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這座北方省會,要留住十萬大學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2-04-18 09:20:28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819627

              4月15日,“才聚青城?共創未來”2022年呼和浩特市吸引優秀青年人才留呼、來呼、回呼創新創業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呼和浩特市人社局局長成紅亮在發布會上透露,今年呼和浩特市決定開展“丁香扎根計劃”,推動實現“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

              從4月中旬開始,呼和浩特將結合就業、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重點組織實施“職場引航”“千企萬崗”“引賢納智”等八項行動。全面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創業實訓補貼政策,全面落實一次性5千元及3萬元創業補貼政策;對于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最高可申請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全年預計為高校畢業生發放貸款5000萬元。

              此前,呼和浩特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布局增強發展動力活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時就明確提出,實施“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年內吸引3萬名高校畢業生在呼創業就業。

              解讀:呼和浩特是一座典型的“弱省會”城市,2021年GDP首位度僅為15.22%,在27個省會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三,僅高于南京(14.06%)和濟南(13.76%)。從人口首位度來看,鄂爾多斯(600295)也僅為14.67%,比GDP首位度還低。

              在區內,呼和浩特GDP不僅長期落后于鄂爾多斯,2021年還被包頭反超,滑落至自治區第三位。不僅如此,呼和浩特人口規模在區內也僅排在第二位,2021年末常住人口為349.6萬人,雖比上年增加4.1萬人,但仍低于赤峰的401.9萬人。

              為改變這一現狀,去年11月公布的《呼包鄂烏“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就提出,發揮首府龍頭帶動作用,提升城市群中心城市地位和首府首位度。今年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支持呼和浩特實施強首府工程,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何撐起“強首府”?今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重點之一,就是“城區人口持續增長、全市人口規模繼續擴大”。此前,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在談到如何提升首府競爭力時也指出,呼和浩特人口規模要擴大,“到2025年,城區人口要達到300萬;2030年,全市人口要達到400萬。”

              實際上,呼和浩特之前就曾因高調“搶人”引發關注。去年3月,呼和浩特全面放開人才落戶限制;同年7月,又出臺吸引人才“10條新政”,“給予高校畢業生最強資金支持和獎勵”。

              不過,從呼和浩特歷年人口增長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明顯。在全國人口增長放緩背景下,要提升人口吸引力,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創造優質就業機會、提升公共服務及降低生活成本等方面下真功夫。

              #動向

              北京將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4月14日,《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公布。其中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發揮北京“一核”主動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協調聯動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動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構架。建設環京周邊地區“通勤圈”,深化通州、大興、房山等區與北三縣、固安、武清等環京周邊地區密切合作,率先構建一體化交通體系,引導北京適宜產業在環京地區發展,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山東要加快濟鄭高鐵等建設進度

              4月14日,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召開全省鐵路建設工作調度會議。周乃翔要求,要加快濟鄭高鐵、濰煙高鐵、萊榮高鐵、濟萊高鐵、黃東聯絡線等5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要在抓好高鐵建設的同時,按照內聯外通、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謀劃、加快推進城際鐵路、市域鐵路、普速鐵路、鐵路專用線、鐵路貨運樞紐等項目建設,不斷優化完善鐵路網絡。

              2萬億,青島定下未來五年目標

              4月15日,青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青島市市長趙豪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今后五年,青島將力爭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元臺階,努力打造擁有雄厚實力、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展現國家形象的高能級城市。另外,2022年預期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天津發文建設區域商貿中心城市

              近日,天津市商務局制定《天津市建設區域商貿中心城市行動方案(2022-2025)》,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天津商貿發展能級躍上新臺階,商貿集聚、集散配置、輻射服務和創新引領功能全面增強,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全球貿易樞紐、商品流通集散地、商貿創新策源地和區域商貿服務中心,基本建成立足天津、服務京津冀、輻射“三北”、聯通國內外、萬商云集的區域商貿中心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將再增25個

              財政部網站15日消息, 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印發《關于開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2022年將組織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競爭性選拔工作,中央財政按區域對示范城市給予定額補助。

              根據通知,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總數為25個。入選城市最高可獲補助11億元,補助資金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分3年撥付到位。

              #聲音

              新華社:吉林的戰“疫”實踐證明動態清零完全能做到

              4月15日,新華社發文指出,4月14日,吉林省宣布實現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開始逐步恢復。40余天的戰“疫”歷程證明:動態清零是科學的、正確的,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吉林救治數據證明,奧密克戎不是“大號流感”,需要科學應對,決不能“躺平”。不論是實施扁平化管理、減少人員流動,還是提升核酸檢測、流調溯源能力;不論是爭分奪秒建設方艙醫院、隔離場所,還是實現重點人員即查即轉、應隔盡隔;不論是保障群眾就醫需求,還是全力做好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只要把一系列快速、科學、精準的防控舉措落到實處,就一定能夠實現動態清零。

              #數讀

              “一增一減”,重慶人口凈流出規模逐年下降

              4月14日,重慶市統計局對2021年全市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進行解讀稱,人口流動頻率增強,市內人口流動更趨頻繁,市外的外來人口持續增加,是去年重慶人口流動的特點。

              2021年,重慶流動人口達到1536.11萬人,其中在本市內跨區縣、跨鄉鎮街道的人員達到1123.55萬人,較2020年增加33.18萬人,外出市外人口為412.56萬人,比2020年減少5萬人,已連續第8年保持外出市外人口總量呈現減少的態勢。

              此外,2021年全市的市外外來人口繼續增加,總量達到222.77萬人,較2020年增加3.41萬人。在市外外來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一增一減”之下,全市人口凈流出規模保持了逐年下降。

              3月份70城房價出爐,環比下降城市減少

              4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2022年3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個數減少,各線城市同比下降或漲幅回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38個和45個,比上月分別減少2個和12個。

              3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4%、0.3%和0.8%,廣州下降0.1%;一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分別上漲1.2%、0.4%和0.3%,深圳下降0.3%。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1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放榜

              2021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清華第一,浙大超北大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公布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共有來自523所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的4701人入選。其中,中國科學院(其各科研院所合并同統計)擁有最多的高被引學者,共458位。

              另外,共319所高校有學者入選,其中6所大學的高被引學者數量超過100位。清華大學共有222位,位居第一;浙江大學共有184位,位居第二;第三名為北京大學172位;第四、五名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139位,復旦大學126位。與去年相比,華中科技大學進步明顯,位列第六,入選的高被引學者數量為101位。

              責任編輯:

              標簽: 財經新聞 財經報道 老法師看盤 股市直播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