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關注:兩大經濟強省“細胞級”競爭,誰能更勝一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2-10-14 08:43:01


              【資料圖】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359408

              今年1-9月,滬深兩市共計新增265家上市企業,其中廣東、江蘇分別有54家、47家,排在全國前兩位。作為全國兩大經濟龍頭,這反映出粵蘇兩省資本市場的角逐,以及經濟的潛力與韌勁。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區域經濟的競爭最終歸于企業的競爭。換句話說,“頂天立地”的企業數量、質量將成為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9月以來,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工商聯等機構發布“2022中國企業500強”“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等多份榜單,從多維度衡量企業發展水平。

              從《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來看,廣東有17家,江蘇只有3家;從中國企業500強來看,廣東、江蘇分別有59家、44家;從民營企業500強來看,江蘇有92家企業入圍,廣東有51家……

              頭部企業分布的差異背后,是兩省產業結構及其布局的差異。

              例如,單從企業數量看,江蘇民營經濟優勢更加明顯,但企業整體“有高原少高峰”,頂尖頭部企業相比廣東遜色不少。但更為重要的是,從企業發展質量和創新水平乃至產業結構來看,粵蘇各自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頭部PK

              過去一年,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迎來近10年來最大漲幅。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日前發布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2021年,500強企業營收總規模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到102.4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08%,漲幅為近10年最高值。

              同時,500強企業入圍門檻為446.25億元,較上年提高53.89億元,成為絕對值提高最多的一年。

              經濟總量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二位,粵蘇兩省的頭部企業實力如何?

              從上榜企業數來看,廣東、江蘇分別有59家、44家企業入圍2022中國企業500強,均比去年新增1家。其中,廣東500強企業數僅次于北京、排名全國第2位,江蘇居全國第5位。

              具體來看,廣東共有25家上榜企業營收達到“千億級”。其中,中國平安(601318)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11804.44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首位,排名全國第7位,也是廣東省第一家營業收入破萬億元的企業。

              相比之下,占據蘇企最高位次的,是排名第24位的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恒力集團7323.45億元的營收,距離廣東營收“冠軍”的萬億級還有一定差距。

              不難看出,無論入圍企業數還是頭部企業實力,江蘇的表現與其經濟第二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稱。這在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中,廣東依然“發揮穩定”,共17家企業上榜,僅次于北京、排名全國第2位。這也與其經濟實力基本相當。

              (注:不含港澳臺地區)

              略顯意外的是,江蘇僅3家企業上榜,少于浙江(9家)、山東(6家)等省份,與山西等并列全國第9位。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上榜企業分別為恒力集團、盛虹控制和沙鋼集團,三家均是民營企業,且都在蘇州。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江蘇的民營經濟優勢。

              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最新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江蘇92家企業入圍,數量居全國第二,比排名第一的浙江少15家,但也遠超廣東的51家和山東的50家。

              其中,恒力集團高居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僅次于京東和阿里,同時位列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之首,創下江蘇民營企業在該榜單中的新高。

              結構之困

              從GDP來看,廣東、江蘇是全國唯二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從工業增加值來看,廣東、江蘇是唯二突破4萬億元的省份。不過,江蘇在龍頭企業方面的表現令人有些意外。

              “江蘇的中國500強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數量都不算少,但大型國有企業和龍頭企業數量很少?!敝袊髽I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告訴城叔,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產業“兩頭在外”,尤其是蘇州外資企業占比很高;另一方面,江蘇很多產業鏈的鏈主在上海,是上海產業的擴散,大多是給上?;驀馀涮椎?。

              他認為,這種現象過去大家關注較少。江蘇產業實力很強,但鏈主企業較少,應該看到差距?!敖K的民營企業跟廣東比并不少,但廣東國有企業明顯更強。這是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P>

              具體到民營經濟領域。江蘇民企500強數量遠高于廣東,但是營收及資產總額卻遠遠遜于后者。在民企制造業500強中,江蘇、廣東入圍企業數量分別為82家、49家,營收總額分別為4.85萬億元、3.85萬億元,江蘇均大幅領先。但稅后凈利潤上,廣東卻反超江蘇1157億元。

              今年4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經濟師王強等曾在《山東省制造業重點企業發展規律、問題及建議 ——兼與廣東、江蘇、浙江三省的比較》一文中,基于2011-2020年度魯蘇粵浙四省“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對四省制造業企業發展軌跡及演變規律進行分析。

              從企業凈利潤率來看,2020年廣東入圍企業為5.1%,其后依次為山東(2.7%)、浙江(2.5%)、江蘇(2.4%)。2012-2013年,四省入圍企業凈利率均大幅下滑,其后廣東大幅下滑后逐步恢復,其余三省下降后趨于穩定。

              圖片來源:《山東省制造業重點企業發展規律、問題及建議 ——兼與廣東、江蘇、浙江三省的比較》

              相比榜單中“有高原少高峰”的困境,產業結構的問題才更值得警醒。王強分析,2020年廣東高、中、低技術制造業比重分別為72.0%、20.4%、5.4%,而江蘇省為58.6%、23.2%、12.6%。廣東的高技術制造業比重遠高于江蘇、山東和浙江。

              圖片來源:《山東省制造業重點企業發展規律、問題及建議 ——兼與廣東、江蘇、浙江三省的比較》

              這也能夠從頭部企業結構得到印證。從《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來看,江蘇頭部企業主要集中于石化、鋼鐵、紡織等傳統行業,但廣東企業涉及房地產、金融、科技、互聯網多個行業。

              李錦認為,過去廣東轉型升級下的決心很大,很多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暫時犧牲了速度,但發展水平得到實質性提升,逐漸拉開差距。從這一點來看,山東不如江蘇,江蘇不如廣東,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下得了決心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轉型升級。

              “龍頭”競逐

              將格局放大,頭部企業之爭背后,是其所在城市及區域產業生態與布局的比拼。

              從頭部企業的地域分布看,粵蘇均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聚效應——珠三角和蘇南,成為兩省頭部企業集中誕生的“搖籃”。

              例如,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59家粵企中,58家都來自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僅有粵北云浮的一家企業上榜。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在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日前公布的“2022廣東企業500強”榜單中,珠三角各地市入圍企業數更是多達466家,占據絕對優勢。

              圖片來源: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同樣,在江蘇優勢明顯的民營經濟領域——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江蘇全省入圍的92家企業,有74家位于蘇南,蘇中、蘇北分別上榜13家、5家。

              不過,若聚焦到城市維度,結果則截然不同。

              在廣東入選《財富》世界500強的17家企業中,深圳、廣州分別入選10家、4家企業,兩城占全省比重超過八成。

              在中國企業500強中,59家粵企,僅深圳就占了半壁江山,達到29家。加上廣州上榜的19家企業,廣深兩城企業總數超過廣東全省80%,上榜企業數分別位列全國第3位和第5位。

              這種龍頭城市的帶動效應,在浙江、福建等不少省份均有體現,但江蘇除外。

              比如,作為江蘇省第一經濟強市的蘇州,僅3家企業入選《財富》世界500強,省會南京則遺憾出局。

              而在中國企業500強中,蘇州、南京分別入選9家、7家,甚至不及GDP排名“老三”的無錫——上榜企業共14家,位列全國城市第6位。

              圖片來源:蘇商會

              “這些中心城市或者說大城市的帶動作用,江蘇明顯不如廣東。尤其是新興產業需要領頭企業來帶動,這一點江蘇應該看到差距?!崩铄\向城叔分析。

              與此同時,和“相對均衡”的江蘇相比,廣東也面臨亟需縮小區域差距、帶動珠三角以外地區發展的難題。

              對于粵蘇兩大沿海經濟強省而言,隨著參與全球經濟競合不斷深入,必然需要實力強勁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強大支撐。這些頭部企業的孕育誕生,則是對其產業聚合能力乃至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更深層考驗。

              責任編輯:

              標簽: 宏觀動態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