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清華大學龍瀛:在鶴崗,觀察一座收縮城市的命運

              來源:經濟觀察報 時間:2022-11-11 09:32:47


              【資料圖】

              (鶴崗“賣樓” ,棚戶區的回遷房按單元賣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月芹 編輯 張雅楠 每一次,與“鶴崗”有關的詞條沖上熱搜,都讓一批年輕人心里泛起去東北邊陲小城買套房的漣漪。有人稱鶴崗是年輕人精神上的“北上廣深”,是退休養老的備選棲息地,是自媒體、電商等自由職業者結束漂泊的低成本安居之地……

              鶴崗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同樣也因煤而困,卻在2019年后因房子“白菜價”出圈。在網紅城市、低房價之城IP背后,鶴崗還有眾多標簽:2011年,鶴崗市被確定為第三批25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長聘副教授龍瀛等學者眼中,鶴崗代表著一類收縮型城市。受煤炭資源枯竭、主導產業衰落等因素的影響,鶴崗市出現了人口流失、城市收縮的現象,導致城市發展問題逐步顯露。

              “收縮城市”一詞,最早由德國學者豪瑟曼和西貝爾于1988年提出,用來指代受去工業化、郊區化、老齡化以及政治體制轉軌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城市人口流失乃至局部地區空心化現象的城市。

              到了2019年4月,發改委發文指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這是國內政策首次提及“收縮型”城市的說法。

              中國城市收縮現象不容忽視。不僅煤城鶴崗、錫都個舊,伊春、鐵嶺、雙鴨山、牡丹江等越來越多的城市面臨人口流失、產業衰敗等問題。

              和國外城市相比,鶴崗等城市應對收縮有哪些特色?“鶴崗”們主要存在哪些城市空間問題?七普數據透露出了中國城市收縮的哪些趨勢和特點?未來如何解決收縮城市的房屋空置問題?對此,經濟觀察網專訪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龍瀛。

              龍瀛是第一屆中國收縮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坊的發起人,也是北京城市實驗室創始人,在收縮城市的研究方面,主要涉及收縮城市的內涵界定、精準識別、評估收縮城市的空間表征、影響及規劃應對策略等方面。

              鶴崗火了

              經濟觀察網: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兩年有很多一二線城市年輕人“逃離大城市,去鶴崗找自由”,比如一位中介兩年多賣出了200多套房子,但目前只有不到1/10的人會到鶴崗生活。低房價帶來的房產交易的繁榮,會是收縮城市轉型發展的機遇嗎?

              龍瀛:我覺得部分年輕人買房的心態是為了有個寄托,另外一部分是確實去生活的,如那些工作適合遠程的人群。

              對收縮城市而言,房子空了,人走了,怎么辦?

              國外應對住房空置問題有一些實踐,但確實難度很大?,F在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技術革命的進步。近三年,非在地數字游牧、遠程辦公、第三場所辦公火起來了,原本大家對這些新生生活方式沒有太多認識。疫情背景下,很多地方被動做了一次社會實驗,也算是一個助推劑。

              鶴崗爆火,最主要的推力還是遠程辦公更普遍了,一些創意工作者、知識分子、藝術業從業者等到鶴崗工作生活成為可能。我認為,技術革命為人口流失、城市空置問題的解決或緩解提供一個新思路,這是最核心的變化。

              這方面,發達國家對收縮城市空置問題的應對也少有考慮,畢竟這是非常新鮮的事物,全球正在同步經歷和探索。

              經濟觀察網:為什么鶴崗能在眾多資源枯竭型城市中率先出圈?

              龍瀛:拿鶴崗和伊春做對比,2019年中國收縮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坊去調研時發現,鶴崗進行過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所以鶴崗老百姓(603883)手上有很多棚戶區回遷房,加上棚改后又蓋了部分商品房,一起大量流入市場。

              伊春也是如此,雖然都是地級市,但伊春主城沒有鶴崗大,多個區縣散布在市域內,空置房屋不少散落在外圍,各個區(最新一次行政區劃調整前)之間離得很遠,造成伊春主城比較小,相比之下,鶴崗算是大城市。

              鶴崗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同樣也因煤而困,卻在2019年后因房價低成為它的優勢,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這種情況。例如甘肅玉門,有大量閑置的房屋,政府就把房子稍微修一修,以很便宜的價格租給一些來玉門打工的人等等。但玉門的特點是離東部太遠了,而外地人去鶴崗,可以先飛佳木斯機場,再坐火車或客運,高鐵也馬上要開通了。所以鶴崗對河北、山東、北京等北方城市而言是可達的,交通上有一定優勢。

              應對收縮的“鶴崗模式”

              經濟觀察網:你接觸過很多類似東北或者非沿海人口流出型城市,當地政府還在希望未來能繼續增長嗎?轉變是從哪開始的?

              龍瀛:規劃上應該不至于,我認為地方政府都明白,整個中國未來人口都會變少。

              什么時候開始轉變的,不同地方不一樣。五普到六普(2000-2010年)的十年間,中國各城市還在遍地開發,東北局部收縮,到了六普到七普(2010-2020年),東北幾乎全域收縮,只有兩個城市出現增長。

              2015年左右,當學術界、規劃業界在討論東北人口流失時,實際上那還是東北這方面最好的時候。

              往后看,當下預計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東北人口最多的時候。

              現在一個城市的人口減少10%、20%,感官變化還不明顯,目前都只是初級階段,未來如果減少50%人口,房屋空置問題會愈發嚴重,到處都是空房子,外地的買手買都買不過來。

              除了關注常住人口、戶籍人口總量的減少,我們還關注人口結構的變化,比如新生兒數量、人口出生率、老齡化、人口素質,但數據有限確是現實問題。我和團隊2019年去鶴崗,小孩就很少,兒童公園里幾乎都是老年人。

              我認為政府層面對繼續增長或適應收縮,態度上的真正轉變要數2021年,那時七普數據揭曉。

              經濟觀察網:全球對收縮城市在規劃設計上主要有哪些應對策略?鶴崗選擇了哪條路?

              龍瀛:收縮城市在規劃設計上主要有兩種策略,其一是應對策略,也就是我們要與之斗爭,讓人口回流、經濟復蘇,比如鼓勵城市再開發、引入知名企業和刺激性的投資項目等;另外一種是適應收縮,適應人口的流失,比如說建立土地銀行、將廢棄用地轉換為公園綠地、都市農業等綠色基礎設施。

              我們有篇論文還沒發,其中會提及2015年至2021年間,鶴崗修建了大量的綠地、體育公園、城市公園、帶狀公園等,鶴崗綠地翻了一倍。我們認為,收縮城市將拆除房屋、設施后的用地以及其他廢棄地/空地,轉換為公園綠地等綠色基礎設施,是應對和適應人口流失、土地空置非常有效和恰當的手段。

              111(鶴崗將廢棄空地改為綠色基礎設施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其中一個原因是,還留在這個城市的居民很喜歡,像北京也規劃了很多郊野公園,不光是小城人口流失,大城市也不可避免,因此改善人居環境很重要。

              另一個原因是政府修公園綠地的成本較低,如果想再發展,綠地有彈性,在綠地上蓋房子、工廠、產業園、寫字樓,總比拆除建設用地再建的成本便宜得多。

              所以,在應對城市收縮問題上,國內外都會用綠色基礎設施來應對,但中國城市的最大特點是做綠色基礎設施的規模很大,而美國,例如我們考察過的東北部的銹帶的底特律、克里夫蘭,都是一個一個小院子拿來拆,最后再進行點綠化。鶴崗的綠化規模確實比美國的收縮城市要大得多,老百姓也多喜歡。

              當然,鶴崗即使不能完全代表收縮城市應對的“中國模式”,很可能也能代表東北地區或平原城市吧。

              經濟觀察網:這類收縮城市政府是否平衡過改建成綠地和城市更新兩種方案的可行性?

              龍瀛:當地政府機關都有房子了,也不需要很多寫字樓,住房又非常充足,這種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呢?

              城市更新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要知道,在北京作老舊小區改造,或廣州作三舊改造的時間成本、投入成本都很高,得有利益,所以對于人口流失城市或者走向衰敗蕭條的城市如何城市更新這個問題,我認為可能只是局部微更新,進行基礎設施的基本維護等。

              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針對收縮城市最核心的共識是要提升環境空間的品質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讓留下來的人生活得更好。

              房屋空置問題亟待正視

              經濟觀察網:鶴崗主要存在哪些城市空間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影響鶴崗老百姓的生活?

              龍瀛:主要表現為三個層面,宏觀層面的采礦塌陷區問題、中觀層面的城市空地,和微觀層面的空間失序問題。

              我們通過前期調研發現,資源枯竭、經濟下行、人口流失等導致鶴崗市存在大面積的采礦塌陷區,且城市空地也廣泛分布,空間失序現象較為嚴重。這些空間問題給城市發展造成巨大的危害。

              例如,采礦塌陷區問題,據我了解,以前鶴崗居民采礦后留下了大坑,觀感也不好,當地部門已經在處理了,比如修建成礦山公園等;城市空地是另一個層次,現在很多變成綠色基礎設施;通過街景圖片和我們采集的數據來看,城市存在空間失序問題即空間品質不足,臟亂差,私人物品侵占道路,建筑外立面涂鴉、污損,建筑垃圾堆放、丟棄,綠化雜亂、未維護等。

              除此之外,我認為,未來人口流失城市的房屋空置是主要問題,2019年時,鶴崗就出現房子按照整個單元來賣的情況。

              政府應該主要關注空間品質改善,如公共空間修建改建為綠地公園;其次是房屋空置問題,怎么把那么多空房子賣出去;已經有人居住的小區,空置時間長了,拆還是不拆?

              假如小區80%都空著,人少了很多,剩下的人在那生活還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當然也涉及物業的維護、供暖等,這都需要找到解決辦法。

              以前國內語境關注的房屋空置問題,主要是新城新區的“鬼城”。當下和未來,原來住過人的房屋空置,將會更多走向公眾的視野。后者的解決,往往更為復雜,應對的難度更大。

              房屋空置未來會是個大問題,無論是新城新區還是老城,我們正在重點研究這個方向。

              經濟觀察網:中國目前有多少收縮城市?變化速度上有什么特點?

              龍瀛: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過去一些年,中國大多數城市正在同時經歷人口萎縮和空間擴張。

              2010年至2020年期間,我們確定了1507個區縣出現收縮,約占全國2896個區縣的52%,面積約440萬平方公里,幾乎覆蓋了中國46%的領土。這還不算當時沒有公布區縣七普數據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此外,我們進一步發現,從2010年到2020年間,中國已有266個收縮城市(行政城市/市轄區/市區),與2000-2010年相比增加了86個,這表明中國城市收縮進一步蔓延。

              從空間分布來看,中國收縮型城市呈集群狀,主要集中在東北和中部地區。我們建議當地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調整以增長為導向的規劃模式,以扭轉人口流失對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目前已有多個部委認識到城市收縮的緊迫性,開展相關調研、座談會。

              人口逐漸減少到只剩一半的時候,大量房屋和基礎設施會被廢棄,現在還只是開始階段,在空間上還看不到太明顯的變化,例如你去了鶴崗,也感受不到它十年間人口少了15.8%。

              111(鶴崗將廢棄空地改為綠色基礎設施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網:能否在全球找一個跟鶴崗相似的城市做對照,以吸取其他國家城市的經驗?

              龍瀛:這還真不好找,我們也有學生正在做類似的國際城市對比。以底特律為例,它和鶴崗并不像,首先規模差距懸殊,其次底特律不是資源型城市,而且它的衰敗不是因為采礦,而是制造業沒落,當時通用汽車的很多生產線轉移、搬走,導致了它的衰敗和收縮。目前學生們找了很多種類型,但還沒有聚焦到某一個城市。

              我想,城市之間的可比性也較低,比如鶴崗的綠色基礎設施對策就不可比,更不用說制度上存在差異,例如土地制度、經濟發展階段都相差太大。

              很多人說,中國收縮城市或者住房空置的最大問題,第一是環境空間品質沒有達到那么好的時候,人就走了;另一個是社會經濟發展沒有到發達的程度,就開始衰敗,類似于“未富先衰、未壯先病”。

              所以,也不太好找哪個城市能夠跟鶴崗直接對應,經驗都是自己干出來的,有時候不只看政府的想法,而是整個社會慢慢摸索出來的,企業主怎么做、老百姓怎么選擇等。

              如同前面所講,當下社會發展最大的特點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數字游牧、遠程辦公、無人工廠等在近三年間快速被認知到,這才是更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技術變革下,如何來應對人口流失,誰都沒有經驗,大家都同步在經歷這些事情。

              經濟觀察網:收縮城市中的房屋空置問題如何解決?

              龍瀛:中國房屋空置率或者鶴崗房屋空置率多少,政府都不知道,我們現在還處于空置率測度階段,還遠沒有可信的新房老房空置率的政府公開數據(如通過房屋普查、房屋調查等)。

              至于未來如何應對,那可能要靠一些社會化組織,類似房屋銀行,或者交易制度上的改變,再有可能就是通過空間干預、建筑設計等模式,例如一個單元樓有100戶,有50戶的人走了,剩余空置的空間拆也沒法拆,怎么利用,甚至還涉及到供暖服務和物業服務問題等。

              中國的房屋空置問題更嚴重、復雜,因為大都是集合住宅,塔樓和國外獨棟的建筑不一樣,拆的成本更高?;蛟S能通過再分配的方式,進行內部調整,比如整棟樓走了一半的人,那剩下的人都住一二單元,三四單元就空出來種蘑菇、種菜、木耳等,需要和居民廣泛溝通。

              經濟觀察網:目前國內對房屋空置率的統計有哪些參考數據?

              龍瀛:統計空置率很難,有些學者提出用用電量數據、夜光影像等數據的研究探索,我們也在和不同的數據公司、互聯網、科技公司合作,和高分辨率的夜光影像、手機運營商合作,以及人工做小規模的抽樣調查,再來做比對。

              最近這一年,我們也在以北京為樣本,測試和調整統計房屋空置率的辦法,先做方法研究,到時候再轉移到其他人口流失的收縮城市。

              責任編輯:

              標簽: 收縮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