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環球新消息丨家居丨創米數聯遞表創業板 依賴小米成“雙刃劍”

              來源:財經網 時間:2022-07-02 09:27:52

              又一家“米鏈”企業正謀求上市。

              6月28日,深交所官網顯示,上海創米數聯智能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米數聯”)遞交招股書,擬在創業板上市。

              創米數聯的主營業務為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攝像機、智慧門、智能貓眼等,其中智能攝像機的銷售額占比最高。2021年,創米數聯智能攝像機營收占比為83.88%。


              (資料圖)

              依賴小米存風險

              自成立伊始,創米數聯就與小米“綁定”在一起。

              2014年,創米數聯成立,其中天津金星出資35%。而天津金星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投資過綠米聯創、易來智能、商米科技等一系列智能家居企業。截至遞表,天津金星仍持有創米數聯8.52%的股權,并有權推薦1名董事。

              不僅如此,創米數聯的業績也高度依賴小米。

              招股書顯示,創米數聯主要銷售模式分為小米模式和自有品牌銷售模式,2019年至2021年,其通過小米模式產生的收入分別為7.79億元、8.51億元、9.1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之比分別為89.07%、75.70%、59.80%。

              作為一家米鏈企業,創米數聯與小米集團的合作以利潤分成模式為主。具體而言,創米數聯按照成本價將小米品牌定制產品銷售給小米集團,而小米集團會將銷售后的毛利按約定比例與創米數聯分成。

              受小米產品“性價比”定位的影響,創米數聯對小米集團銷售產品的毛利率偏低,2019年至2021年,創米數聯對小米集團銷售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4.48%、17.79%、19.76%。

              與之相比,2019年至2021年,創米數聯對第三方銷售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3.39%、18.54%、19.74%,除2021年因第三方產品降價促銷致毛利率下降外,其余兩年,創米數聯第三方銷售毛利率均高于對小米集團銷售毛利率。

              與其他主營智能攝像頭業務的企業相比,創米數聯的毛利率同樣處于偏低序列。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螢石網絡智能攝像頭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7.16%、29.01%、30.77%,高出創米數聯對小米集團銷售產品毛利率超10個百分點。

              而創米數聯也并非第一個受到“小米模式”困擾的米鏈企業。據石頭科技招股書顯示,其對小米集團銷售產品的毛利率亦低于自有品牌毛利率。而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就在于小米品牌產品主打“性價比”,且采用利潤分成模式。

              除毛利率問題外,創米數聯與小米集團還同擁有3項境內專利和1項境外專利,且其生產小米定制產品的代工廠選擇也需要經過小米集團的審核與確認,變更代工廠也要向小米集團提出申請。

              對此,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作為一家米鏈企業,創米數聯對小米集團的過度依賴會使創米數聯面臨客戶集中度高的風險,也會影響其業務獨立性及業務發展前景。

              也正因此,減少對小米的依賴也成為米鏈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自有品牌未成熟

              隨著創米數聯銷量增長、規模擴大,其也在逐漸建立自有品牌。

              不過,建立自有品牌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

              首先,米鏈企業的產品銷售依賴小米的宣傳及渠道,而其自有品牌顯然無法享受上述便利。

              財經網注意到,在創米數聯的天貓旗艦店中,部分智能攝像頭產品可接入米家APP,也有部分攝像頭產品可以接入創米數聯旗下的小白慧家APP。并且旗艦店客服稱,接入小白慧家APP的智能攝像頭并不能接入米家APP,也就是消費者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

              (來源:創米數聯天貓旗艦店)

              但從數據上看,創米數聯旗艦店中銷量最高的三款智能攝像機均為接入米家APP的產品,銷量最高達800+。而接入小白慧家APP的產品銷量則相對較低,最高銷量僅有73臺。

              一位智能家居業內人士對財經網表示,對于米鏈企業而言,小米集團可以提供銷售渠道、宣發支持以及生態支持。目前,不同品牌智能攝像頭的功能基本相似,沒有絕對的頭部品牌,與品牌相比,智能攝像頭所處的生態顯然更重要。一個家庭中盡量選擇同一生態下的智能家居產品,否則會增加操作復雜度。

              顯然創米數聯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企業試圖打造“全屋智能”整體產品方案,擴充自有產品矩陣。

              不過,由于創米數聯不具備自有產能,主要依靠外協廠商生產產品,其通過ODM模式采購的的智能手表、掃地機器人等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低。2021年,其智能手表產品毛利率僅為5.62%,掃地機器人毛利率僅為12.18%。招股書中企業也表示,其智能手表、掃地機器人等品類產品銷量上升較快,但毛利較低,拉低了自有品牌整體毛利率水平。

              此外,創米數聯自有品牌產品與其他供應商提供的小米品牌產品間還存在競爭。

              招股書顯示,小米科技智能攝像機供應商不止創米數聯一家。除創米數聯外,小米集團還向天津華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摩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采購智能攝像機。也因此,創米數聯自有品牌在和本企業供應小米的產品競爭的同時,還要與其他供應商生產的小米品牌產品進行競爭。

              而創米數聯也表示,若其自有品牌產品無法保持迭代創新,則將受到小米品牌產品的競爭沖擊,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前,主打產品為小米手環、智能手表的米鏈企業華米科技就在面臨這一問題。2019年11月,小米推出了小米手表系列產品,這與華米科技的產品構成競爭。華米科技在此后兩年的年報中均提到,此次發布在某種程度上稀釋了消費者對其產品的注意力,將對其銷售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建立自有品牌的相關問題,柏文喜表示,創米數聯在建立自有品牌的同時也應保持和小米的合作。一方面,與小米合作以保存量市場,另一方面,通過自建品牌來提升增量以及降低對于小米的依賴性,只有這樣才可防止在渠道轉換時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問題。

              文/王健文(責編:高雅)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