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全球熱點評!多地密集出臺“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 促普惠市場化服務進入居家社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22-10-31 07:36:45

              “一老一小”問題牽動人心,也是我國完善人口服務體系的重中之重。

              2022年8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要求在2022年,全國所有地市要印發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21世紀經濟報道注意到,近日全國多個城市響應國家要求印發《方案》,將在“十四五”期間強化養老托育服務供給。各地為新增養老床位、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劃定了2025年的目標任務,如何提供普惠服務、如何推動養老托育市場化也成為部署關鍵。


              (資料圖)

              針對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茅倬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各地要突出規劃政策的引領作用,增加普惠托育服務總量供給;千方百計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保障托育機構可持續發展;全方位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確保家長放心安心。

              針對提升養老服務保障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公開對媒體表示,要大力加強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的供給,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每年打造1000個全國示范性的老年友好社區,在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和娛樂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而且要全面落實老年人照顧服務的項目,讓老年人真正得到實惠。

              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托位數是2.03個,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新華社

              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總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0至3歲嬰幼兒約4200萬,但嬰幼兒入托率僅為5.5%左右。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托位數是2.03個,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針對當前托育服務供給總量不足的現實,茅倬彥提出“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的思路,鼓勵社會各種力量進入托育市場增加供給總量。既要盤活現有資源,鼓勵有余力的幼兒園延伸2-3歲幼兒托育服務,加快制定出臺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亦可探索新增居家式托育服務,提升用人單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的積極性,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為老百姓(603883)提供“家門口”的服務。

              上述思路在各地新近發布的《方案》中均有所體現。如福建省福州市計劃到2025年實現普惠性托育機構縣(市)區全覆蓋,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在滿足區域內3-6歲兒童入園需求基礎上,開設托育班或擴大托育班規模;鼓勵新建、擴建幼兒園開設托育班,實施托幼一體化發展。

              河北省石家莊市計劃在新建和在建城市居住小區,以及老城區和無托育服務設施的已建成居住小區,分別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個和10個托位的標準配置托育服務設施;同時嚴格遵循“從1米高度看城市”理念,積極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

              做到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接受、方便可及,托育服務才能讓更多人群受益。茅倬彥指出,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服務面臨室內外環境、設施設備、人員配置等方面的高成本壓力,需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

              浙江省杭州市從價格上明確,全日托乳兒班、托小班、托大班每人每月保育費收費,分別不高于申請認定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當地年收入/12折算到月)的60%、55%、50%的,可被認定為普惠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非國有資產、集體資產舉辦的,保育費收費在此限定下放寬10個百分點。

              杭州提出,為切實減輕普惠托育機構的運營壓力,財政資金將為托乳兒班、托小班、托大班分別給予每人每月800-900元、500-600元、300-400元的補助。杭州市同時要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應把保護嬰幼兒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茅倬彥認為,應通過深入開展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創建活動、托育行業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推動建立托育行業自律規約等方式堅決守住安全健康底線,讓廣大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

              強化失能特困老年人保障

              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笆奈濉逼陂g,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對養老服務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依托居家社區養老,基于這一背景,構建城市“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成為多地方案中提及的關鍵詞。各地重點將圍繞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六助”服務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讓老年人在身邊即能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安徽省馬鞍山市提出,積極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根據老年人需求狀況,打造集“日托、全托、助餐、醫養康養”服務合成的區域性養老服務綜合體。

              河南省許昌市部署,到2025年,已建成居住區按照標準全部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城市社區日間照料機構和服務覆蓋率不低于90%。

              一位不愿具名的民政系統官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政府尤其要強化對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對于偏好居家養老的人員而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進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還可積極探索家庭養老床位與家庭病床的融合,把養老、醫療機構專業化的服務延伸至家庭。對于有意愿入住機構的獨居老人來說,應盡可能100%實現集中供養。

              該官員認為,政府扮演的更多是“?;尽苯巧瑸闈M足更廣泛的養老需求,關鍵在于以政企聯動的方式推動養老服務市場化。一方面要采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稅費優惠、人才培養等措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補足養老床位等基礎設施短板,同時鼓勵公辦養老機構轉制成為企業或開展公建民營。

              另一方面,要按照收住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按月給予養老機構人頭補貼,這既能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提升老年人入住機構的意愿,又能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推動養老服務規?;?、連鎖化發展。

              “未來隨著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成熟,失能特困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壓力將進一步減輕?!痹摴賳T強調。

              (作者:尤方明 編輯:陳潔)

              責任編輯:

              標簽: 托育服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