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退市意味著房企引入新資金實現債務重組的希望更加渺茫

              來源:和訊房產 時間:2023-04-07 09:38:48


              【資料圖】

              4月6日,新力控股發布「取消上市地位」公告。

              公告顯示,聯交所宣布,由 2023 年 4 月 13 日上午 9 時起,該公司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予以取消。

              該公司的股份自 2021 年 9 月 20 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若該公司未能于 2023 年 3 月 19 日或之前復牌,聯交所可將該公司除牌。

              另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恒大、恒大物業、恒大汽車、世茂集團、花樣年控股、彩生活、陽光100中國、當代置業、中國奧園等房企因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報而停牌至今。這些公司預計最晚復牌時間為2023年9月30日。

              此外,佳源國際控股、佳源服務、旭輝控股、旭輝永升服務、祥生控股、大發地產、上坤地產、力高集團、力高健康生活等房企因未按期披露2022年年報被停牌。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根據港交所規定,若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便有權將股份除牌。停牌房企想要復牌,須符合所有復牌指引,并就引致其暫停買賣的事宜,做出補救,等到完全遵循上市規則,讓港交所信納,才可獲準恢復證券買賣。包括撤銷或駁回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并解除清盤人的委任,推進資產重組、境內外債務重組,大股東積極引入資金。一旦債權人同意債務重組方案,境外債務問題暫時緩解,復牌亦指日可待。

              不少房企為此做出不懈努力,比如融創、世茂積極出售資產回流資金的同時,致力于化債事項。新力控股最后一份財務報告披露稱,截至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12.18億元,同比增28.9%;期內毛利24.38億元,同比下降7.28%;毛利率21.7%,下降8.5個百分點;歸屬股東凈利潤7.63億元,同比減少7.06%。此后,新力控股再無披露公司業績,觸發了“連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可對其摘牌”的條款,引發了退市。

              如果房企無法復牌退市了,對房企來說意味著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渠道堵塞了,也意味著其信用能力繼續惡化,引入新資金實現債務重組并實現復生的希望更加渺茫了。當新力退市成為定局后,接下來也大概率會宣告破產或者被收購。不過,即便發布年報而留在港交所,也會因為連續的經營業績滑坡而被責令退市接下來,還會有一批未披露財報的企業觸發退市條款。

              退市是倒逼機制,以信用惡化、融資局面緊張,輿論倒戈,董事會和管理層不作為作為可置信的威脅,倒逼其加快推進債務問題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退市是有好處的,有利于加快債務重組,從而讓債務風險盡快處理,軟著陸。而且,退市本身就是資本市場的正?,F象,有進有退,才能通過大浪淘沙,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也倒逼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擦亮慧眼,識別哪些是優質的上市公司。

              退市觸發破產或資產重組,這是我國房地產風險處置的一條路徑,也是必然的路徑。在不放水、不依賴、不刺激的頂層架構下,過去蓄增的規模、實體都要退出。因此,不太可能因為退市產生的影響而救市。特別是,在講究市場化、法制化、商業化處理原則的框架下,更需要通過市場的力量來優勝劣汰。只有投資者,只能是買者自負,這是我國房地產和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