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近日 新智彗星(NEOWISE)現身多國夜空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7-28 15:29:54

              近日,新智彗星(NEOWISE)現身多國夜空,為人們奉上難得一見的天文盛宴。

              作為星光璀璨的“天外來客”,彗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上世紀末,百武彗星(1996)、海爾—波普彗星(1997)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記憶。

              世界上公認對彗星觀測的確切記錄是在春秋時期?!洞呵铩酚性疲?ldquo;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是彗星的古稱,孛字為閃閃發光之意。這顆彗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這次記錄比西歐首次彗星記載時間早了760余年。從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到清宣統二年(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現29次,每一次我國都留存有詳實的觀測記錄,且觀測精度直到15世紀才被西方超越。

              但當時的觀測者們并未意識到這是同一顆彗星,更不曾預料到對哈雷彗星、恩克彗星、多納提彗星、科胡特克彗星等的500余次觀測記錄,會給后世天文學家推算彗星近似軌道帶來巨大啟示,幫助人們完成彗星圖中對彗核、彗發、彗尾的清晰繪制,以及彗尾方向與太陽光輻射方向一致等關鍵發現。

              彗星在中國古代又稱燭星、蓬星、長星、掃星、天攙等。“彗”為掃帚之意,其形態或像火燭,或像掃把,或像團扇。也許因為難得一見,也許因為出現時形態龐然、群星黯然,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古人們都習慣將彗星與災禍、戰事等相聯系。如公元35年彗星碎裂事件被認為是吳漢殲滅公孫述部隊的預兆,1066年哈雷彗星回歸遇上黑斯延戰爭。按古人五行論講,彗星是陰陽不調和的標志,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會任命專門官員對彗星進行觀測和占卜。

              如今我們知道,彗星其實和行星、小行星一樣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類天體,表面高度活性物質在太陽作用下形成塵埃彗尾。它的出現不僅跟“禍事”不搭邊,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一件“幸事”。畢竟許多彗星的運行周期是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且研究發現,彗星攜帶有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機物,或將為揭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謎提供線索。(劉會中)

              責任編輯:

              標簽: 新智彗星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