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阜新,“龍頭”高昂壯市場_精彩看點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時間:2023-09-19 09:53:24

              作為遼寧省農業大市,阜新市始終積極引入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打造出遼寧省首個全生命周期無水層、不起壟的膜下滴灌水稻示范區,可節省用水60%以上,對缺水地區水稻高效節水種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還通過引入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破解了遼西北地區以往種植密度偏低、田間管理粗放導致的產量不穩、水肥利用效率較低等問題,形成了“圍繞示范建龍頭—依靠龍頭壯市場”的產業化格局。


              (資料圖)

              今年,遼寧省阜新市玉米有了高產新技術?還能精準調控水肥一體灌溉?

              8月28日,記者走進阜新市,深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的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區一探究竟。遠望,差別便一目了然,相比普通種植的玉米,示范區的玉米齊刷刷兩米多高,如挺拔的竹林;看,玉米根部牢固、秸稈粗壯,穗棒籽粒飽滿如黃燦燦的珍珠……

              在阜新縣王府鎮河東村的遼寧天阜生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基地,阜新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科長趙志堅介紹:“這片地是我們今年玉米密植技術示范區,鋪設在壟溝間的黑色滴灌管,就是實施這項技術的關鍵。”

              什么是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這項技術在田間如何應用?效果如何?面對記者的疑問,項目區負責人、遼寧天阜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副主任馬思遠現場給出了專業解答:“這項技術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李少昆團隊,入選2019年中國農業農村十項重大新技術,是今年遼寧天阜公司從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引進的技術之一。這項技術通過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對玉米生長期實施精準施肥與給水,借助壓力系統將水溶肥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和特點,通過滴灌管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梢詼蚀_地定時定量控制灌溉,可節省用水45%至55%,節省肥料用量30%至50%,節省勞動力90%,增產30%,還通過玉米密植,進一步提高產量。”

              阜新市是遼寧省農業大市,2023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9.3萬畝,較2022年552.77萬畝增加6.53萬畝,預計糧食產量有望達到55億斤。

              為了進一步提高阜新市玉米單產水、水肥資源利用效率和種植效益,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阜新市提出玉米種植新模式、新路線,在阜新縣建立2塊農業示范田,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玉米產量、減輕病害、改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

              在推廣玉米密植高產技術的同時,阜新市還利用新疆天業的膜下滴灌水稻節水栽培技術,將水稻栽培與先進的膜下滴灌技術相結合,并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突破傳統種植水稻的“水作”方式,打造遼寧省首個全生命周期無水層、不起壟的膜下滴灌水稻示范區,節水60%以上;并采用機械直播,實現節水、省地、全程機械化。這在遼寧省屬首創,對我國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區水稻高效節水種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更讓記者想不到的是,在阜新市彰武縣馮家鎮林家村的彰武宏泰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示范田,公司董事長王旭東現場演示了“智慧農業”的生產場景: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監測設備顯示的圖像和數據,能實時遠程監控作物生長環境的各項參數,如土壤養分、溫度、水分、空氣濕度、光照強度以及作物養分含量等,可根據作物的需求,隨時精準作業。不僅如此,離開設備間,還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測調控。

              彰武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猛介紹:“開啟數字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是彰武縣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傳統農業轉型的必然趨勢。彰武縣購進了5套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利用物聯網進行實時遠程操控和監測,達到精準作業、精準控制,實現了彰武縣大田農業生產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2023年,彰武縣作為全國19個玉米單產提升示范縣之一、遼寧省2個玉米單產提升示范縣之一,承擔了“國家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項目。

              這一承擔了“新增千億斤糧食”重任的項目,實施了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應用——“土地精細耕整+耐密品種+寬窄行種植+導航播種+滴水出苗+滴灌水肥精準供應”等集成技術?,F在,玉米長勢良好,既高產節水節肥又省力。

              同時,還破解春季干旱影響玉米播種、出苗的問題。由“一炮轟”改為全生命周期滴灌追肥,使畝種植密度由3800株至4000株提升至4500株至6500株,改善密植群體全生命周期內的水肥供給和利用;今年力爭實現項目區玉米均畝產提高150公斤以上;在灌溉水和肥料利用效率上,畝均減少化肥用量2公斤至3公斤、節水150立方米。

              今年,依托李少昆團隊和遼寧省農科院專家團隊的科技力量,阜新市定期開展“田間大課堂”對作物生長關鍵期進行技術指導、試驗示范和技術培訓。示范區應用了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雖然遭遇了持續降雨,但對糧食產量影響不大。

              今年,阜新縣玉米、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面積38.8萬畝,彰武縣玉米單產提升項目20.6萬畝。阜新縣和彰武縣的單產提升項目,均實現了病蟲害防治智能化,適時沖水沖肥,長勢非常好。

              今后,阜新市將繼續擴大玉米密植、精準調控等高產技術的實施面積,探索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助力鄉村振興。本報記者 王官波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