密鼓加快資產處置進度來化解風險,但隨著債務到期日越來越近,留給融創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翠鳥資本。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