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房產 > > 正文

              熱門:淅川法院老城法庭:粗心轉賬給“自己” 心存芥蒂法官“解”

              來源:中華網河南 時間:2024-03-01 09:34:12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這幾年我一直對另外的‘自己’轉賬造成錢財丟失的情況心存芥蒂,現在終于解決了,也了卻了我的心結……”2024年2月23日下午,原告當庭領取了被告的案件款,并由衷感謝法官,對淅川法院法官公正辦案,司法為民,效率辦案表示感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21日,原告使用招商銀行APP通過網上轉賬方式向自己其他銀行卡進行轉賬,在準備轉賬時系統自動出現“魏某,工商銀行卡號****”,原告以為是自己的銀行卡,便轉賬了10000元,因當時并不用錢,就未注意到賬信息。后又分別在2023年8月14日、2023年8月16日分兩次分別向“自己”轉賬7000元、5000元,當需要用錢時發現轉賬錢款并未到賬。經查詢才發現是轉到同名的其他人銀行卡內。為此,被告以不當得利糾紛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決被告歸還不當得利款。

              處理結果

              在了解案件大致情況后,承辦法官與被告魏某溝通,但是被告魏某表示與原告魏某并不相識,對其轉賬行為的發生也不知情,被告魏某自身也從事生意往來,銀行經常有轉賬流水,對該3筆款項被告魏某始終予以否認,并對法院無端將其列為被告產生抗拒情緒。承辦法官隨后在耐心勸導、講明利害關系下,被告魏某才逐漸接受并虛心向法官尋求法律幫助、咨詢相關法律條文,但承辦人秉持著中立原則,不偏袒被告魏某,未向被告魏某透露案件細節,僅是將法律文書送達了被告,維護司法公正性。

              在庭審階段,經過原告魏某與被告魏某雙方答辯質證,法官通過雙方提供的證據,對原被告各自的轉出賬目、轉入賬目進行了核算,經核查,原告魏某確實向被告魏某轉賬3筆錢款,但是其中第一筆1萬元是在當時原告所在公司轉錯賬的情況下轉給原告,后原告又轉給被告的賬目,此筆賬目不計算在不當得利款項中。經決算,被告魏某確認收到原告魏某不當得利款12000元。通過法庭耐心調解,最終被告魏某當庭將不當得利款轉給原告魏某,該案得以調解結案,最終案結事了。

              典型意義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遍應用,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謹小慎微,尤其是在進行大額銀行轉賬時需要辨別真偽、句斟字酌,以保障自身財產不遭受損失。公民在出現本案類似情況后,要及時通過合法途徑來追索錢款,不應采取過激等方式。

              法官說理

              這是一起不當得利糾紛,不當得利是在沒有合法依據的情況下,一方受利益同時使他方受損失的事實。在收案后,承辦人要仔細斟酌、核實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和關聯性。因為構成不當得利需要具備三個法定條件,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在該3個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能構成不當得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作為公民有權利和義務配合法院訴訟,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承辦法官來說,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條的規定,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保持法官的中立性原則,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供稿:梁紅羽)

              責任編輯:

              標簽: 淅川法院 老城法庭 粗心轉賬給自己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