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房地產風險、中信金控設立、分紅如何?中信銀行高管業績發布全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3-29 06:33:00

              “我們深知,大爭之世,非優即汰;崛起之時,不進則退?!敝行陪y行(601998)行長方合英在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展望未來,盡管拾級而上已成定局,我們更要眼睛向上,早日重回股份制銀行競爭前列,早日成為集團戰略提出的一流科技型銀行。

              年報顯示,2021年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045.57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556.41億元,同比增長13.60%,增速創近8年來新高。資產質量方面,實現近11年來不良貸款量率“雙降”。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74.59億元,比上年末減少59.93億元,下降8.16%;不良貸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同時,實現ROA和ROE雙升,每股收益1.08元,每10股現金分紅3.02元(含稅)。

              對公業務、房地產業務、零售業務發展方向如何?中信金控設立對其將產生哪些影響?分紅水平是否會下降?如何看待自身未來發展?在中信銀行業績發布會上,行長方合英和副行長劉成、王康、胡罡、呂天貴等高管對上述熱點話題一一作出了回應。

              重塑對公業務競爭力

              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貸款總額48559.6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826.62億元。其中,公司貸款(不含票據貼現)余額23361.7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57.79億元,增長7.64%;個人貸款余額20538.2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19.24億元,增長8.56%。

              從信貸結構看,全年普惠貸款、制造業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年初分別增長21.8%、10.5%、70.2%,均高于平均貸款增速,特別是法人普惠貸款突破千億,近3年增長10倍。綠色信貸余額突破20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140%;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840.6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29.31億元。

              王康表示:“信貸結構從行業上體現了我們將國家戰略與自身資產結構調整做了結合。同時,從機構大客戶轉向中小戶的調整,因為我們意識到整個息差在攤薄,中小戶信貸的收益率,包括資本成本的控制,對盈利貢獻更大。”他進一步指出,今年當前的信貸需求并不是很旺盛,有信心隨著各種經濟政策的持續落地,到下半年新的需求一定能夠起來。

              “對公業務一直是中信銀行的優勢,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對公業務。”劉成如是說。

              如何重塑對公業務競爭力?劉成表示,首先做好信貸投向工作,同時優化信貸結構。比如,國家要求重點支持的制造業、新興產業、普惠、綠色低碳以及民營經濟等領域要繼續投入,同時也要去發現經濟中的新動能、新賽道。

              其次,大力發展綜合融資。劉成介紹:“我們今年將繼續通過綜合融資來為對公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做好對公業務重塑對公競爭力。通過挖掘企業場景,搶抓資本市場的機遇,用好傳統產品的優勢,擴大新的優勢來為對公客戶服務。”

              此外,大力發展中小客群。劉成表示,中信銀行將通過鏈式場景獲取中小客群,為中小客群提供金融服務,促進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的發展?!白詈螅苿幼陨眢w系隊伍組織架構改革,能夠更敏捷地為客戶服務?!?/p>

              房地產業務兩個發力方向

              房地產仍是關注焦點之一,尤其是去年個別房企債務風險上升,銀行業高度關注。

              據胡罡介紹,中信銀行房地產貸款業務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模式上,近十年來對房地產一直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對客戶的選擇。中信銀行采用名單制的管理模式,由總行作準入和審批。二是擔保方面,現有的房地產對公客戶99%有抵押。三是區域分布上,一二線城市房地產貸款余額合計超90%,其中一線城市占比超五成。四是提高對房地產貸款的撥備,撥貸比超6%,比對公整體的撥貸比多了一倍。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代銷、理財資金出資等不承擔信用風險的對公房地產融資余額659.10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14.90億元。此外,債券承銷余額551.51億元,較上年末減少94.68億元;中信銀行房地產相關的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保函、債券投資、非標投資等承擔信用風險的對公房地產融資余額3977.13億元,較上年末減少369.93億元。其中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2848.01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8.07億元,占公司貸款的12.19%,較上年末下降1.0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率3.63%,較年初上升0.28個百分點。年報表示,受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等因素影響,個別房企償付能力受到影響,債務風險上升。胡罡表示:“這幾年,中信銀行一直對房地產加強貸后管理,把現有的房地產資產分成三類來管理,不同的分類不同的標準。對重點客戶,我們按照一戶一策的管理模式。”

              對于房地產業務的風險判斷,胡罡表示:“我們現在高度關注房地產業務的風險情況?,F在看到的第一個情況是房地產銷售還沒有明顯回暖。第二,有些房地產龍頭企業不斷有負面風險信息出現;但也要看到房地產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重要性?!?/p>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還看到近期國家對房地產方面的一些表態。如,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健康發展、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等。同時,多地房地產利好政策開始出現,市場信心有所恢復,房地產融資環境逐步改善。

              胡罡認為:“從短期來看,房地產行業的風險還在逐步釋放的過程中。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經過調控后,能夠留下來的或者能夠盡快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提高自身管理的企業,未來還是有競爭力的?!?/p>

              未來發力方向如何?胡罡表示,一是在存量上做好風險摸排;二是增量方面,支持保障性住房以及改善型的住宅項目剛需,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對困難房地產企業進行并購。

              “新零售”架構調整及打法

              數據顯示,2021年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凈收入801.73億元,較上年增長3.54%,占該行營業凈收入的41.89%。截至報告期末,個人貸款(不含信用卡)余額14776.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21.11億元,增速8.21%;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9436.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5.44億元,增速5.07%。個人客戶數1.20億戶,較上年末增長7.98%;私人銀行客戶達6.0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7.87%。

              “零售的價值貢獻和發展勢頭在進一步加速。”呂天貴表示,“新零售”就是基于我們觀察到現在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居民資產配置多元化,向金融資產逐步轉移,對于資產投資有了新需求;金融資產的凈值化和居民投資的公募化趨勢明確并不斷加速,客戶投資增加新的難度;Z世代的快速成長與人口老齡化的雙重疊加,財富管理需從單純資產配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

              他認為:“這是一個新機會,需要有新打法,要堅持以人為本,要重構零售能力。因此,在過去二次轉型的基礎之上,中信銀行強化定義為‘新零售’。以財富管理為核心牽引,更加突出客戶導向和價值導向,更好發揮‘撐桿跳’的支點作用,深化‘三全五主’的服務理念。”

              所謂“三全五主”是指,全客戶、全產品、全渠道,即以線上線下遠程多渠道最好的交互體驗,把最適合的客戶的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匹配給全客戶,深化“主結算,主投資、主融資、主服務、主活動”的“五主”客戶關系。

              “新零售”的新架構和打法基本形成。對于管理層來說,下一步如何支持“新零售”發展?方合英指出,一是保持戰略定位,把零售業務作為第一站位;二是確定高目標,下一步零售營收貢獻要超過50%;三是繼續保持戰略投入,加大理財經理和私行客戶經理的配置,加大科技和零售業務的融合,共同把新零售托舉起來,成為中信銀行的最大增長點。

              (作者:邊萬莉 )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