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快看:大數據報告 | 一孩出生人數6年跌去一半,人口負增長一步之遙

              來源:90度視角微信號 時間:2022-08-08 21:44:03

              中國距離人口負增長有多遠?

              答案是:一步之遙。

              近日,求是網刊發了一篇名為《譜寫新時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在文章中,國家衛健委黨組親自下場宣布:


              (相關資料圖)

              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面臨著深刻而復雜的形勢變化,人口負增長下“少子老齡化”將成為常態。

              官方定調,“十四五”期間,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01

              拐點之下,負增長不可避免

              早在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數據時,90度就曾做過一個大膽的猜測,認為最快2021年,中國人口可能見頂。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2016年后,出生人口一年一個臺階地接連下滑。特別是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勉強突破千萬,和五年前相比,接近腰斬。

              出生人口斷崖式下跌的主導因素,是育齡婦女規模的下降。有學者研究表明,育齡婦女規模減少造成的出生人口下降,在2012年僅6萬人,2016年超25萬人,2018年超30萬人。

              圖:育齡婦女人數持續下降

              生育意愿走低,是出生人口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顯示,育齡婦女生育意愿繼續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64個,低于2017年的1.76個和2019年的1.73個。

              為適應人口變化的新形勢,國家在2016年和2021年先后放開二胎和三胎。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41.4%,三孩及以上占比14.5%。

              這是多年以來,我國一孩出生人數首次跌破500萬大關,一孩出生占比,不足半數。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一孩出生人數,僅為2016年的51.8%。

              作為生育主體的“90后”、“00后”,打算生育的子女人數僅為1.54個和1.48個。未來一孩出生人數,大概率會持續低迷。

              2021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率為7.18‰,無限趨近。老齡化影響下,死亡率還會緩慢上升。這意味著出生率下降到7‰以內,人口負增長就會到來。

              圖:出生率和死亡率無限接近

              02

              出生腰斬,多省份已進入負增長

              人口走勢的下行,同樣反映在各省市的人口數據上。目前除天津、海南外,29個省級單位公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數據。

              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廣西、江蘇、湖南和貴州。其中,出生人口超過100萬的,僅廣東省一個。

              出生人口在50萬到100萬之間的,也只有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和安徽五個省份。

              五年前的2017年,出生人口超百萬的省份有三個,分別是山東(174.98萬)、廣東(151.63萬)和河南(140.13萬)。出生人口在50萬到100萬之間的省份,更是多達12個。

              從2020年開始,山東和河南的出生人口雙雙跌穿百萬大關。2021年,更是繼續下滑至不足80萬人。

              與2017年相比,人口大省河南、山東、湖南、江西、安徽等地,2021年出生人口都下降了40%以上。

              從各省數據來看,多個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均創下了數十年來的新低。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近60年來首次低于50萬人;河南的出生人口,自1978年以來首次低于80萬人;江西出生人口,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低于40萬人。

              出生人口減少,疊加人口流動加快,使得常住人口凈增的省份,從2017年的20個,縮減至2021年的14個。

              多個省份,已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03

              人口負增長的“蝴蝶效應”

              近年來,人口議題之所以關注度居高不下,是因為人們發現,人口問題不是簡單的多生少生問題,而是能帶來“蝴蝶效應”的源頭。

              一旦人口出現負增長,首當其沖的就是樓市。長期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基數大、增長快的人口紅利?!敖颖P俠”的消失,對中國樓市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數據顯示,我國80后人口高達2.23億人,90后人口1.67億人,而00后和10后人口分別為1.58億、1.68億。兩相比較,各少了6000多萬人。未來人口數量,還將進一步縮減。

              對養老金而言,人口負增長也不是個好消息。我國養老金采取的是“現收現支”模式,當下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已經用于現在老年人的養老。

              人口負增長意味著,這代年輕人未來的養老是個問題。

              目前,已有多個省份當期養老金收不抵支。黑龍江等老齡化嚴重的城市,更是耗盡所有歷史結余,只能參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養老金的中央調劑。

              此外,人口負增長的發酵,還會帶來城市間人口競爭的加劇。人口“增量戰”一旦轉向“存量戰”,就意味著一個城市的人口增長,來自另一個城市的人口流失。

              屆時,“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群的新一線城市,尚有一搏之力。建制較小的三四線城市,未來勢必面臨著凋敝甚至消失的命運。

              04

              人口負增長的“應對之策”

              人口負增長并不可怕,可怕的當趨勢發生了變化,我們卻還沒做好準備。鑒于人口負增長帶來的影響,小編認為,至少要在購房、擇業和養老三方面做好準備。

              在房產配置上,一方面要謹慎選擇城市,盡量在有流入人口支撐的發達地區核心城市買房,不要盲目地在三四線城市購置多套房產,以免資產被套牢;

              另一方面要盡早出清在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地段的房產,三四線城市僅保留自住需求的住房,要時刻牢記有流動性的資產才是有價值的資產。

              擇業方面,隨著人口形勢的變化,也會發生一些新變化。首先是收縮型城市,受制于人口和財政收入的減少,公務員編制會收縮。有的公務員即使能保住飯碗,也會面臨調崗或者降薪。

              其次是一老一小兩端的變化。老齡化會帶來老年人口的持續走高,將會在養老產業領域,提供有想象力的增長空間。而少子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醫院婦產科的縮減和村鎮幼兒園的消失。

              對于個人而言,在養老金的問題上一定要未雨綢繆。我國養老金的三大支柱,分別是社保、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金。大部分的人,是指著社保養老的。

              但社保養老,面臨著兩個難題:一是養老金替代率下滑,到手的錢越來越少;二是養老金賬戶入不敷出,據社科院預測,2035年養老金賬戶將結余轉負。

              趁還干得動,多攢點錢,開辟被動收入來源,或者買份養老年金吧。求人不如求己,養老最終還是得靠自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90度視角。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