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 成為一條“黃金之路”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0-09-08 10:40:18

              旅游公路的建設,推動了大同產業轉型升級,“煤都黑”變成了“大同藍”,每年二級以上優良天數在320天左右

              一條旅游公路,串聯起多個古長城景點和城堡,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觀光路。

              但同時,它又是一條扶貧路、資源路、產業路——貫通了山西省大同市的天鎮、陽高、新榮、南郊、左云5個縣(區),串聯起數十個村莊和上百個產業基地,讓農產品便捷地走出大山,惠及十里八鄉數十萬百姓。

              這條大同古長城旅游公路,承載著當地“搞活長城經濟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夢想與希望。

              “路修通了,來長城旅游觀光的人就多,農產品的銷路也不愁了。到時再建個采摘園,開個農家樂,收入一定不少。”今天(7日)上午,有當地村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大同市副市長郝獻民今天也對記者表示,旅游公路的建設,推動了大同產業轉型升級,“煤都黑”變成了“大同藍”,每年二級以上優良天數在320天左右。

              旅游公路成了“黃金之路”

              大同古長城旅游公路只是山西省正在建設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中的一小段。

              2018年,為服務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目標,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修建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三大板塊旅游公路。

              按照2018年9月山西省政府印發的《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規劃綱要(2018—2027年)》,三大板塊旅游公路覆蓋山西11市的117個縣(市、區),公路總長1.3萬公里,投資1044億元。

              今天上午,在交通運輸部2020年“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題宣傳活動上,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晉介紹,目前,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正加速推進。

              王晉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山西省三大板塊旅游公路已累計開工建設3831公里,建成243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261億元。三大板塊旅游公路已串聯起沿線A級以上景區66個、覆蓋非A級景點130個。

              其中,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串聯了沿線247個村莊66.17萬人口、農林文旅康示范村26個;長城一號旅游公路串聯了沿線86個村莊8.43萬人口、農林文旅康示范村2個;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串聯了沿線157個村莊8.98萬人口、農林文旅康示范村10個。

              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沿線,大多是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王晉表示,不斷完善的旅游交通網絡有效地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沿線群眾脫貧致富。

              晉城市在山西省率先形成了“城際、城市、城鄉、鎮村、旅游”五級公交運營體系,實現了城市與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的“零換乘”。而以前,從晉城市沁水縣城坐車到柳氏民居景點,至少要用1個半小時,如今不到半小時就能到。

              王晉告訴記者,有了這條旅游公路,沁水縣做起了“旅游+公路+X”的大文章,發展客棧、民宿、農家樂百余個,推動萬畝油葵、千畝連翹、百棟大棚、萬棒香菇等20余個農業園區發展,每年吸引游客近百萬人次,帶動18個貧困村、1596戶共4222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4萬多農民實現穩定增收。

              旅游公路的建成為景區帶去了人氣與財氣。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建設,臨縣磧口古鎮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磧口“棗兒紅了”紅棗旅游文化節,旅游綜合收入近億元,旅游從業人員有6000人,帶動了沿線12個貧困村4萬人增收,旅游公路成了一條“黃金之路”。

              大同市在左云、新榮、陽高和天鎮4個縣區長城一號旅游公路100公里沿線,連片打造了6萬畝油菜花,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于一體的坊城新村黃花產業園也開工建設。

              大同市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同市農林牧漁增加值完成22.26億元,同比增長3.7%;一產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47億元,同比增長16.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34元,同比增長3.9%,增幅列山西省第一。

              省市補助+政府債券+PPP

              “旅游公路兼具交通與旅游雙重功能,是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王晉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與一般的公路不同,旅游公路“升值”的空間更大,投資機會更多。對此,山西省有關部門也看到了這一點。

              該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共同制定的《“四好農村路”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建設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兩種投融資模式,即“省市補助+政府債券+PPP”模式和“省市補助+政府債券+縣級配套”模式,建設期均為五年。

              其中,省級補助資金占18%,市級補助資金占10%,政府債券占40%,剩余32%的建設資金由各縣視財力和項目情況自主選擇政府全額投入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解決。

              對于縣級財政困難,但有充足財政承受能力空間的縣區采取自主PPP融資的方式解決剩余建設資金;縣級財政困難,且財政承受能力空間不足的縣區采取依托市級平臺進行PPP融資的方式解決剩余建設資金。

              對于社會資本的回報,山西省明確,在貧困縣脫貧后分年度償還。在脫貧初期,省財政將在償還社會資本資金上繼續給予支持。

              ?

              山西省明確,綜合考慮旅游公路開發的效益性,依據財政承受能力和市場開發潛力,實施一市一縣一策,按輕重緩急安排項目建設,優先安排納入脫貧攻堅任務、對民生改善發揮直接作用的項目;優先安排對旅游發展、產業轉型有直接效益的項目,實現有序建設。

              此外,山西省還規定旅游公路建設要建立優先聘用貧困人口勞動用工履約的報告制度,每一個建設項目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勞務用工崗位為貧困戶專崗,建設原材料(石籽、水泥、沙等)就近就地取材,幫助沿線貧困人口在旅游公路建設中增加收入。

              郝獻民給第一財經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天鎮縣一個片區搬遷了20多個村,把古長城保護起來,同時節約了2500多畝土地,再通過市場化平臺,獲得土地收益,拿出其中的15億元資金用于產業發展和長城保護。

              “旅游板塊的建設,一定要結合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建設,同步進行。”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日前表示,只有通過整合各種相關資源,充分利用好各項國家政策支持,才能實現經濟聯動、產業融合、資源共享。

              第一財經記者從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為使旅游公路“安全性、專用性、智慧性和環境友好型”的要求落地落實,讓旅游公路管理有法可依,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已起草了《山西省旅游公路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已列入山西省政府2020年“一類法規”目錄,并報送該省司法廳進行合法性審查。

              此外,按照“加速公路網提檔升級、向進村入戶傾斜”“通自然村”“縣鄉路改造”“完善農村公路網規劃、推進農村公路聯網建設”等要求,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目前正謀劃編制“十四五”農村公路規劃綱要。(作者:章軻)

              責任編輯:

              標簽: 黃河長城太行旅游公路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