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樓市修復進行時 一季度房地產投資保持增長 政策效應仍待釋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04-19 07:56:08

              由于多重原因而出現降溫的房地產市場,正在不斷修復中。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一季度房地產相關數據。今年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3.0萬億元,下降22.7%。其中,住宅銷售降幅高于上述均值。

              同期,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房企拿地面積及金額等指標均出現負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0.7%,維持正增長。

              機構將這一階段的房地產市場稱為“盤整期”或“修復期”。今年以來,隨著數十個地方政府出臺穩樓市政策,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等,市場信心正在逐步恢復,但政策效應的傳導仍需時間。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地堅持“房住不炒”,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積極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全國商品房銷售下行的態勢可能得到緩解。

              復蘇進程中的3月波折

              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數面前,今年一季度樓市成交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由于去年同期出現了“史上最好的第一季度”,即便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今年的樓市交易規模也很難繼續攀升。

              隨著一系列穩樓市政策的推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出現緩慢復蘇的跡象。但進入3月,疫情散發開始對這一進程產生影響。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13.8%、22.7%,降幅比前兩月擴大5.2和3.4個百分點。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東北地區銷售額累計分別下跌了27.7%和33.9%,降幅遠高于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銷售下滑直接影響了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今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8萬億元,同比下降19.6%,降幅比前兩月擴大1.9個百分點。其中,定金及預售款、個人按揭貸款的降幅分別達到31.0%和18.8%。

              同期,房企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拿地面積均為負增長,施工面積微漲0.1%。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銷售端的不利使多數房企較難在土地、施工等方面加大投入,房地產從銷售到拿地再到融資的鏈條整體受阻。

              在投資端,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2.78萬億元,同比增長0.7%,在多項指標下滑的同時,仍然保持正增長。對此,付凌暉表示,從歷史上看,房地產投資和商品房銷售的增長關系總體保持了同向變化,但由于房地產項目一旦開工建設,房地產企業一般會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從而保證項目銷售的回款,因此房地產投資相對于銷售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就今年一季度的情況而言,付凌暉說,一是去年底以來,各地區堅持“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積極推動前期停建緩建的房地產項目復工復產,推進在建項目的建設;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前期發生的土地購置費是隨著房地產施工建設逐步計入,相應也支撐了房地產投資的增長。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建筑材料、工程安裝等價格漲幅較高,一定程度推高了房地產投資的名義增速。

              但總體來看,樓市復蘇的進程在3月出現了一些波折。3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6.66,經過2月的小幅回升后再度下跌。

              政策效應逐漸顯現

              盡管如此,今年以來的各項穩樓市措施,作用仍然不容忽視。

              自去年末以來,房地產信貸政策持續優化。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近期表示,3月,全國已經有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個人房貸利率,平均下調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

              放款周期方面,貝殼研究院的監測顯示,今年3月,103個監測城市的平均放款周期在1個月左右,接近2020年三季度時的最快速度。目前近五成的城市放款周期不足一個月,19城放款周期低于20天。

              另據統計,截至3月底,今年已有超過50個城市出臺了優化樓市環境的相關政策,主要包括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發放購房補貼等方面,對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同時進行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動作起到了修復市場信心的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3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出現回穩。其中,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45個,比2月減少12個;上漲的城市有21個,增加11個。

              付凌暉也表示,盡管當前房地產銷售在下降,但是也要看到,隨著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加快購房貸款審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釋放,銷售面積降幅有所收窄。

              進入4月,出臺穩樓市政策的城市數量已增至80多個,其中包括南京、蘇州等強二線城市。從政策力度上,限購、限售等措施繼續優化,對合理需求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加。

              多數機構認為,這些政策的疊加效應會逐漸顯現。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各項數據會繼續負增長,但由于需求潛力仍大,市場復蘇的大勢不會改變。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短期來看,各地或繼續加大需求端政策優化調整力度,隨著政策逐漸顯效,市場情緒有望逐漸好轉,但市場進一步恢復仍需要時間。

              但陳文靜同時也表示,雖然多數城市市場調整壓力仍較大,但個別熱點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這部分地區的新開工情況有望邊際改善。

              (作者:張敏,張雁楠 編輯:林虹)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