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長線資金保障機制更加完善 增量資金入市動力足

              來源:中國網財經 時間:2023-09-21 08:59:40

              調整保險資金的風險因子,引導險資擴容;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全面落地;時隔15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再度下調;融資保證金比例下調……最近一段時間,監管層推出多項政策,推動長線資金入市,助力“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政策“組合拳”有助于改善投資者情緒。伴隨政策發力、企業盈利改善,A股估值、投資者情緒呈現底部特征,當前機會大于風險。


              (資料圖)

              險資入市空間

              被進一步打開

              當前,A股中長期配置價值已現,對以險資、公募基金等為代表的中長線資金更有吸引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資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張,中長期資金可以為市場提供規模龐大且穩定的資金來源,其在權益市場中的占比提升,可以更好發揮市場“穩定器”的作用,降低市場短期波動風險。

              9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明確對于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風險因子從0.35調整為0.30;投資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風險因子從0.45調整為0.40。

              保險風險因子是保險公司投資和經營業務的資本占用。對保險公司而言,風險因子的降低意味著資本占用將更少,保險公司可支配的資金運用空間就更大,也意味著增量保險資金的入市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為26.88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余額為3.55萬億元,占比13.2%。

              根據興業證券非銀團隊的估算,在維持最低資本不變情況下,情景測算股票投資規模空間釋放約1900億元至2800億元,力度相對較大,預期將激發險企權益投資特別是高股息等穩健型股票配置意愿。

              投資風格方面,保險資金長期偏愛分紅穩定、估值偏低的藍籌股票,特別是銀行股。根據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報數據,險資持倉市值最大的5個行業分別為銀行、房地產、電力及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子。

              明明表示,保險等中長期資金的特殊性導致其在投資層面需要做到自身資產增值和社會民生保障的二元統一,因此往往踐行價值投資理念,更重視高質量企業的長期發展空間。

              此外,監管層明確提出“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費率水平”。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費率改革有利于助力權益類基金發展,推動行業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并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30日,公募基金管理總凈值規模為28.80萬億元。Wind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截至9月18日,新成立的公募基金發行規模合計7223.02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監管層出臺多項舉措,市場整體的發展秩序和環境都在進一步走向成熟,有利于增量資金入市,未來A股市場將逐漸回暖。”

              利好頻出

              有望釋放數千億元增量資金

              為活躍資本市場,監管部門決定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支持適度融資需求。

              具體來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宣布自8月28日起,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按股票交易成交金額的1‰對賣方單邊征收,下調至按0.5‰征收。

              李求索表示,調降印花稅將降低交易成本,信號意義重大。按照2022年A股全年成交額約224萬億元計算,本次印花稅調降有望帶來超千億元的交易費用減免,對于改善全年A股市場資金面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周建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預計印花稅下調可以向投資者讓利超1300億元,政策積極推動增量資金入市,有利于市場信心回升。”

              8月28日,經證監會批準,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發布通知,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次調整將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是A股繼2015年11月份將融資保證金由50%提升至100%后首次下調。

              本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意味著投資者存量融資合約已占用保證金也將釋放。截至9月15日,融資保證金比例調降5個交易日內,A股融資余額增長409億元。周建華預測,保證金比例下調后,理論上可釋放約4000億元增量資金。

              “本次融資業務保證金比率降低后,有望為A股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支持,提高交易通暢性。”李求索分析稱,結合前期一攬子政策的指引,未來可以進一步關注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降低融資融券費率、將ETF納入轉融通標的進展等。

              展望后市,陳靂表示,目前,A股不論是股價還是估值都處于相對低位,未來隨著市場的調整,將迎來一波穩步向上的行情。

              責任編輯:

              標簽: 增量資金 證券日報 公募基金 資金面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