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深圳光明區:增強科創能力 建設創新平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2020-09-17 15:51:23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從一個南海邊陲小漁村,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生動注腳,也是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發展奇跡。

              在特區西北部,光明區由昔日的荒涼農場蝶變為如今的科學之城,一座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正在逐漸成形。

              增強科創能力,建設創新平臺

              過去,光明區“荒山野嶺偏地木,到處都是破廠房”,如今,這里高樓大廈布局有致,交通路網縱橫交錯。

              8月18日,光明科學城建設又掀開嶄新一頁——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筑開工,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從“規劃設計”進入“實施建設”階段。

              “綜合粒子設施可以利用不同特性的微觀粒子作為探測工具,具備極高的學科、科研、產業和人才價值。”光明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深圳市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戰略部署,是光明科學城面向高新技術產業需求規劃布局的標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土建工程用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在建設現場,塔吊林立,起重機轟鳴作業,汗流浹背的建設工人來回穿梭,一片火紅景象。項目主管工程師彭虎年介紹,項目主要包括腦解析與腦模擬大科學裝置平臺、合成生物大科學裝置平臺,建設內容為大科學實驗裝置及操作平臺,以及科研辦公、會議等相關配套設施。

              今年3月以來,系列政策利好相繼落地光明區,《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出臺,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也已正式發布??茖W城核心區今年的建設項目達到6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了1400億元。光明區科創局負責人介紹,光明科學城目前已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22個,包括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所研究型高校、2個廣東省實驗室、9個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光明區區長劉勝表示,光明科學城正致力于應用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點創新平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主引擎”。

              推動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

              走訪光明區企業時,記者注意到,隨著區域定位的變化,光明區的產業結構正在重塑,以智能產業、生命科學產業、新材料產業及特色服務產業為主導的“3+1”現代產業體系雛形初現。

              位于光明科學城核心區域的衛光生命科學園,一期二期工程正在加速建設??茖W園將著眼全球生物技術先進領域和前沿突破,吸引先進生物技術項目。預計建成投用后,園區可實現拉動總產值超過500億元,入園企業市場價值超1000億元。

              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負責人說,為強化科學城創新資源與產業互動共融,光明區結合地理空間格局特點,正在構筑“一廊(龍大科技創新發展走廊)、三區(科技創新區、成果轉化區、產業發展區)、五集群(原始創新集群、科技服務集群、智能產業集群、生命科學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總體產業空間。

              產業要發展,營商環境是關鍵一環。光明區已推出“1+4+N”的政策體系,涵蓋招商引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創業的四大類普惠性政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石墨烯)、生物與生命健康等N個重點產業或領域專項政策,對企業、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我們還在全市率先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57條措施,并推出三級領導掛點服務企業機制。今年初,區委也將2020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和治理能力提升年。”光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補充道。

              杜勁松是飛榮達科技公司CEO,對掛點服務企業機制感受深刻。“2018年,我們公司剛從南山遷入光明區時,人員及車輛出入公司不方便。光明區隨即規劃修建了一條道路——環玉路,解決了我們的煩惱。”

              瞄準審批時間長、跑動次數多、填報材料多等“痛點”,光明區著力打造“光速辦”品牌。通過流程再造、業務協同、數據共享,成為全國實現個體戶和企業兩類商事主體“秒批”的地區。如今,隨著5G技術賦能,“光速辦”品牌愈發亮麗。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光明區地區生產總值462.66億元,同比增長0.8%;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大幅增長23.0%,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15.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進”的動力進一步增強。

              增進民生福祉,建設幸福家園

              徜徉在光明區內,城市綠道、河流綠帶、高鐵綠廊串聯起山水田園風光,“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感覺油然而生。光明區城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光明區正新建續建包括森林運動公園在內的41個公園,年底全區公園總數將達到254個。

              交通體系更加完善。8月18日,深圳地鐵6號線開通,光明區人步入了“地鐵時代”。未來,6號線支線南延段、軌道13號線、廣深港高鐵、贛深高鐵等多條線路,將在光明區呈“米字形”布局,曾經的邊郊將成為深圳市西北部綜合交通樞紐。

              基礎教育更加優質。光明區教育局表示,9月份,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將投用,有132個班。今年,光明區還與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合作,準備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三15年的一條龍辦學體制學校,目前正在籌備當中。

              醫療體系更加健全。深圳規模最大的公立醫院——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的落地,彌補了區內醫療短板;國科大深圳醫院不斷升級;深圳市中醫院光明院區主體工程加快建設;光明區婦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全區社康中心總數達到44家……

              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讓年輕的光明區魅力初顯;社會文明之風,讓城市生活有了更多溫度。

              道路街頭花開爭艷,景色優美,車輛主動禮讓行人,秩序井然;行政服務大廳內窗明幾凈,窗口工作人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群眾;文化館培訓室、書法室、琴房、舞蹈室免費開放,退休老人悠閑地拉起二胡,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表示,光明區將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力量。(記者 呂紹剛)

              責任編輯:

              標簽: 深圳光明區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