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 | 新基建要學會幫政府做生意
這是產城觀察網公眾號的第1369篇原創內容
▼▼▼
撰文 | 黃新云 編輯 | 王曉鳳
今日話題→ 新基建。
-01-
啥是新基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的概念,按照官方定義,新基建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國家發改委把新型基礎設施分為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如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600869)基礎設施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我國新基建建設主要七個領域的建設,分別為5G基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點領域投資規模約達1萬億元,其中大數據中心、5G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投資規模分別約為52%、27%、11%、10%。此外,數據中心投資規模方面,2020-2022年期間總投資約1.5萬億元;工業互聯網投資方面,2020-2025年期間累計投資將達到6500億元左右。5G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9年-2026年累計投資將會超過2.6萬億元。未來三年,人工智能的投資規模都會超過千億元。
-02-
新基建實際體量并沒有媒體報道的那么大
從各方發布的數據來看,新基建的體量似乎很大,前兩年,新基建的喊聲也很大,很多政府和企業都覺得這是一條非常好的賽道,但其實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它的聲音是越來越弱的。新基建真正轉換下來的政府訂單體量還是比較小的。比如現在杭州主推的未來鄉村(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的重要融合),包括很多區域5G基站的輻射,它的速度并不是那么快,而且政府落下來的訂單體量也不大。
圖:2020年3月-2022年3月新基建百度指數
這就導致很多企業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市場產生了誤判?還是自身能力不足沒有獲取到訂單?還是有些訂單的信息相對比較隱秘,企業沒有關注到?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新基建本身的體量其實并沒有媒體報道的那么大,我們基于以下幾點去做一些解釋:
首先,從經濟拉動邏輯來說,新基建對經濟的拉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GDP由消費、投資和進出口構成,新基建主要還是在投資端。在投資端中,房地產是大頭,基建本身的體量就相對較小,大約只有10%的GDP增長貢獻率,而這10%中,高速公路、片區綜合開發、機場等大型基建才是大頭,而新基建真正的投資一定是小頭,2020年新基建總計投資規模在1.8萬億,約占基建投資總額的10%左右,相比于新基建,傳統基建所撬動的投資體量遠遠大于新基建,以PPP項目投放進行估算,傳統基建在PPP投資額中占比87%,公共服務類占比10.84%,而新基建僅占0.65%,投資體量小,所以拉動也相對有限。所以說新基建雖然喊得響,但一算政府的賬本還是很清楚的,新基建自身的體量和對經濟的拉動相對比較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其次,從投資回報來說,新基建的投資回報是存在邏輯上的問題的。傳統基建的投資回報邏輯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先投基建,投完基建之后賣地、開發住宅,在2019年《政府投資條例》出臺之前,只要投基建的錢最后通過賣地能回收,那整個片區開發就算成功。當然,2019年之后,這種土地濫開發的形式不允許存在(一定的區域上多多少少還包含這種性質),但這種傳統基建的投資回報邏輯還是非常清晰的。
相反,新基建的投資回報邏輯是很不清晰的,比如如果我們建設智慧高速公路設施,真的有企業或者個人愿意為這些東西買單嗎?如果企業和個人不買單,就是政府買單。對于政府來說,這些新基建的投資從中長期來看一定會產生種種的問題。
進一步來看,很多新基建的投資其實是依托B端和C端進行最終付費,比如5G基站、智慧鄉村,其實最后還是通過B端和C端來回收掙錢,政府端只是當中的一個傳遞手而已,而B端和C端并沒有想清楚新基建中很多應用領域該怎么做。特別是智慧鄉村等一些領域,投資會相對比較大,但投進去之后,生產效率也沒有明顯提高,投資回報非常有限。所以新基建雖然現在有企業在投,也有政府的立項項目出來,但基本都是做幾個形象工程擺在這邊,大家都沒有想清楚這個領域到底該去怎么做。反而像IDC機房、低碳節能設施這些領域,有比較清晰的退出路徑和發展方向,這也是新基建發展相對比較快的一些領域。
-03-
對于企業來說,新基建項目一定要比傳統基建項目多動一步腦子
那企業針對這種情況該怎么做呢?
對于政府來說,要去做的是一個二傳手的角色,投進去之后未來能有收益回報,這個項目才值得去投。新基建在一些區域上的創新型應用還是有機會的,比如智慧鄉村建設當中果廠、林廠的改造,實現數字化改造后,采摘效率和農產品(000061)的附加值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可以把整體的投資賬算得過來,那這些項目就是可投的。
對于企業來說,投資新基建項目一定要比傳統基建項目多動一步腦子。傳統基建項目只要企業完成政府相應的工程要求即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幾乎是不用動腦子的,更多的是考慮如何中標、如何實現成本的節省;而新基建項目則要求企業能主動依托新型的科學技術手段和對指定市場領域的研判,來發現可投的市場機會,和政府講清楚整個投資回報機制,那政府一定是愿意投的。也就是說,新基建的投資過程中,一定是策劃加基建投資來實現整個新基建投資領域的發展。相較于傳統基建,新基建的投資邏輯會發生一些變化,對企業對于機會的把握、研判能力和政府溝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翼產業大時代——中國產業地產行業動態月報》
全新升級!
掃描下方二維碼
獲取完整報告
產城觀察網
- 合作交流請聯系 -
產城/園區合作請聯系: 毛女士 13585937895 (微信同號) |
研究/交流合作請聯系: 黃先生18918815806 (微信同號) |
薦讀
●【年度盤點】回首2021 – 中國產業地產八大事件
●【年度盤點】回首2021 – 中國產業地產八大政策
●【年度盤點】2021爭論最大的五個產業地產話題
●【年度盤點】回首2021,展望2022 – 中國產業地產十大關鍵詞●【產城觀察】“產業地產”企業發展之九個怪現象●【產城月報(12月)】【重磅】展翼產業大時代 2021中國產業地產行業動態報告(12月)
●【工業上樓專題】報告 | 工業上樓全解析:4個典型案例和3大產品策略(上/中/下)
●【REITs專題】中國REITs探索之路與產業園區REITs的思考(上/中/下)●【城市更新專題】城市更新領域產業運營的潮牌——上海長陽創谷“實踐論”(上/下)●【產城快訊】專業 鏈接 公益丨正翰學院第二期特色產業地產考察活動成功舉辦!
●【企業戰略觀察】愿賭服輸,我們能從華夏幸福(600340)學到哪些教訓?
●【企業戰略觀察】恒大造車、華夏造城,背后是一個體系的無奈
●【企業戰略觀察】凱德的國內最大單,給了產業地產
●【企業戰略觀察】碧桂園產城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
更多深度好文
關注產城觀察網公眾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產城觀察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90只個股漲停 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傳媒等行業
- []景業名邦預計4月29日或之前可發布2021年經審核業績
- []正榮地產綠債獲標普綠色交易評估評分 非信用評級
- []聚焦急難愁盼 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多舉措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 []成都集中土拍第二日:盛城投資競得新津區約28畝住宅用地
- []廈門安居集團30億元私募債項目獲上交所受理
- []武進經發區8億元ABS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反饋”
- []2021年度保險服務質量指數發布 中國太保產壽險雙雙再拔頭籌
- []友邦人壽發布“友未來”年金保險與“如意雙享”保險計劃
- []《郎酒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提綱全文刊發 向消費者承諾社會監督
- []失業保險推行“不見面”服務助力疫情防控 我市前3月發放失業保險金4044.7萬元
- []鼎和保險:一份工資支付履約保險 護住一家企業
- []溫州龍灣區11.8億元掛牌1宗地 須建一處180米內超高層建筑
- []大唐集團控股:2021年營業收入約為112.5億元 同比增長6.29%
- []3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環比分別增長55.40%和62.44%
- []八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薪酬比拼:民生銀行高管總薪酬最高 中信銀行人均薪酬居首
- []中期協:3月全國期貨交易成交額同比下降5.26%
- []常熟銀行2021年歸母利潤突破20億元 規模體量再創新高
- []3月份鐵礦石主力合約漲36.21% 專家:二三季度是補庫較好時機
- []雷允上集團研發及物流中心大樓項目奠基儀式圓滿落幕
- []一款經過大客戶驗證的不是玩具的無代碼開發平臺魔方網表
- []從醫藥到戶內中水系統,國外企業惡意打壓中國企業正輪番上演!
- []每15分鐘檢測一次,美國卡比Canidae用心嚴抓寵物食品質量
- []博洋家紡聯手國風設計師張突然,發揚東方美學
- []總計坐擁超18億用戶 國有六大行年報提及手機銀行超百次
- []上海成交四幅城中村改造宅地 成交總金額約44.18億元
- []線上藝術品交易持續增長 其中Z世代收藏家財富分配份額超30%
- []8宗居住用地月底掛牌出讓 其中七宗用于建設“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
- []順豐控股去年凈利潤降四成 期內快運分布凈利虧損達5.82億元
- []年內上市基金公司馬太效應明顯 易方達2021年凈利潤達45億
- []新城悅服務擴張變奏丨資色·曝財報?
- []龍頭券商年報業績向好 中信證券等九家券商凈利潤超百億元
- []萬物云將適時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在管面積7.8億平方米
- []一季度收官業績公開 浙江建設、匯通集團等漲幅超200%
- []順豐同城發布首份財報 營收增長68.8%居第三方即時配送行業第一
- []核心指標翻倍式增長背后 合景悠活“內外兼修”丨資色·曝財報?
- []早讀拾光(4.1)丨房企壓線發布年度業績 華夏幸福累計實現債務重組共計1048.12億元
- []USDA種植意向報告:預測2022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9095.5萬英畝
- []格林酒店徐曙光:我其實很怕做酒店,但還是要做好
- []第一輪土拍大戲開始了!
- []房地產企業年報難產 全球四大審計公司紛紛和中國開發商分手
- []華夏幸福累計實現債務重組1048億元 減免債務利息等共計87.18億元
- []廣東綠地終止與廣東盛高置地合作協議 不再參與開發番禺項目
- []省下一輛車!房貸利率“貼地飛行” 樓市花式攬客 利好這類品種?
- []深圳“二手房參考價”調整的樣本意義在哪
- []凈利下滑45.7%! 萬科董事長郁亮向股東道歉
- []大連新房價格連跌5個月 樓市庫存量全國百城第二
- []庫存全國前五!惠州盛產超級大盤 有樓盤七三折賣房,僅需“0.5成首付”
- []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創歷史新高 三四線城市為何成庫存去化“重災區”?
- []格力地產:公開掛牌轉讓子公司遠洋漁業51%股權
- []和訊曝財報丨寶龍商業:預計不遲于5月15日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
- []華夏幸福:金融債務累計實現債務重組金額共計1048.12億元
- []和訊曝財報丨中奧到家: 2021年實現收益約為18.74億元 同比增長6.9%
- []和訊曝財報丨國瑞置業:2021年實現收入98.98億元同比增長71.6%
- []和訊曝財報丨宋都服務2021年實現收入3.16億元 同比增長23.2%
- []朗詩地產:進一步延遲寄發有關主要收購交易的通函
- []和訊曝財報丨和泓服務2021年實現收入約7.67億元 同比增加84.4%
- []和訊曝財報丨佳兆業美好2021年未審核業績:收入26.66億元 同比增幅約54.1%
- []和訊曝財報丨億達中國:2021年收入53.95億元,同比增長11.3%
- []金融街物業:與中房置業和上海夏達成立合資公司 持續擴大第三方市場合作領域
- []和訊曝財報丨雅生活2021年未審核業績:收入140.80億元 同比增長40.4%
- []和訊曝財報丨雅居樂2021年未審核業績:營業額730.28億元 同比下降9.0%
- []和訊曝財報丨龍光集團2021年未審核業績:收入為782.9億元 同比增長10.2%
- []和訊曝財報丨三盛控股2021年未審核業績:收入總額約99.07億元
- []房地產股票連續上漲!市場回暖跡象增多,但銷售端回暖是關鍵
- []追飛機的人:花一套房首付攢模型,“愿他一生起落安妥”
- []年報速遞|禹洲集團去年收入270.71億元,毛利近41億元
- []歐佩克代表:歐佩克+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建議5月份增產43.2萬桶/日
- []產業地產學聯東
- []三盛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98億元
- []年歲19青春年華患癲癇,尋醫8年景昱腦起搏器解病憂
- []帕金森病和DBS手術科普直播來襲,景昱醫療伴您漫漫抗帕路
- []和訊曝財報丨祥生控股2021年未審核業績:收益總額約為437.19億元,同比下降6.3%
- []《財經》雜志與高爾夫尊中國戰略簽約儀式在京舉辦
- []祥生控股集團:縮表出清 逐步進行債務優化
- []和訊曝財報丨新力控股: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及未經審核年度業績
- []和訊曝財報丨景業名邦2021年未審核業績:已確認收益為20.43億元,同比減少13.0%
- []年報速遞|上坤地產去年營收83.4億,股東應占利潤2.5億
- []用“輕資產”之斧,去度假市場開荒辟地
- []和訊曝財報丨世茂服務發布2021年未審核業績 實現毛利24.70億元 同比增長56.5%
- []世茂服務:收購相關通函寄發日期延至2022年6月30日或之前
- []中海:擬發行總規模不超過30億元的人民幣債券
- []東航MU5735兩個黑匣子正在解碼中;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4月5日起再調整 | TD晚報
- []創新五十載 引領新未來 陶朗集團慶祝成立50周年
- []萬豪國際旗下6家餐廳榮登“2022黑珍珠餐廳指南”,開啟賞味摘鉆之旅
- []凱德34.93億元在武漢和成都獲得兩個住宅地塊
- []烏鎮、古北小鎮雙雙盈利,中青旅的第三座特色小鎮即將出爐
- []年報現場|銀城生活服務李春玲:行業市場化提高,物企競爭更公平
- []上坤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5億元
- []保利以12200元/平方米競得成都1宗地
- []武漢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攬金約89.32億元 中交、武漢城建等均有斬獲
- []禹洲集團: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62億元
- []上坤地產(6900.HK):2021年預收賬款增長71.7%至137.4億,提前鎖定未來業績
- []增強設計 數字賦能,山水比德智能綠化2.0發布
- []桂林旅游2021年營收2.39億元,同比下降6.39%
- []年報現場|銀城國際管理層:民營房企要留有足夠安全邊際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管有冬: 新城控股三條紅線都處于綠檔
- []年報速遞|弘陽地產去年收入約267億元,毛利率19.1%
- []去哪兒2022清明機票預測:熱門航線低至百元,為近三年價格冰點
- []國內航空公司再度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長途燃油附加費達到百元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新城控股王曉松:堅持有回款的銷售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新城控股王曉松:吾悅廣場在建分布式光伏基站已經超過80個
- 香港中旅全年股東應占利潤為1.74億港元,旅行社業務收入同比下滑59%
- 派氪司科技完成Pre-A輪融資 發力保險風控領域市場
- 保利競得成都天府新區40.6畝住宅用地 成交樓面價12200元/㎡
- 以客戶為中心 新華保險的服務不止這6個字
- 銀保監會:財產保險向東航預付保險賠款1.16億元
- 贛州新成置業以9.22億元競得贛州3宗地塊 含2宗居住用地
- 和訊曝財報·現場丨新城控股:吾悅廣場已布局189座
- 泉州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平均提高180元
- 巢湖城鎮建設公司發行8億元中票 期限3+2年
- 官宣 | 全民揮桿,為夢而戰,高爾夫尊中國公開賽強勢打響!
- 威海城投擬發行10億元中期票據 期限3+2年
- 新華保險“隨信通”云平臺獲評保險行業年度“客戶服務典范案例”
- 晶科能源:BIPV蛋糕很大,怎么吃?
- 原材料和物流價格上漲 企業上調化肥出廠價
- 警惕!手足口病高發季來臨
- 優路教育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科學搭建人才梯隊
- 瀚藍中標河南臺前縣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運維服務項目
- 貝殼租房發布微光服務保障體系,首提保障消費者租金安全
- 年報速遞|領地控股去年收益約150.55億,歸母利潤近5億
- 和訊曝財報丨中海地產2021年營收2422.4億元 同比增長30.4%
- 貝殼租房發布微光服務保障體系:全面保障租客和業主雙方權益
- 和訊曝財報丨正榮地產2021年收益同比增長2.4%至369.92億元
- 保利2.09億競得贛州蓉江新區39畝地 樓面價4439元/平米
- A股房地產板塊持續走強 天房發展等超20股封板
- 海陽光映置業100%股權及相關債權被掛牌轉讓 底價約1290.95萬
- 青島交運金水建設公司擬轉讓80%股權 底價暫時未定
- 華夏中國交建REIT4月7日開售 募資約94億將成規模最大公募REITs
- The Pinkfong Company碰碰狐榮登《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百大企業
- 和訊曝財報丨合生創展2021年營收307.34億港元 股東應占溢利97.59億港元
-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獲通過 自5月1日起施行
- 首旅如家2021年扭虧為盈,RevPAR比2019年下降25.2%
- 年報速遞|時代中國去年營業額約436億,城市更新項目135個
- 云南旅游2021年轉盈為虧,虧損達3.26億元
- 正榮地產:2021年核心純利22.84億元 同比減少30.9%
- 《煤炭市場價格監測方案》和《煤炭生產成本調查方案》印發
- 華潤萬象生活王海民:公司會積極與地方政府采取多元合作
- 拜登考慮再釋放1.8億桶石油儲備 WTI原油大跌5%
- 臺州市2022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發布 住宅用地出讓6084畝
- 年報速遞|深圳控股去年權益股東應占虧損27.22億港元
- 武漢集中供地:武漢城建25億元競得江漢區地塊 溢價率0%
- 中國國航2021年實現營收745.32億元 期內凈虧損166.4億元
- 朱保全:萬物云毛利率15%左右是一個合理區間
- 上市四年 拉夏貝爾期末凈資產負值被停牌
- 明星基金經理股票持倉超九成 后市結構性行情或將延續走勢
- 九臺農商行2021年內總營收63.62億元 凈利潤同比上漲7.5%
- 工商銀行等國有六大行凈利“亮眼” 2021年內平均日賺34.86億元
- 年報速遞|華潤萬象生活去年收入88.75億,毛利約27.6億
- 漿系紙廠再發原紙漲價函 上調300-500元/噸
- 險資投資風格發生變化 太平人壽一年內三次減持杭州銀行
- 穩中求進,應對周期,碧桂園一直在變
- 基金收益分化明顯 債券型、QDII等基金板塊紛紛下跌
- 最新金融中心指數出爐:北上深躋身全球前十 成都金融科技排名大幅提升
- 定增募資規模驟減 一季度55家公司合計募資800億元
- 相關企業回應蘋果“砍單” 歌爾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生產沒有變化”
- 碧桂園、旭輝、龍湖、越秀等房企中期票據獲批 金額合計250億元
- 和訊曝財報丨紅星美凱龍2021年實現營收155.13億元 同比增長8.97%
- 銀行業績報喜 2021年江蘇銀行歸母凈利增長超30%
- 萬科非開發業務高速發展 去年實現合同銷售額6277.8億元
- 證監會核準中海油A股IPO 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26億股
- 外資入場A股盤中高開高走 全日成交額達9600億元
- 動真格了,“高教洼地”們出路在哪?
- 央行持續凈投放!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寬松|債市縱覽
- 美國計劃未來數月內每天釋放100萬桶石油儲備
- 新北洋聚焦智能物流,讓大件分揀更有效率
- 年報速遞|中梁控股去年收入約761億元,共獲取85個新項目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較周二紐約尾盤漲157個基點
- 年報速遞|金融街去年營收241.55億,歸屬股東凈利約16億
- 年報速遞|新城控股去年營收1682.3億,同比增15.64%
- 三大航2021年仍未擺脫虧損,但有了這些關鍵性復蘇
- 國航2021年巨虧188億元,連續兩個年度名列三大航虧損第一
- 年報速遞|大悅城地產去年營收123.31億,毛利率38.3%
- 多多教練V5.0重磅發布,開啟智慧駕培體驗新篇章
- 年報速遞|德信服務去年收入8.7億元,毛利率34.4%
- 中國報道刊文:面對多重危機 如何避免世界經濟“大蕭條”?
- 早讀拾光(3.31)丨年報密集發布 萬物云境外上市已獲證監會受理
- 合景泰富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年度業績 預計將于4月15日之前刊發
- 和訊曝財報丨景瑞控股2021年收入135.52億元 同比增長6%
- 油價短線跳水 消息稱美國考慮大規模釋放石油儲備以應對通脹
- 原油連漲36% 油價漲幅也達20% 油價“天花板”已經出現
- 和訊曝財報丨華潤置地2021年營業額2121.1億元 按年增長18.1%
- 大數據報告| 中國人口的1個大拐點和3個小趨勢
- 華潤置地: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266.0億元 同比增長10.2%
- 景瑞控股:2021年凈利潤3.93億元
- 經參頭版評論:綜合施策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 央行調查:56.7%的居民認為 下季度房價“基本不變”
- 德信中國:2021年核心利潤約為34.99億元 同比增長16.1%
- 商品期市油脂板塊遭遇重創 油脂供應緊張格局暫未變
- 華潤萬象生活: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7.25億元 同比增長110.9%
- 巨幅波動后 倫鎳將回歸基本面?
- 2022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 時代中國:2021年利潤為人民幣47.5億元 同比減幅為11.4%
- 銀城生活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8870萬元 同比增加約31.8%
- 佳源國際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24.19億元 同比減少28.36%
- 德信服務:2021年溢利為人民幣1.11億元 同比增長5.7%
- 弘陽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8.5億元
- 年報速遞|中駿集團去年收入377.37億元,毛利率21.7%
- 年報速遞|中國鐵建去年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506.62億元
- 領地控股:2021年營收增長14%至150.55億,銷售回款率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